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
2025-10-24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1

與會嘉賓合影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馮薇薇):10月22日下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下文簡稱“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北京舉行。與會嘉賓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文化與可持續發展”主題各抒己見,進行了深入探討,同時嘉賓們還對創意中心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5年世界文化政策與可持續發展會議的相關成果進行了總結。

  創意中心執行主任肖瀾,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主席、華南理工大學榮譽教授漢斯·道維勒主持會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多部門地區代表處主任夏澤瀚,全球文化網絡總裁、華南理工大學客座教授、北京亞太交流合作基金會副主席梅裏·馬達沙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文化政策專業委員會主任張曉明,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院長,《公共管理評論》主編、智庫研究中心主任朱旭峰,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聯合國人工智能高層顧問機構專家組專家、世界衛生組織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專家組專家曾毅,中科院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顧問委員韓群力,匈牙利文化與創新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匈牙利全國委員會秘書長加博爾·蘇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英國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客座講師、世界知名人工智能領域專家李誠,中國音樂學院作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寧,中國當代藝術家沈敬東,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薛雷等來自6個國家的12位諮詢委員和專家出席會議。《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副主編鄧茗文列席會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3

會議現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4

創意中心執行主任肖瀾致辭

  創意中心執行主任肖瀾在致辭仲介紹了中心推薦諮詢委員會主席漢斯·道維勒博士和委員梅裏·馬達沙希教授參加2025年世界文化政策與可持續發展會議(Mondiacult)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肖瀾強調,本次會議旨在積極響應《巴塞羅那宣言》精神,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如何為文化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提供創新解決方案。肖瀾表示,創意中心未來將進一步擴展跨領域國際合作,期待委員們和專家們積極參與到創意中心的各項工作中。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5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主席漢斯·道維勒發言

  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主席漢斯·道維勒在會上強調,人工智能既是重大機遇也伴隨挑戰,其在文化遺産保護、藝術創作、文化多樣性提升等領域潛力巨大。他特別指出,文化不僅是可持續發展的獨立維度,更是連接經濟、社會、環境各領域的核心橋梁,而AI技術應服務於強化這一橋梁作用。此外,他呼籲與會嘉賓們就中心未來的重點項目提出具體建議,推動將會議共識轉化為切實行動,共同助力中心更好發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6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多部門辦事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主任夏澤瀚發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多部門辦事處主任夏澤瀚在會上指出,人工智能正成為推動文化創意産業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深度融合的關鍵力量。他高度評價創意中心在相關議題上作出的重要貢獻,特別是在落實2025年Mondiacult文化政策會議成果、構建全球文化政策公共産品方面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夏澤瀚強調,教科文組織高度重視AI技術的創新應用與倫理治理,並積極肯定中國在AI能力建設及解決方案領域的引領作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7

全球文化網絡總裁、華南理工大學客座教授、北京亞太交流合作基金會副主席梅裏·馬達沙希發言

  全球文化網絡總裁、華南理工大學客座教授、北京亞太交流合作基金會副主席梅裏·馬達沙希指出文化並非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補充領域,而是能夠貢獻于全球發展議程的重要支柱。她強調,在數字環境下,文化成果需要建立可測評的標準,並需確保文化權利成為人人可享的基本權利。氣候變化涉及文化生活等很多方面,反之文化影響、文化遺産、知識體系、社會實踐等都會綜合影響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8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顧問委員韓群力發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顧問委員韓群力指出,科學與文化是可持續發展的兩大支柱。談及人工智能,韓群力認為它既是強大的工具,其創造性功能日益增強,但也必須關注其快速發展帶來的變革與倫理挑戰。在文化遺産保護方面,他特別指出數字技術與AI在文化遺産的數字化記錄、修復以及非遺保護方面擁有巨大應用潛力。最後,期待ICCSD未來能推出更多由AI賦能的研究與創新成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9

聯合國人工智能高層顧問機構專家組專家,世界衛生組織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專家組專家曾毅發言

