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車企面臨近年最嚴峻危機 如何突圍?
2018-02-27 14:17:35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高爽

  原標題:汽車尋路 

【房産汽車 標題摘要】重慶車企面臨近年最嚴峻危機 如何突圍?

睿騁CC體現了長安最新設計理念。(資料圖片)

  去年,國內SUV市場增幅銳減,産銷量大多由SUV貢獻的一眾重慶車企,將在今年面臨近年來最嚴峻的一波危機——

  1月初,長安汽車官方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則消息,內嵌大紅喜報一張。核心信息如下:睿騁CC上市12天,訂單突破萬輛。

  雖説新車上市之初銷量火爆多少有些“厚積薄發”的市場因素在裏面,但和之前的那些爆款不同,睿騁CC是一款轎車,而且是B級轎車。

  這不容易!

  去年,國內SUV市場增幅銳減,産銷量大多由SUV貢獻的一眾重慶車企,正面臨近年來最嚴峻的一波危機。

  尋路突圍是必須的。但路怎麼選?圍怎麼突?睿騁CC在合資、進口車“把持”的中級轎車市場獲得“開門紅”,算是個不錯的榜樣。

  紅利變“紅海” SUV今年“不好玩”

  中國乘用車市場近年最火的是什麼車?SUV。

  重慶汽車企業近年推得最多、賣得最多的是什麼車?還是SUV。

  不誇張地説,最近五六年,SUV是拉動重慶汽車業乃至中國汽車業的第一動力。在重慶,即便是“龍頭”長安汽車,大半産銷量也是由SUV創造的。其餘如東風小康、力帆、幻速和“新兵蛋子”斯威、比速,SUV的頂梁柱地位更是毋庸置疑。

  從2012年首款“重慶造”SUV長安CS35上市,到2014年幻速S3憑藉對“二胎解禁”的預判引爆國內7座SUV市場,5年多來,SUV之於重慶汽車業的意義,不只是鞏固了長安汽車的中國一線車企地位,同時還打通了所有本地民營車企的“上升通道”——在涉足SUV領域前,資格老點的東風小康只有微車和MPV,力帆只有微車和兩三款銷量寒磣的轎車,扮演著乘用車市場邊緣角色;如果不是從SUV而是從轎車起步,後來者幻速、斯威、比速甚至沒有存活下來的可能。

  “轎車太難做了。莫説B級,就連入門的A級家轎市場都很難插進去。”一位本地民營車企管理層人士告訴重慶日報記者,國內中高級轎車市場向來是合資和進口車的天下。近年來,隨著合資品牌對10萬元以下、8萬元以下轎車市場的逐級滲透,一度在A級、A0級轎車市場頗有影響力的幾大自主品牌被迫由攻轉守,重心向SUV、MPV等新興市場板塊轉移,“長安、吉利、比亞迪、奇瑞都不大頂得住,新品牌顯然不會自大到和合資去拼轎車,SUV市場需求持續釋放,算是藍海,扎堆是必然的。”

  錢在哪兒,人就去哪兒,這沒毛病。問題是市場需求總歸有限,再一“扎堆”,紅利就成了“紅海”。

  看一組數據。2015年,國內SUV市場增幅超過60%,2016年,降到50%多一點,去年1-11月,不到20%。業內人士預計,全年增幅能達到15%就算不錯了——雖然增幅還保持在兩位數,但“斷崖式下滑”已是事實。

  一句話,SUV已經“不好玩”了。

  “拉風”“追風”之外 還得加點內涵

  雖説SUV熱度減退,但兩位數的增幅畢竟擺在那兒。所以,對企業來説,真正的問題不是“還要不要玩”,而是“怎麼玩”。

  “我們的預測,2018年SUV市場還會有兩位數的增長。當然,做SUV的人也越來越多,競爭會越來越激烈,要吃到增量,肯定沒有前些年容易。”東風小康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張正源説。

  對今年“怎麼玩”這個問題,本地多家車企管理層人士無一例外提到了“顏值”,即産品外觀。

  “在汽車業,‘顏值即正義’是金科玉律。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説,排量、扭矩、軸距等參數太抽象,看得見摸得著的外觀內飾和時髦配置,才是和購買欲直接相關的因素。”中國主流汽車新媒體聯盟發起人、秘書長楊彬認為,去年一年,從長安CS95的“前臉風波”,到力帆發佈軒朗、X80被評價“顏值”重新“上線”,再到吉利領克01、長城WEY成為“網紅”,無不在驗證“金玉其外”的重要性。

