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墊江:“三綠、三化、三治”推進綠色田園建設
2018-01-25 15:03:59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高爽

  原標題:清風揚萬里 綠滿田園新 墊江通過實施“三綠”“三化”“三治”推進綠色田園建設  

【區縣聯動】【墊江】墊江:“三綠、三化、三治”推進綠色田園建設【區縣聯動】墊江:推進綠色田園建設

偉皇農業

【區縣聯動】【墊江】墊江:“三綠、三化、三治”推進綠色田園建設【區縣聯動】墊江:推進綠色田園建設

標準化果園

【區縣聯動】【墊江】墊江:“三綠、三化、三治”推進綠色田園建設【區縣聯動】墊江:推進綠色田園建設

周嘉有機肥廠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需要切實推動農業空間佈局方式、資源利用方式、生産管理方式變革,助推農業走上一條空間優化、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穩定的中國特色農業綠色發展道路。

  如何踐行綠色興農發展理念?近年來,墊江通過“三綠”“三化”“三治”推進綠色田園建設。即對庭院、通道、荒山進行“三綠”,達到田園空間佈局優化;對種植、畜禽、水産實施“三化”,通過調整生産管理方式,實現農業低碳綠色循環發展;對白色垃圾、畜禽污染、秸稈燃燒進行“三治”,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促進農業向高效綠色轉變。

  關鍵詞:植綠 對庭院通道荒山進行“三綠”,優化田園空間佈局,達到農業生態系統修復

  “不僅美化環境,保護生態,還增加收入。”近日,看著房前屋後的柚子樹,杠家鎮涼水村62歲的柚農徐生澤感慨。

  和老徐一樣深有感觸的還有涼水村近百多戶村民,他們笑著説,現在抬頭望柚樹,腳下見菜園,房屋周邊都是綠色,“像公園一樣舒心。”

  曾幾何時,涼水村可沒有這般美麗。前幾年,青壯年紛紛外出務工,老人小孩在家留守,不少土地撂荒,農田沒有收益,雖説房前屋後的閒置地得到運用,但大部分拿來堆放柴火、農機具等,土地資源優勢沒有發揮完全。

  “水土流失嚴重,村民居住環境臟亂差。”回憶起前幾年的涼水村,村支書石安明有訴不完的苦。

  去年,墊江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以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結合“康養墊江·綠水田園”行動計劃探索實施院壩、通道、荒地的“三綠”。即利用荒山、荒坡、荒地發展經濟作物;對道路兩旁、河流兩岸造林綠化;將農戶庭院和房前屋後,打造成“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等。

  墊江晚柚是發源於杠家鎮涼水村的一種晚熟柚,又名(徐家白柚),由於果子富含多種維生素,口感好,2014年更名為墊江晚柚,距今其種植歷史有百多年。

  去年,正是在鎮村領導的宣傳引導下,徐生澤才將房前屋後空地,種上10多棵柚子樹,並利用套種技術,柚樹下種滿榨菜、青菜等蔬菜。

  “一棵柚樹差不多能挂果三四十個,一個能賣6、7塊,再等兩年,門前這幾棵結果後,能增收千多元。”老徐笑著説。“現在村民腰包鼓了,生態環境也美了。”

  截至目前,該縣種植起墊江晚柚、晚熟柑橘、特色李子等綠色産業15萬畝。示範打造高安、長龍、高峰田園綜合體特色産業3萬畝;綠化道路200公里、河流730公里;建設美麗鄉村20個,靚麗庭院500個。實現公路綠色通道、河流綠色走廊、山地綠色風景、庭院綠色家園目標。

  關鍵詞:惜綠 對種植畜禽水産實施“三化”,調整生産管理方式,實現農業低碳綠色循環發展

  1月10日中午,顧不及午飯的杜宜平,招呼工人將剛生産出來的有機肥打包裝箱,因為前天肖坤訂購了8噸多牛糞,下午1點鐘就要來取貨。杜宜平説,算上老肖訂購的有機肥,當天就賣了20多噸,收入2000多元。

  2003年,杜宜平返鄉回家後,一直從事養殖業,現在僅曹回鎮馬竺村養殖有650多頭肉牛,一年算下來也有好幾百萬元收入。最近幾年,他除了養殖肉牛外,還配套流轉了1000多畝的土地,發展起蔬菜玉米等傳統種養殖業。

