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渝北區實施“增綠添園”工程 向山水之都交出綠色答卷
渝北市民享受綠色生態福利
覆綠行動讓市民在綠色城市中穿行
出門隨處“享綠”,百姓幸福感顯著提升
出門見綠,移步見景
“覆綠”與“造景”有機融合
空地披上“綠裝”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2017年以來,為消除城區國有空地臟亂差、荒裸等現狀,提升臨空經濟示範區城市形象,彰顯全國文明城區魅力,渝北區委、區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綠色發展,圍繞建設重慶最美生態園林城區的總體目標和市區重點任務,把“增綠添園”作為民生實事,大力推進城區國有空地覆綠工作,先後組織春、秋季兩輪國有空地整治攻堅,共清理摸排出國有空地176塊,總面積約5200畝,目前已基本實現城區國有空地整治全覆蓋。
一場空地覆綠“大會戰”在渝北打響。雙龍湖一碗水、澤科港城國際小區街頭公園、國道319沿線、龍山天鄰風景小區……如今,渝北城區綠意盎然,城郊蒼翠滿目,綠色渝北正在生長。
A 民之所望 政之所向
——全區上下齊抓共管創造生態福利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由於建設需要而出現的徵而未用、無人看管的土地稱為國有空地。隨著城市開發建設,大量國有空地成為城市新一輪發展中的附加命題——讓它長野草,還是讓它變新景?對渝北區來説,推進城區國有空地覆綠工作,似乎找到了一個能夠平衡多方訴求的答案。
“近年來,渝北區國有空地逐漸增多,隨之産生的居民亂種亂栽、違規搭建、臟亂差、荒裸等現象也愈加明顯。”渝北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國有空地暫時沒有項目,必須交區裏統一規劃管理,渝北區特別提出要求:打開圍墻,見綠見景。
為確保綠色帶來的生態福利,渝北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成立了以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渝北區國有空地整治(覆綠)工作領導小組,加大統籌協調5000余萬元,保障了該項民生實事的有效開展。
渝北區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定期召開國有空地整治(覆綠)工作推進會,各街道、區級部門、區屬國有公司等地塊責任單位建立了“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分管負責人抓落實、科室負責人抓具體”的責任機制,牽頭此項工作的區城市管理局與各地塊責任單位建立了工作協調平臺,提升工作效率。
渝北區委督查室和區政府督查室將此項工作納入年度重點督查內容,定期進行專項督查,通報工作開展情況,對行動不力、成效不佳的單位及個人點名通報,推進問題解決,促進工作順利開展。
渝北區人大和區政協凝聚眾智,提出國有空地要統籌考慮公共設施、覆綠應多植喬木、人流密集的場所可新建遊園等公共場所的合理建議,為全面深入推進城區國有空地整治(覆綠)工作提供了堅強的智力支撐。
制定工作計劃,做到目標落實到位、任務落實到人,全區自上而下形成了齊抓共管、真抓實幹的良好局面。
B 兼顧效益 注重品質
——三種方式讓綠色透出來
“為實現全域城市化、全域景區化,根據空地所處地段及周邊居民、企業的需求,我們分3種不同的模式進行覆綠。”渝北區城市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對於周邊居民密集、長期堆放生活垃圾的地塊,主要採取建設公園、遊園的方式,改善城市環境的同時也為居民增加休閒的去處。對於車流量大或周圍缺少停車場的地段,則整治土地並就地栽種綠色植物,或改建成生態停車場。針對一些日久失修、圍擋不規範而又即將開工建設的地段,則採取重新規範、翻修圍擋的方式加強整治。
在推進國有空地覆綠這項民生工程過程中,渝北區不滿足於“有綠少樹、有樹無景”,堅持“高標準設計、高品質建設”,邀請專業設計機構對較大面積的空地進行景觀設計,根據地塊實際科學設置栽植密度、合理栽植,按“高中低空間結合、喬灌草合理配植”和“經濟適用、全冠栽植、快速覆綠”原則,注重覆綠整治地塊喬灌草科學搭配、開花植物與常綠植物合理配植,實現“覆綠”與“造景”的有機融合。同時,提出要“兼顧效益,注重品質”——既要統籌考慮停車、公廁、社區配套用房等公益建設需求,實現城區國有空地科學、合理利用。
