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邁進新時代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開啟新征程
2018-01-31 17:30:25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高爽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歐平淑):1月31日,重慶檢驗檢疫局召開2018年重慶檢驗檢疫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質檢工作會議精神,會議全面總結回顧了2017年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安排部署了2018年重點工作。重慶檢驗檢疫局各分支局、辦事處和局機關全體幹部參加了會議。

已過審【CRI專稿 標題摘要】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開啟新征程【內容頁標題】邁進新時代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開啟新征程

會議現場 歐平淑 攝

  2017年,重慶檢驗檢疫系統圍繞“品質提升”年度工作主題,認真踐行“抓品質、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質檢十二字方針,各項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一是著力提高品質供給水準。深入開展品質提升行動,全面提升産品和服務品質水準,促進形成以技術、標準、品牌、品質、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大力推進內外銷産品“三同”工程,逐步消除産品在國內外市場的“品質高差”,組織企業在國家認監委“三同”推廣服務平臺上線,佔HACCP企業比例和建檔比例均為100%,榮列直屬局第一位。開展進出口領域中小企業品質技術服務專項活動,確定89家重點幫扶企業開展點對點服務。與銅梁區合作搭建了全國首個出口産品品質提升公共服務平臺。積極向政府報送進出口重點産品品質分析報告9篇,為地方産業規劃發展提供決策支撐。目前,與20多個市級部門和區縣政府建立了品質共治機制,建成12家國家級出口品質安全示範企業、8個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持續開展汽車、摩托車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和應對工作,搭建品質技術服務平臺,加大對重點出口産業的扶持力度,有效促進了重慶産品品質水準提升。重慶出口食品農産品檢驗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出口工業産品檢驗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

已過審【CRI專稿 標題摘要】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開啟新征程【內容頁標題】邁進新時代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開啟新征程

重慶郵檢口岸首次截獲大量違法入境珍稀植物,圖為黑綾丸 供圖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二是著力加強安全保障能力。2017年,重慶口岸截獲禁止進境物品1496批次,檢出各類有害生物579種,其中8種為全國首次截獲,250種為重慶口岸首次截獲,檢出法定傳染病1230例,確證登革熱等傳染病170例。指導江北機場口岸核心能力建設通過總局復核督導檢查,妥善處置重慶籍旅客在境外感染不明原因疾病導致昏迷回國事件,有效防控禽流感疫情。嚴把進口消費品品質關。強化事中事後監管,與工商、海關等部門建立進口消費品聯合執法機制、先後開展了進口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重點産品品質風險專項抽查工作和進口汽車等缺陷産品召回管理工作和跨境電子商務産品品質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針對跨境電商商品,開展風險監測50多個批次、600多個項目,發佈風險預警信息20余條,銷毀退運不合格和過期商品33批次,貨值約500萬人民幣。

已過審【CRI專稿 標題摘要】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開啟新征程【內容頁標題】邁進新時代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開啟新征程

質檢系統首次在出入境人員中檢出侵肺巴斯德菌,圖為重慶籍重病旅客回國就醫“生命接力” 供圖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三是著力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一方面強化政策支持。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主動支持重慶自貿試驗區和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建設。深化檢驗檢疫制度創新,研究出臺15項措施支持重慶自貿試驗區發展。全年減免收費5519萬元,惠及2710家企業。制定落實原産地工作“千企幫扶方案”,簽發原産地證書為企業獲得關稅減免1億多美元。特別是牽頭制定的重慶國檢綜試區建設方案,幫助重慶市獲准設立全國唯一的檢驗檢疫綜合改革試驗區,為重慶開放高地建設增添了新的動力。另一方面是提升通關便利。制定實施“三讓四更”行動方案,創新檢驗檢疫全流程時長標準化管理制度並向社會公佈。上半年在質檢總局通關效率工作會上,作為唯一的內陸局代表進行交流發言,2017年全年,檢驗檢疫通關時限較年初壓縮一半以上。第三方面是拓展開放通道。向南加快南向通道建設,保障“渝桂新”班列成功運行;向北與內蒙局溝通協商,建立直通放行機制,促進“渝滿歐”中歐班列擴量增效;向西與新疆局、向東與上海局實施海鐵聯運一體化監管,促進多式聯運發展。牽頭建立了絲綢之路經濟帶認證監管聯動機制,推進認證監管區域協作,與重慶海關完善關檢工作機制,加強“三互”合作。有效推動重慶發揮承東啟西、牽引南北、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保障中歐班列(重慶)貨運量及班次數均居全國第一,成為全國目前開行數量最多、運行最穩定的中歐班列。第四方面是完善口岸功能。支持地方政府建成金伯利進程證書制度實施口岸,促成中國西部內陸地區唯一進境糧食指定口岸落戶重慶,指導進境種苗指定口岸完成基礎建設,加快進境木材檢疫監管區建設,積極爭取總局批准肉類口岸功能從水港拓展到鐵路,實現歐洲肉類通過渝新歐班列入境。目前,重慶指定口岸數量已達8個,在內陸地區名列前茅。第五方面是創新監管模式。主動下放口岸衛生許可等4項工作審批權限,有效提升了口岸一線服務能力。探索實施“空檢鐵放”監管模式,縮短進口大宗食品等産品流程時長80%以上。並成功獲批建設西部唯一的國家級進出口商品風險評估機構,為進一步深化檢驗監管模式創新打下了良好基礎。