  聯合國人工智能高層顧問機構專家組專家,世界衛生組織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專家組專家曾毅在發言中指出,當前全球人工智能研究與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聯繫嚴重不足,而與“AI+文化”相關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他強調,必須推動AI以互補而非替代的角色賦能文化領域。他同時警示當前AI發展存在的文化包容性危機:主流模型嚴重依賴英語數據,導致模型在應對多元文化問題時表現不佳。為此,他強烈倡議發展“文化驅動”的AI,推動各國依託本土文化能力建設包容性數字平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10

匈牙利文化與創新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匈牙利全國委員會秘書長加博爾·蘇斯線上發言

  匈牙利文化與創新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匈牙利全國委員會秘書長加博爾·蘇斯在連線中強調,人工智能在文化遺産保護中扮演著連接古今的重要角色。他認為,AI發展的核心挑戰在於如何確保其符合倫理規範並保持文化多樣性。AI本質上是工具,數字轉型必須堅持以人和文化為中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11

中國當代藝術家沈敬東發言

  中國當代藝術家沈敬東在會上,從藝術史演進的視角分析了人工智能對藝術創作産生的深遠影響。他認為,雖然AI的全面衝擊尚未完全顯現,但其已促使藝術界重新審視創作本體價值。他建議當代藝術家應保持開放態度,既可將AI作為激發靈感的協同創造夥伴,也可選擇堅守人類獨有的情感表達領域,這種多元應對策略恰恰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文化生態的包容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12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院長,《公共管理評論》主編、智庫研究中心主任朱旭峰線上發言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院長,《公共管理評論》主編、智庫研究中心主任朱旭峰指出,AI在優化系統、促進跨文化對話、環境保護等方面展現出強大潛力,但同時存在不可忽視的能源消耗問題——大語言模型訓練産生顯著碳足跡,高性能硬體持續推高電力需求。作為AI研發大國,中國有責任積極貢獻全球治理,通過支持發展中國家能力建設、促進數字創新等方式,助力構建兼具文化多樣性包容與倫理規範的AI發展路徑,使技術真正服務於人類共同福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13

中國音樂學院作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寧發言

  中國音樂學院作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寧在發言中表示,我們可以通過音樂實踐回應全球性挑戰,倡導通過音樂載體將環保理念轉化為百萬人情感共鳴,以藝術搭建和平橋梁。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困境,王寧強調,傳承需保持原真性毫釐不改,創新則可另辟蹊徑自由發揮,這一理論為活態文化遺産保護提供了創新思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14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薛雷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薛雷在會議上以跨學科實踐揭示AI與文化的共生關係。他強調藝術家需要與AI建立“生命體間的對話”,他以濟南老火車站數字重生等公共藝術項目舉例,指出那些無法被演算法量化的複雜情感,正是人類文明薪火相傳的關鍵密碼。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15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英國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客座講師、世界知名人工智能領域專家李誠視頻發言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英國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客座講師、世界知名人工智能領域專家李誠系統闡述了人工智能賦能文化遺産保護的技術路徑與倫理框架。針對技術應用中的文化偏見風險,他特別肯定中國通義千問模型的多語言處理能力,為消解演算法歧視提供了技術解決方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16

文化遺産研究專家張曉明發言

  文化遺産研究專家張曉明通過親身實踐揭示了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矛盾:算力提升並非關鍵,訓練數據的品質與包容性才是決定AI價值的根本。面對AI技術的迅猛發展,他呼籲建立符合倫理規範的文化數據庫,使技術進步真正服務於文明傳承,而非讓演算法偏見扭曲文化記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17

漢斯·道維勒向曾毅(左)頒發聘書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_fororder_圖片18

漢斯·道維勒向韓群力(右)頒發聘書

  會議上,創意中心諮詢委員會主席漢斯·道維勒分別向世界衛生組織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專家組專家曾毅和中科院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顧問委員韓群力頒發諮詢委員會委員聘書。

  此次諮詢委員會會議為各方搭建了寶貴的交流平臺,凝聚了共識,也為創意中心在未來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服務全球文化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注入了新的動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