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民身份證製作中心何煉:創新制證技術破解行業難題
2018-02-07 18:06:10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高爽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重慶市公安局居民身份證製作中心設備技術維保崗高級技工何煉,十幾年如一日,潛心鑽研生産線上十余道工序的設備性能,認真做好機器的維護保養工作並進行改良組裝,保障設備始終處於最佳狀態運轉,確保了證件製作效率。最終,何煉從一名制證生産線上設備技術維保崗的“外行”,成長為受領導和工友們尊敬的“重裝大師”。近日,何煉首創的高壓散膜裝置技術在重慶市公安局2017年改革創新大賽中獲獎,並在全國進行推廣。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維修機器設備_副本

何煉在維修機器設備

  首創高壓散膜裝置技術全國推廣 

  自全國開展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工作以來,重慶異地辦證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17年,重慶市全面實現異地身份證辦理,日均制證量從8000張陡增至23000張。為保證群眾及時領到身份證,居民身份證製作中心採取設備不停機、人員三班倒的措施,24小時不休全力應對。但由於制證量遠遠超過生産設備額定值,制證關鍵的電寫入設備經常出現故障停機。何煉檢修發現,故障原因是居民身份證卡體表面覆蓋的一層0.01毫米的靜電保護膜,在電寫入過程中脫落形成膜絮。在生産設備額定值範圍內,膜絮一般不會對生産形成影響,超負荷生産就會形成大量膜絮堆積,導致設備停機。

  説到身份證製作過程中的這個膜絮問題,何煉打了一個比方,就如手機貼膜過程中,稍不注意就會出現水泡和吹進纖維,一張膜因此報廢。而當這個精細的活兒要大批量的進行時,如何才能保證膜絮纖維不堵塞電寫入機的感應頭?過去,車間工人用一尺長的金屬鑷子來清理粘在感應頭上的絮模纖維。清理的時候,工人需要關閉設備電源後採取手工排絮。但6個感應頭中隱藏在內部的兩個清理起來相當困難,絮膜纖維卡在感應頭裏,就如同牛肉絲卡在牙縫裏,很難清理乾淨,工人在清理當中還不時出現手被設備夾傷的情況。因此,人工排絮不僅存在安全風險,而且容易損傷機器感應頭,清理過程從關機、排絮到重啟,耗時長,嚴重影響生産效率。

  因機器停擺造成證件積壓,耽誤群眾辦事出行,何煉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他絞盡腦汁,一直琢磨怎樣解決這個問題。何煉仔細的研究發現,設備故障産生的主要原因是氣泵壓縮機在高負荷長期運轉後,産生的水分不能及時排出,一旦水分粘上膜絮就會導致電寫入機的感應電頭堵塞,一台電寫入機有6個感應電頭,堵塞任意一個都會導致系統故障設備停機。何煉通過近三個月的反復試驗,最終探索出將油水分離器(類似醫用氣囊清潔保持乾燥)接入電寫入設備,作為高壓散膜清障裝置,圓滿解決了這一行業難題。

  項目應用後,電寫入設備運行穩定,確保了生産效率,以前一天的制證量現在大半天便可完成。據悉,此項技術為全國首創,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投用快、效果好的特點。重慶市居民身份證製作中心應用該技術後,證件的生産品質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累計節約設備經費近百萬元,獲得了公安部的充分認可並向全國推廣,目前已有湖南、西藏、廣州等省市應用這項技術。在重慶市公安局2017年改革創新大賽中,何煉開創的高壓散膜裝置技術榮獲三等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在維修室學習設備操作_副本

何煉在維修室學習設備操作

  用心把工作做到極致的“外行” 

  一張身份證需要大小十余道工序才能製作完成,一道工序停擺,將導致整條生産線癱瘓。而維繫這條身份證“命脈”的正是中心高級技工何煉。他的創新成果並非偶得,而是得益於幾十年來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鑽”勁。其實最初調到制證中心上班時,何煉可是制證設備維修方面一無所知,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外行”。

  2005年,何煉作為一名技術工人調入重慶市居民身份證製作中心。這一年,重慶一代居民身份證開始批量換發二代居民身份證,中心在原有設備基礎上更新換代了新的制證設備,超負荷的生産量常常導致各種機器設備故障,中心急需設備技術維護人員。何煉調入後,因其對電路工作熟悉,領導便安排他負責車間的設備維護工作。從未見過居民身份證製作機器,對所有設備性能一無所知。面對新的挑戰,何煉沒有退縮:“雖然機器不同,但電路原理一樣,設備維護操作也應該觸類旁通。”工友們見到他,是一個工作起來專注投入,從一事而終,非要把事情做到極致的人。

  接過工作重擔後,何煉找來各種機器設備的説明書認真研讀,動手反復拆解、組裝機器的各個零件,實在弄不懂的就電話請教遠在深圳的廠家技術人員,熟悉掌握各類機器的操作原理和設備性能。廠家派技術員過來緊急救援時,他貼身跟進、熱切求教。經過不斷學習鑽研、豐富知識儲備、優化知識結構,逐步承擔起了整個生産線上的機器設備維護工作,廠家來人的次數越來越少,直到不用再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與同事分享獲獎的喜悅_副本

與同事分享獲獎的喜悅

  德能兼備終成制證生産線上的“重裝大師”

  何煉外表木訥、不善言辭,一臉忠厚。一米七八的大塊頭在工會活動和同事聚餐時總是猶如“隱形人”,但他在居民身份證製作中心的車間裏卻是絕對的“重量級人物”,被領導和工友們譽為生産線上的“重裝大師”。

  2007年夏天,正值批量換發“二代證”的高峰期,居民身份證製作中心承受了空前的制件壓力。制證車間三台電寫入設備上的走卡電機時常損壞,設備出故障,工人即便三班倒循環忙碌也很難完成任務。何煉暗自算了一筆賬,一台電寫入機器上有24個走卡電機,如向廠家購買需要390元一個,平均每月全部更換一遍費用接近3萬元,且4至5天才能郵寄到重慶,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會耽誤制證工期。“在艱巨的生産任務下,決不能再這樣停工等配件。”何煉下定決心探索出路。他將壞掉的電機進行拆機研究,自己利用週末時間到九龍坡區陳家坪機電市場上尋找替代品,嘗試自己組裝配件。通過摸索,他在保留原電機的減速齒輪的基礎上,僅用4塊錢一根的炭棒,成功組裝電機部分,並且一次組裝多個備用,大大節省了維護費用,確保了制證時限。

  2015年6月10日下班時,制證中心大門突然無法關閉,與卷閘門廠家聯繫,需要3000多元的維修費用,且第二天才能上門維修。當時,中心庫房正存放著已經製作完成的幾萬個身份證,何煉主動申請加入值守隊伍,在檢查發現卷閘門控制器損壞原因後,就地取材自己組裝控制器進行安裝,將卷閘門修好並鎖閉,確保了中心證件存放安全。

  一個人如果一輩子只能做一件事,有人會在枯燥的應對中慢慢迷失,而有人會專注地做出一點一點的成績,最後匠心獨運,終成大師。何煉就是這樣一位把平凡工作做到極致的“大師”。(供稿圖/文 重慶市公安局編輯 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