  這也帶來了新問題。與此同時,隨著企業研發實力不斷提升,供應鏈和第三方研發平台資源日益強大,如今造一款新車,要做到外觀拉風、配置追風,已經不是什麼難事。

  “你有我有大家有,最後難免走向同質化。市場井噴期還好説,等增速掉下來,藍海變紅海,憑什麼要別人只買你的車?”他説,像無鑰匙啟動、超大液晶顯示屏、車機互聯等潮流配置或技術,在去年基本已經成了“公共賣點”,而近年大熱的汽車智慧化在大多數車型上的具體呈現,也基本停留在中控液晶觸摸大屏+語音識別,概念是有了,具體駕駛場景中的人機交互體驗卻頗尷尬。

  “有熱點不可能不追,畢竟市場需要。尤其對自主品牌來講,品牌號召力、産品認同度和溢價能力都不佔優,堆配置在所難免,但這也只是讓你能夠和對手站在同一條起跑線。”SWM斯威汽車董事長龔大興認為,找準自己的品牌調性,做好産品品質,牢牢扎進細分市場,是他給斯威確定的生存原則。

  收購SWM品牌轉換為汽車廠牌,延聘前寶馬高管抓品控,與國際米蘭俱樂部戰略合作並在每一次大型展會活動中請來球星“站臺”,龔大興圍繞這個新品牌所做的一切曾被不少人認為是“拉大旗作虎皮”的花招,市場未必買賬。但目前只有X7、X3兩款産品的斯威,每月穩定在5000台以上且正穩步增長的銷量,多少證明了從做摩托車起便“夾縫求生慣了”的龔大興,這回好像又摸到了“脈”。

  小而美、大而全 “向上”是共同主題

  在重慶這樣一個匯集了中國最多汽車自主品牌的城市,絕大多數汽車企業,無論是一夜走紅的幻速,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小康、斯威、比速,還是起大早趕晚集正亡羊補牢的力帆,在MPV消費群體轉向SUV的這個風口,都嘗到了甜頭,也同時迎來了SUV市場的急劇降溫。

  對這些企業來説,在轎車領域和合資及長安、吉利等自主品牌“大佬”硬“剛”顯然不夠現實,像幻速當年異軍突起那樣的時機也是百年難遇,誠如龔大興、張正源所説的那樣,走“小而美”路線——品質提升,佔好細分市場,徐圖新興市場,不失為最為穩妥的求存突圍之道。去年斯威X7銷量的穩步提升,風光580成為“月銷萬輛俱樂部”穩定成員,也給了他們更多堅持的信心和底氣。

  唯一可能多管齊下的是長安汽車。但這位重慶汽車業的“帶頭大哥”,也有自己的煩惱。去年,長安汽車的CS35、CS75和CX70等主力車型雖坐穩月銷萬輛甚至曾有過月銷量超過2萬輛的不俗業績,但仍不免SUV一支獨大的隱憂。

  1月16日,第二代長安逸動在渝舉行品鑒活動,基於睿騁CC和第二代逸動的長安自主品牌轎車“雙子星計劃”隨之啟動。這也被業內人士視為長安汽車大體完成在SUV市場的精細佈局後,于轎車市場發起的一個久違的“大招”——經歷了2017年的增速放緩、産品線調整,長安汽車今年將嘗試用近年積累的智慧化和自動駕駛技術,向自主品牌中高端家用轎車市場發力,劍風所及,甚至包括部分合資進口品牌。

  這種憑藉産品力上攻的打法,長安汽車兩年前在睿騁上曾有過嘗試,但這一次的目標更加務實,産品品質和新技術移植也更為成熟。去年吉利博瑞+帝豪GL組合的成功,則為“雙子星計劃”的前景添了一抹樂觀色彩。

