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推動高品質發展 重慶如何發力 重慶代表團記者會上四位代表暢所欲言出招獻計
兩江新區汽車工業園C區的翼動科技,工作人員正在展示其自主研發的反無人機電磁盾。
兩江新區的重慶中科雲叢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測試人臉識別動態區域監控系統。
在川崎(重慶)機器人研發生産基地展示中心,機器人正在演示汽車的主體框架自動焊接工作。本組圖片均由記者張錦輝攝 (資料圖片)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做好今年工作,首先要大力推動高品質發展。3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舉行記者會,周少政、黃玉林、周勇、鄭向東四位全國人大代表圍繞推動高品質發展暢所欲言、出招獻計。
周少政
全國人大代表、涪陵區委書記周少政
大力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周少政認為,涪陵要實現高品質發展,必須堅持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下更大力氣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周少政表示,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涪陵堅持讓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加快傳統工業産業轉型升級;讓協調成為內生特點,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讓綠色成為普遍形態,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讓開放成為必由之路,打造更加優良的開放環境;讓共享成為根本目的,認真落實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社區養老服務等民生實事。要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大力實施“八項行動計劃”,做好“構築綠色屏障、發展綠色産業、建設綠色家園”三篇大文章,全力推動涪陵走高品質發展之路。
周少政表示,涪陵下一步將以大數據智慧化為抓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壯大軟體服務、物聯網等新興産業,著力發展以頁巖氣為主導的新能源産業、以智慧化為主導的裝備製造産業、以高分子材料為主導的新材料産業、以中醫藥為主導的生物醫藥産業、以涪陵榨菜為主導的食品産業。力爭到2020年,高新技術産品産值佔規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達到35%。
“推動高品質發展,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綠色成為普遍形態”。周少政表示,涪陵位於三峽庫區腹地、烏江門戶。一方面,堅決守護好綠水青山,大力推進長、烏兩江水系生態屏障建設,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另一方面,大力發展綠色産業,按照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的思路,把“綠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
黃玉林
全國人大代表、渝中區委書記黃玉林
推進城市品質全面提升
“推動高品質發展,渝中區有基礎、有信心。”黃玉林認為,首先要全力推進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加快現代金融、高端商貿等6大服務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著力建設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示範區。
其次,全力推進平臺載體加快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和生産力空間佈局,走集中集聚集約發展的路子。這對渝中區具有特別的指導意義。2017年,渝中區8大集聚區以全區1/3的面積,創造了80%以上的經濟産出。渝中區將堅持一家總部就是一個龍頭、一棟樓宇就是一個集群、一個集聚區就是一個産業園區的理念,引導産業向集聚區重點集聚,實現資源集約、産業集群、功能集聚。
黃玉林表示,“母城”文化是渝中區的獨特優勢和核心競爭力所在。要把優秀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保護“母城”文化遺産,把文化“傳”下來,把渝中的“母城”文化打造成重慶發展的軟實力。
高品質的城市形像是發展的“無形資本”,黃玉林認為必須全力推進城市品質全面提升。立足獨特的山水半島自然空間格局,著力構建天際線、山脊線、水岸線相和諧的整體風貌;立足有限的城市空間,推動實現生産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高品質發展還離不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和民生福祉不斷改善。”黃玉林表示,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競爭力、生産力。渝中區將大力開展“一助二優三轉”行動(助推企業發展,優化服務機制、優化營商環境,轉變職能職責、轉變幹部作風、轉變發展方式),努力為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同時,傾力辦好民生實事,持續推進棚戶區改造和老舊散居住區環境綜合整治,妥善解決房屋“兩證”“四久工程”等遺留問題,有序推進老舊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工作等,真正把民生實事辦成惠民工程、民心工程。
周勇
全國人大代表、九龍坡區委書記周勇
推動高品質發展需要四“破”
周勇認為,要推動高品質發展,首先是要破除過去有悖于高品質發展的思想觀念、思維定式,否則很難實際推動高品質的發展。
“第一是破除GDP崇拜。”周勇説,全國很多地方過去GDP增速低於10%黨政領導的日子都難過,群眾也會有疑問,現在要破除這個魔咒。
“第二是破除片面政績觀。”周勇表示,過去是哪個地區經濟指標高、增速快,哪個地區就吃香。過去都是比經濟總量、增速,這種片面的政績觀需要破除。
“第三是破除投資饑渴症。”周勇認為,必須在今後的招商引資中,根據本地發展實際,根據高品質發展要求、主導産業、地區産業方向等,引進真正需要的産業,不能像過去那樣盲目引進高能耗、高污染産業。
“第四要破除短期行為。”周勇表示,今後不能不顧地方長遠發展,只顧自己的政績、只顧短期的數字好看。不顧本地現實、超出當地環境承載能力的短期行為必須摒除。以發展形態凸顯高品質發展,以發展任務抓實高品質發展。
鄭向東
全國人大代表、南岸區委書記鄭向東
建“三生三宜”城市 造中國(重慶)智谷
背靠巍巍南山,坐擁滾滾長江,擁有“山水一體”獨到生態資源的南岸區,將如何推動高品質發展?鄭向東表示,南岸區要全力守住“綠色家底”,努力建造“三生三宜”品質城市,提供更好的綠色産品和服務,吸引更多高科技、智慧化企業入駐,打造中國(重慶)智谷。
鄭向東説,所謂“三生”,是指空間——集約高效、宜居適度、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三宜”是指環境——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城市環境。要實現“三生三宜”,必須真正發揮南岸依山傍水、城林交融的生態優勢,科學規劃生産生活生態空間。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城市風貌與各類山體相得益彰,留出城市公共開敞空間,推動“産、城、景”相互交融,把綠水青山留給市民,做到“望山、理水、留空、融合、宜人”。
有了好的環境,就能吸引更多投資興業。鄭向東表示,南岸區先後成功創建國家高技術産業基地、國家移動通信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國家物聯網産業示範基地等三大國家級産業基地,富集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西部分院等創新資源,目前正在努力打造集特色智慧産業集聚區、數據智慧運營平臺集聚區、智慧製造創新集聚區、智慧生活新城和智慧化生態圈等“三區一城一圈”為一體的中國(重慶)智谷。力爭到2025年帶動大數據智慧産業總規模達2000億元,為推動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大動能。(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記者謝智強、蘇思攝 2018全國兩會重報集團全媒體中央廚房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