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收錄183位文化名人寫重慶的詩文佳作 《記憶重慶》出版
二月四日,《記憶重慶》新書見面會在西西弗書店·萬象城店舉行。記者 羅斌 攝
鄉愁是一碗水,鄉愁是一杯酒,鄉愁是一朵雲,鄉愁是一篇篇千古流傳的美文……2月4日,由重慶市地方史研究會會長、西南大學教授周勇和重慶工商大學教授傅德岷共同主編的《記憶重慶》新書見面會在西西弗書店·重慶萬象城店舉行。該書以縱橫交錯的結構展示重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與城市精神,通過一篇篇精彩的詩文,探索、發現、研讀巴渝大地的文化過往。
《記憶重慶》由重慶出版集團和重慶出版社聯合出版,共55萬字,分為“山水之都,美哉樂土”“遠古之光,驚震寰宇”“巴渝時空,群星璀璨”“千古三峽,神奇悠遠”“廣納百川,相容開放”“抗日烽火,不屈之城”“紅岩豐碑,巍巍屹立”“歌樂忠魂,動地感天”“英傑名流,燦若星辰”“時代新元,春光無限”“直轄新機,揚帆滄海”“會當淩雲頂,遙瞰新山城”等12個部分,精選了183位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寫重慶、咏重慶的288篇詩文佳作入編。
“書中所選詩文,絕大部分都是優美的傳世名篇。它以古往今來名人眼中的重慶為參照,既有‘史’的深度,又有‘面’的廣度,彰顯出重慶曆史與文化的厚重感,具有文學性、文獻性、新穎性、全面性等特點。”重慶出版集團副總編輯邱振邦説。
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書中收錄的不少文章也是第一次公開發表,比如沈鈞儒的《山城》;蒲國寶的《金堂南山泉銘並序》是其收入《四庫全書》裏的唯一的一篇文章;張鵬翮的《桓侯廟(三首)》是編者抄自雲陽張飛廟的碑刻。
此外,該書還收錄了不少外國友人描寫重慶的文章。這些難得一見的文章,以國際視野記錄了我們這座城市波瀾壯闊的歷史。例如,荷蘭漢學家高羅佩的《巴渝舊事——文鏡學兄兩政》,就是周勇前往荷蘭蒐集到的一件珍品。
“重慶是有30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那些浸潤著巴山夜雨的文字,滋養了我們的情感,冶煉了我們的靈魂,砥礪了我們的心志。”周勇稱,該書的出版旨在把散落于滄海中的文化珠貝拾掇起來,傳播給子子孫孫,讓大家即使走遍世界,依然知曉我們的根之所在、鄉愁的所在。
“這本書從醞釀到成書花了近10年的時間。”年逾八旬的傅德岷教授感嘆,“僅資料,我們至少也收集了500萬字。”
在4日舉行的新書見面會上,一些詩文愛好者還誦讀了書中部分精彩篇章,給現場讀者展示巴渝文化的魅力。(記者 匡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