  杜宜平介紹,2016年通過雨污分離和乾濕分離後,養殖場的牛糞變廢為寶,沼液還田成了榨菜的營養液,以及通過技術處理,周邊村民用上沼氣,幹牛糞則加工成有機肥,除了自己基地用點外,剩下的賣給種植大戶。

  在他看來,牛糞除了能賣錢外,還能節約不少農資成本。他算了筆賬,一千畝地差不多需要150多噸化肥,一噸化肥800多元,同時還要購進40多噸有機肥(一斤在2400—2600元/噸),兩項算下來光農資就要支付20多萬元,現在有了有機肥,增收不少。

  “杜宜平這種種植養殖循環立體農業,不單單是節約生産成本這麼簡單,更多的保護了田園綠色資源。”墊江縣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説,牛糞科學化處理以及循環利用,一方面利於田土肥力保持,同時,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降低土壤污染,提高農作物有機含量,讓生産出來的農産品吃得放心、安全。

  杜宜平採取的綠色種養殖模式,在墊江也只是一個縮影。去年,該縣對種植畜禽水産實施“三化”,即推進農作物標準化種植,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調減化肥施用量;推進畜禽健康化養殖:實施畜禽養殖獸用抗菌藥減量;推進水産生態化養殖:嚴格控制餌料用量,實行“以水養魚、以魚凈水”。

  如今,通過“三化”的實施推進,測土配方施肥達到125萬畝,減少化肥用量(折純量)2000噸,推廣太陽能殺蟲燈4000盞;畜禽健康養殖實現獸用抗菌類藥減量20%;推廣池塘魚稻(菜)共生種養模式和甲魚混養模式達1萬畝,實施池塘內循環微流水、底排污養殖治理模式1萬畝。

  關鍵詞:護綠 對白色垃圾畜禽污染秸稈進行“三治”,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促進綠色興農發展

  一個月前,一場特殊的招投標在袁達君的果園基地進行。原來,他試圖通過招投標方式,為基地裏的廢舊白色塑膠薄膜找買家。當天,經過不斷地磋商後,最終被墊江的一家塑膠回收加工企業,以2000元/噸的成交價拿下標書。

  “沒想到廢舊薄膜也能賣錢。”袁達君説,在墊江他流轉有400多畝土地,主要種植草莓葡萄柑橘時令果蔬等,一年塑膠薄膜就要使用10多噸,接近20多萬元。

  過去,種完草莓後的塑膠薄膜,大多成了白色垃圾,隨風飄散,田間院壩隨處可見。現在通過回收反復利用後,薄膜使用量不僅減少了四分之一,還避免隨處亂扔,起到改善田園環境的作用。

  袁達君説,為了降低種植成本,去年他還自發安排10多名工人,成立了廢舊薄膜收集工作隊,待農事忙完後,將薄膜收集好後進行重新利用。

  與袁達君不同的是,杜宜平結合玉米秸稈,利用粉碎機製成了青貯飼料,現在,不但解決了肉牛的飼料問題,保證牛群生長健康外,還避免了秸稈燃燒帶來的大氣污染。

  緣何袁達君、杜宜平能夠將廢舊農業資源變廢為寶?這得益於,去年墊江推進的白色垃圾、畜禽污染、秸稈燃燒的“三治”。

  墊江縣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以用為治、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化害為利”的思路和設施標準化、資源利用化、處理無害化、利用循環化“四化”路徑,實現畜禽糞便“零排放”;同時,針對田間地塊的農業投入品廢棄包裝物及白色垃圾,採取農戶順手撿、基地專人拾、政府購買服務集中清的方式,確保田園白色垃圾“零丟棄”;推廣秸稈粉碎還田、過腹還田、腐熟還田等新技術,推進秸稈用作草繩加工、養殖飼料、有機肥輔料、食用菌基質、生物質天燃氣原料等資源化綜合利用,實現農作物秸稈露天“零焚燒”。

  數據顯示,目前墊江實現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達33萬噸,組建白色垃圾撿拾隊伍301個,其中安排4000人專人撿拾白色垃圾。與此同時,還將規劃建設有機肥廠3個,生産有機肥達10萬噸。(趙童 劉玉珮 周渝津 圖片由墊江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