於是,渝北各區級部門、鎮街如同一個個齒輪運轉起來:區城市管理局加強對國有空地覆綠整治的統籌指導;區城鄉建委加強國有空地停車場(庫)和圍擋設置的建設指導;區財政局做好經費保障;有關街道、區屬有關國有公司和區土儲中心切實履行主體責任,落實國有空地摸排、方案設計和具體整治任務;區發改委、區審計局等單位加強監督指導,積極支持配合國有空地整治工作。
按照“全覆蓋、高標準、常態化”的覆綠要求,一個出門見綠、移步見景、小行見園的巨大棋盤正悄然形成。
C 空地披上“綠裝” 出門隨處“享綠”
——百姓獲得感不斷增強
“以前推窗見菜地,現在推窗見公園,眼前風景大不一樣了!”這段時間,家住渝北區龍山街道天鄰風景小區的居民們愛上了下樓遛彎。
原來,在天鄰風景小區和兩江春城小區間,有一塊面積約1.1萬平方米的國有空地。幾年來,不少周圍居民來到該地塊種菜,不僅污染環境,還導致許多市民繞著走。
前段時間,渝北區城市管理局將這塊被臨時佔據的菜地清空,栽植了天竺桂、桂花、黃葛樹等大喬木400余株,又配上紅楓、紫荊、西洋鵑、麥冬等四季花卉,四季皆可觀花賞葉。同時,還新建了景觀步道和休閒、健身平臺約700平方米,設置了花池、座椅欄杆等基礎設施。
今年83歲的胡大爺感嘆,現在出門就能見“綠”,心情好了,身體也變好了,“綠色多了讓人心情舒暢,心情一好身體也變得格外硬朗。”
國有空地再現美麗,百姓幸福感顯著提升,如一滴水映照出渝北區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喜人成果。
在渝北區國道319沿線,實施綠化整治前,道路沿線空地裡長滿了雜草,四處都是雜亂堆棄的渣土石塊,又有許多農戶在地塊內開墾種菜,白色生活垃圾隨處可見,環境衛生條件差,治理難度很大。
“此處本是城區,卻呈現了偏遠農村才有的景象,與渝北區全國文明城區的地位不相適應,周邊群眾反映十分強烈。”渝北區土地儲備整治中心負責人介紹,他們會同兩路街道,對國道319線雙鳳橋立交至淺水灣立交約2公里路段沿線進行了集中清理整治,清理面積約10萬平方米。重新“亮”出來的該路段,綠化面積1.1萬餘平方米,栽植喬木1500余株、灌木9.6萬餘株、地被植物1萬餘平方米,中心還要求綠化單位制訂管護方案,加強日常管護,鞏固整治覆綠成果。
近日,市民駕車經過國道319線雙鳳橋立交,只見這裡已成為一道城市景觀大道,保潔人員正在對樹木和草坪澆水保濕。駕駛員周先生説:“在綠色城市中穿行,心情都好很多。”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行在綠中,綠在心裏,渝北區造綠潤澤了市民的雙眼,各個節點、要道、遊園的提質整改則讓市民的心靈有了更舒適的棲息地。
D 精準發力 提升全區“顏值”
——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的“綠色答卷”
據渝北區城市管理局統計,經過春、秋季兩輪國有空地整治的集中攻堅,共清理摸排出國有空地176塊,總面積約5200畝。其中覆綠96處,擬建停車場27處,擬建公園、遊園15處,其他整治38處。累計投入資金約5000萬元,春季栽植喬木10670株,秋季栽植喬木53226株(其中開花小喬木5960株),低矮灌木、地被218951平方米。
目前,城區空地亂搭建得到有效遏制,亂栽亂種得到有效清除,臟亂差得到有效治理,實現了城區國有空地整治全覆蓋,提升了渝北區生態文明建設水準。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為持續提升全區“顏值”,渝北區城市管理局局長唐賢源表示,下一步,渝北區各責任單位將組建巡查管護隊伍,完善工作機制,加強長效管護和常態管理,對新出現的空地將組織力量及時開展整治,確保“發現一處整治一處,整治一處鞏固一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渝北區正以不懈追綠的精神和動力,將串串“綠珠”鑲嵌在全區的大街小巷,向黨和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綠色答卷”。預計到2019年,渝北區將新(改)建設城市公園等公共綠地20個,增加城市公共綠地160萬平方米,讓市民能夠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四季見花。
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正在渝北大地徐徐展開。(張鋒 陸豐 圖片由渝北區城市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