  “向上”的,不只是品質、産品,還有視野和品牌。

  在國內市場長期被人忽視的力帆汽車,去年在俄羅斯的銷量已超過萬輛,在其總銷售收入佔比近半,單車利潤則是在國內的3倍。目前,力帆汽車在全球已開設500多個行銷網點,並在俄羅斯、阿塞拜疆、緬甸、伊朗、埃塞俄比亞、烏拉圭、伊拉克建起了7個整車組裝工廠,隨著産品線的完善和持續輸出,摩托車時代力帆的“外戰內行”可望在汽車領域重現。

  小康股份旗下的金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也將在今年交出第一份成績單。有消息稱,在招來特斯拉創始人馬丁·埃伯哈德、收購美國AMG汽車公司並在矽谷設立海外公司SF Motors後,他們預計於今春發佈全新高端汽車品牌,並在年底發佈首款實車。對新品牌及其産品,金康上下雖一直秘而不宣,但據可靠線報,純電動、高續航性能+智慧(自動)駕駛一個都不會少。

  車企爭相來渝建廠

  重慶成為國內汽車品牌最集中城市

  日前,長城汽車與永川區人民政府正式簽訂協議投資建廠。新工廠主要生産長城品牌的皮卡和哈弗品牌的SUV産品,計劃2019年投産,屆時年産量將高達幾十萬輛。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近期國內各車企正爭相來渝建廠。2016年末,眾泰在重慶的汽車工廠建成。2017年7月19日,北京現代重慶工廠正式落成。如今重慶主要的自主、整車企業,已經接近20家,成為國內汽車品牌最集中的城市。

  日前,全國乘聯會發佈了2017年國內自主車企銷量排行,重慶日報記者注意到,排名前10位的自主車企中,就有長安、長城、眾泰、小康(東風風光)、北汽幻速5家車企,是總部在重慶或在重慶設廠。

  眾多車企扎堆,也助推重慶汽車産業進一步發揮出集群效應。1月24日,市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重慶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增速達6.2%。根據該局較早前數據,2017年1—11月重慶汽車産量同比增4%,而2016年重慶1—11月汽車産量為286.57萬。

  作為中國五大汽車集團之一的北汽集團,近年來接連在重慶佈局了北汽西南特種汽車(北汽特車)和北汽西南新能源(北汽嘉慶)兩大主機廠。該集團相關人士表示,重慶積極的産業扶持政策、鐵公水聯運的交通區位、廣闊的區域市場,都是北汽所看重的。更重要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在渝落地,本地民族自主品牌産業鏈集成化程度也將提高,從而帶來品牌價值的提升。

  重慶車企紛紛佈局無人駕駛

  汽車“未來市場”風潮涌動

  日前,力帆、百度在美國矽谷,發佈了中國首款無人駕駛共享汽車——力帆330EV。用戶只需在手機APP裏尋找車輛,輸入上車地點,車輛就可以自動來到用戶所在位置。上述項目近期將正式在重慶落地,成為國內首個新能源共享汽車無人駕駛商業應用項目。

  今年以來,重慶車企在自動駕駛板塊動作頻繁,長安、力帆先後與百度簽約,加入百度阿波羅計劃,合作進行無人駕駛的開發。目前,長安的自動駕駛車輛已經在加州開展測試,測試的車輛滿足L3級別。而小康旗下SF MOTORS,也在美國與密歇根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開設了全球首個專門用於測試互聯和自動駕駛車輛技術的虛擬場景。

  縱觀國內諸多傳統車企,與相關企業和機構採取資源整合,已成為發展自動駕駛的常態方式,面對互聯網造車的來勢洶洶,傳統造車勢力紛紛尋求合適的途徑,來確保自己未來的優勢。

  此前,國內大部分相關企業,都將美國加州,作為自動駕駛汽車實際道路測試的目的地。但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是,日前,北京市交通委聯合有關部門,發佈了規範推動自動駕駛汽車實際道路測試的相關文件,在國內率先為自動駕駛路測進行政策鬆綁。

  隨著國內自動駕駛路測規則的建立,有業內人士推測,未來自主車企可能調整原本赴國外測試的思路,轉為主要在國內進行測試,以獲得基於國內實際路況的測試數據。同時,更為便利的國內測試環境降低車企開展無人駕駛技術研究的門檻,從而引發無人駕駛這一汽車“未來市場”的風潮。(記者 王海達 白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