已過審【CRI專稿 標題摘要】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開啟新征程【內容頁標題】邁進新時代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開啟新征程

重慶口岸首次查處食品進口商管理體系違法行為,圖為棉花糖銷毀 供圖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四是著力夯實事業發展基礎。深入推動“法治質檢”建設,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和專家隊伍,不斷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全局立案調查行政處罰同比增長100%。持續推進“科技質檢”建設,建成西部地區首個國家質檢科普基地,中藥材和蟲媒兩大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建局以來首次獲得國家品質基礎NQI專項立項,獲批成為重慶市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深入開展“和諧質檢”建設,投入200多萬元建設完善具有國檢特色的機關文化中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機關文化活動。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單位”,市直機關唯一的“創建基層工會改革市級示範單位”。

已過審【CRI專稿 標題摘要】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開啟新征程【內容頁標題】邁進新時代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開啟新征程

會議現場 歐平淑 攝

  2018年,重慶檢驗檢疫局對標重慶市委市政府"8+3"行動計劃和攻堅戰,對接質檢總局“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和2018年五個提升要求,實施制定的重慶檢驗檢疫“六項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積極開展“品質提升行動年”活動。經過三年奮發努力,基本構建起符合重慶開放型經濟發展需求的檢驗檢疫治理新體系,具體包括:檢驗檢疫品質風險監管及追溯體系、誠信管理體系、國門安全風險防控體系、貿易便利化服務體系和品質提升服務體系,實現效率更高、安全更實、執法更公、服務更優,為重慶開放發展和質檢事業改革做出貢獻。

  第一,開展促進貿易便利化水準提升行動,在建設內陸開放高地上有新作為。一是不斷強化開放發展基礎。高效推進重慶國檢綜試區建設。提高重慶各個開放平臺檢驗檢疫基礎設施建設保障能力,提升重慶航空、水運、公路、鐵路和寄遞物五類口岸檢驗檢疫技術能力建設。加強檢驗檢疫制度創新,建立和完善負面清單制度、通關便利化體系,風險監管體系,品質追溯體系,品質提升體系、行政服務體系和工作協作體系,不斷優化開放平臺的制度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持續提升通關便利化水準。充分發揮信息化在智慧監管和快速通關方面的作用,繼續推進重慶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渝檢通”建設,持續提升通關便利化水準,努力爭當優化重慶外貿營商環境的排頭兵。

  第二,開展助推優進優出品質水準提升行動,在增強外貿競爭新優勢上有新作為。聚焦重慶重點進出口行業、區域和産品,制定實施品質提升行動方案,推動品質升級,培育、壯大品質示範企業成為品質提升標杆,整合各類出口示範區成為品質提升示範區,持續放大品質品牌效應。不斷擴大“三同”工程實施範圍,幫助企業充分挖掘品質提升的潛力。探索建立出口競爭力指數等品質評價指標體系,推動品質評價由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滿意度”躍升。加強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跟蹤、通報評議、研究解析及應對措施研究,發佈技術性貿易措施“藍皮書”,幫助重慶企業讀懂國外政策、規則和技術標準,更穩健、更自信地走出去。推進進出口産品協同監管,深入開展消費品安全標準“築籬”專項行動,加強綜合執法、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加大對各類進出口品質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保護優質合法企業競爭優勢地位。

  第三,開展強化國門安全保障水準提升行動,在構築口岸風險防控屏障上有新作為。聚焦三大安全,提升國門安全保障水準,實現重慶口岸“快進快出、安進安出”。一是把好口岸公共衛生安全關。加強機場、鐵路和水港口岸核心能力建設,實現新開和擴建國家正式開放口岸100%滿足核心能力要求。推進口岸核生化反恐防範標準化,推行三方聯動的病媒生物監測,完善內陸傳染病監測體系。二是把好國門生物安全關。依託全國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加強口岸動植檢規範化建設,健全國門生物安全查驗和風險預警機制,完善外來入侵物種阻截體系,提高重慶生物物種資源檢驗能力。三是把好進出口商品品質安全關。加快構建進出口商品品質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監管體系,加強進口食品安全管理,實現重慶口岸主要進口商境外審查全申報制度,持續開展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打擊洋垃圾等專項行動。

  第四,開展夯實基礎條件水準提升行動,在提高履職保障能力上有新作為。不斷提高數據化信息化智慧化水準,不斷完善基礎服務保障水準,不斷推進法治質檢、科技質檢、和諧質檢建設。

  第五,開展依託技術服務産業扶貧水準提升行動,在城鄉共享品質發展上有新作為。統籌扶貧攻堅任務,豐富扶貧工作措施,推進駐村扶貧、産業扶貧、技術扶貧、文化扶貧、健康扶貧工作,加強工作協調保障,鞏固脫貧幫扶成果。

  第六,開展加強黨的建設引領隊伍能力水準提升行動,在打造內陸強局上有新作為。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加強黨的組織思想建設、黨風廉政和作風建設、幹部隊伍建設,抓好能力本領提升,不斷提高信息化應用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專業素質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服務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