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璧山:以水興城 提升城市宜居品質
2018-01-30 16:46:22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高爽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重慶市璧山區位於重慶主城西郊,幅員面積915平方公里,總人口74萬人。轄區內無大江大河過境,水資源較為短缺,但璧山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以水興城,紮實做好“水”文章,以打造“秀美綠城、活力水城、文化古城”、構建“和美璧山”為主線,建設重慶“最佳人居環境城市”。

  如今的璧山,清澈見底的璧南河穿城而過,各大濕地公園如同一顆顆珍珠點綴其中,一座“水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活力水城”正款款而至,“青山為屏、河水為帶、湖水為睛、濕地為脈、山水相銜、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立體景觀讓人驚嘆。一幅與水共生、美麗和諧的丹青水墨畫卷正緩緩鋪開在世人面前。為了讓以水興城的夢想照進現實,璧山用“創新”彌補時間的差距,探尋建設“海綿城市”正當其時,這是一段前所未有的新征程。以整個城市為一塊海綿,在降雨時,就地或就近“吸收、蓄存、滲透、凈化”徑流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並加以利用,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

  璧山人在努力建設水城過程中,對濕地的打造是一大亮點。2017年璧山共建設完工濕地公園3處,新增水域面積達到117畝。而這一個個濕地就如同點綴城區的珍珠一樣,讓人們有了與水更多相處的機會。據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建成的10多個濕地是觀音塘濕地、秀湖濕地、團堡濕地、翠微濕地、李家溝濕地和竹林溝濕地等,在這些濕地裏,保持著古老的自然岸線,四週青山疊翠,有湖洲草灘、田園村落,豐富的生態系統造就了百鳥鳴翠、迷宮尋鷺等頗具特色的景觀。

  在水城建設中,璧山非常注重水系空間佈局,堅持以水的靈氣彰顯城市的神氣、滋潤老百姓的福氣、涵養水文化的秀氣,做到城市建設不破壞水系,千方百計保護和拓寬水系,保證水暢、水美、水活。

  2015年開工實施的長江提水璧山供區工程2.53公里的縉雲山輸水隧洞即將貫通,2018年建成後,每天可向璧山調引長江水17萬立方米。今年又持續推進3個水系連通工程,璧北河—璧南河聯通工程、韆鞦堰水庫—鹽井河水庫—同心水庫連通工程、以及城區河湖庫連通工程2018年建成後,能更好地向璧山城區實現生態補水,讓“活力水城”更具動性以活力。

  在此基礎上,璧山還著力構建“秀美綠城”增添“城市底色”:科學設定城市邊界和管控開發強度,堅持老城只做“減法”,注重城區空間“留白”,建設一批城市“微客廳”,增加城市“透氣性”。不斷提升公共綠化水準,保護好“山水林田湖草”,打造沿道路、河流、高壓線的生態廊道,做好立體綠化、引進植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工作,在更大範圍內構築起“綠色屏障”。建成汽車露營公園、兒童公園、雙鳳公園,打造更具識別度的“公園之城”。鞏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成果,下決心整治“三高、兩違”,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營造老百姓的“綠色家園”。

  同時著力構建“文化古城”提升“城市品質”:從偏重物理層面的城市建設,提升到追求文化層面的城市建設。推進城市空間“微更新”,精雕細琢城市文脈,保護歷史風貌,整理再現“璧山故事”,留住逝去的“鄉愁”;打造10條文化“主題街區”,開建“千年重慶”古建築博物館群、禦湖古建築特色酒店,營造既有古城效果,又充滿活力的城市。此外,璧山近幾年還在繼續鞏固璧南河、璧北河、梅江河治理成果基礎上,通過“河道清淤、外域調水、生態修復”整治城區次級河流,城區5條主次河流水質保持在Ⅳ類以上。今年全區計劃新建水庫1座、濕地2處,整治河流10公里,新建堤防20公里,新增城區水域面積800畝、水網6公里。

  近幾年,璧山通過“一河六湖十八濕地”為構架的水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目前,璧山城區水面佔比已提升至10.6%,人均水域面積達到10.2平方米,溪道密度突破3.3公里/平方公里,“水清、水暢、岸綠、景美”的“活力水城”初步形成,城市宜居品質大幅提升。水光瀲艷晴方好。以水興城給璧山人帶來的感受是鮮活的,在這充滿激情與希望的新時代,璧山人將繼續朝著夢裏水鄉奮力奔跑。“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水城美景,必將進一步提升璧山城市的活力與魅力。(供稿 璧山區水務局 王炯其 編輯 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