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新建城鎮建築近七成“披綠衣”
2018-02-06 09:41:49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朱明達

  原標題:重慶新建城鎮建築近七成“披綠衣” 提前3年超額完成國務院確定的綠色建築發展目標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8-02-06-0042

渝中區人和街的屋頂綠化。(本報資料圖片)

  重慶市城鄉建委2月5日發佈消息稱,去年重慶市新增綠色建築5705萬平方米,近4年來累計新增綠色建築1.59億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市新建城鎮建築執行綠色建築標準的比例達到67.16%,提前3年超額完成國務院確定的綠色建築發展目標。

  綠色建築是指在建築的全壽命週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按照國務院要求,2020年城鎮綠色建築面積佔新建建築面積的比例應該達到50%以上。

  “我市自2008年開始全面推行節能建築,2013年開始推行綠色建築標準,已實現從全面推行節能建築到全面推行以‘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為一體的綠色建築的跨越。”市城鄉建委人士介紹,為加快重慶建築的綠色轉型,我市構建了單體建築、住宅小區、生態城區三大綠色發展體系,堅持強制推廣與激勵引導相結合的工作機制,推動全市城鎮新建公共建築和主城區居住建築強制執行綠色建築標準,並大力推行綠色建築星級評價(由高到低劃分為三星、二星和一星),著力發展具有重慶特色的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兩江新區、巴南、渝北、南岸、沙坪壩、永川等區縣大力發展高星級綠色建築和綠色生態住宅小區,開州、梁平、巫山等區縣實現高星級綠色建築零的突破。僅去年一年,重慶就新增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築項目36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4%。

  推廣綠色建築給我市建築領域帶來的節能減排效果十分顯著。以我市大力發展的可再生能源建築為例,2017年全市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面積145萬平方米,累計推動實施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項目1140萬平方米,僅此一項每年可節約建築運行費用2億元,節約標煤1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8萬餘噸。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為城鎮建築“披綠衣”的同時,積極壯大新型墻材、節能門窗、保溫板材等三大節能建材産業,培育形成了年産值達227億元的地方産業集群,不僅為我市綠色建築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質支持,也助推了傳統建材産業升級換代。(記者 廖雪梅 實習生 楊錦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