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
2018-03-15 10:46:57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高爽

【頭條下文字】【以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

全國人大代表、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

【頭條下文字】【以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

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副秘書長、文史委主任王濟光

【頭條下文字】【以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

全國政協委員、西南大學文學院院長王本朝

【頭條下文字】【以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榮玉民族服裝廠苗家刺繡技術員李紹玉

【頭條下文字】【以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

全國人大代表、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

  核心提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中,很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提到了重慶的巴蔓子、釣魚城、渣滓洞、白公館、“獄中八條”等,進而講到德治問題,強調重視發揮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與德治的功能緊密結合起來,把自律與他律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全社會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良好道德風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參加全國兩會的在渝全國人大代表和住渝全國政協委員深受教育,認為這既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經驗總結,也是對治黨治國規律的深刻把握,有著極為深刻的指導意義。

  全國人大代表、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

  當好踐行者傳承者 以文化人滋養精神土壤

  “總書記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讓我們感到有壓力,更充滿了動力。”與總書記面對面交流之後,沈鐵梅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總書記在強調重視發揮道德教化作用時指出,要引導全社會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良好道德風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沈鐵梅説,道德教化不是板起面孔教訓人,而是要充分發揮文化的教化功能,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以文化人,提升人的精神素養,滋養全社會的精神土壤。

  “這給我們提出了一個課題,那就是如何傳承弘揚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以群眾特別是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加以傳播。”沈鐵梅認為,這其中有兩步很關鍵。第一步,創新性發展,賦予傳統文化時代審美氣息,讓年輕人樂意接受,積極參與,讓優秀傳統文化鮮活起來。第二步,創造性轉化,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重新演繹展現,使優秀傳統文化中包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傳承,根植到我們社會的精神文明基因中去。

  作為一名川劇藝術工作者,為了讓川劇能夠在當下充滿生機活力,沈鐵梅做過不少努力。川劇有好看的變臉和特別的扮相,很多人都覺得川劇好看不好聽。這些年,沈鐵梅領銜的川劇院一直致力於聲腔改革,沈鐵梅也被業內稱為令川劇好看又好聽的“第一人”。同時,積極推廣川劇,通過與交響樂等現代音樂形式融合的方式,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取得積極成效。

  “這樣的創新相當於是搞文化科研。”沈鐵梅説,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並不容易,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有益探索,“不繼承不行,繼承了但變異了也不是創新。”對此,她以川劇為例説,創新必須是在戲曲思維、戲曲邏輯中的創新,而不是生硬的嫁接。“在第一次與交響樂跨界合作時,我就完整保留了川劇的唱腔、手勢等,並沒有破壞川劇的整體性。”在創作川劇版《江姐》時,則體現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紅岩文化的深入挖掘,體現了創造性轉化的思路。沈鐵梅説,江姐的故事家喻戶曉,川劇的看點在哪?這是她面臨的最大難題。最終,她將目光鎖定在展現江姐的“柔情”上。“過去,按照當時的時代要求,江姐的形像是鋼鐵般堅硬的,現在,觀眾更喜歡看到一個豐滿完整的人格。”所以,他們演繹了江姐失去丈夫時的痛苦、思念兒子的酸楚,以及在失去生命前的精神昇華。“觀眾融入其中,感同身受,從而對江姐堅定的革命信唸有了更深刻的共鳴。”

  “下一步,我們還要在創新藝術形式上下功夫,繼續推進優秀傳統文化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惠及更多人;繼續挖掘重慶紅色文化富礦,將紅岩精神發揚光大。”沈鐵梅説,作為文藝界的代表,要當好宣傳者、踐行者和傳承者,帶動廣大文藝工作者把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充分運用各種文藝形式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讓其擰成一股繩,凝聚重慶人的精氣神。

  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副秘書長、文史委主任王濟光:

  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使其直抵人心

  “政治生態背後其實也是文化生態的反映。”在王濟光看來,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應傳承弘揚好優秀傳統文化,讓文化直抵人的心田,滋養人的精氣神。

  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中,特別提到了重慶的巴蔓子、鄒容、釣魚城、渣滓洞、白公館、獄中八條等,談到重慶在大川大水之間,有自己的個性和文化。王濟光説,看得出總書記對重慶曆史文化和風土人情非常了解,對重慶未來發展寄予厚望。

  重慶直轄,作為首批博士團成員之一,王濟光來重慶已有20年,對重慶傳統歷史文化有著自己的認識和體悟。

  “重慶是一座有厚重文化底蘊的城市。”在王濟光看來,巴蔓子是家國情懷的體現,也是誠信的體現;鄒容在民族遇到危難時刻,獻出自己年輕生命,其《革命軍》對後來者是一種鼓舞;合川釣魚城,展現的是面對外族侵略不屈不撓的精神;渣滓洞、白公館和獄中八條,展現了革命先輩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紅岩精神。

  “傳統文化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支撐是長期的。”王濟光認為,文化就像粘合劑,有凝聚人心的作用。如果不重視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一個地方資源再好,區位優勢再明顯,發展規劃再好,也不可能一以貫之地持續發展。

  “當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以及價值多元化、社會分層化,無不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方式和演變進程形成重大影響和強大衝擊。”王濟光直言,當前我們在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方面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例如,文化創新能力不強,文化産品和終端服務的供需矛盾比較突出;文藝精品力作不多,明顯存在“有數量缺品質、有高原缺高峰”現象;公共文化服務方式不新,通達度不高、社會參與不夠、資源整合不佳以及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不均衡問題依然突出;文化産業支撐不力,“文化+”對相關産業的融合度較低,資源整合能力偏弱等。

  重慶應如何更好地傳承文化?王濟光認為,關鍵要堅持文化自信,做到文化自尊、文化自覺、文化自立和文化自強,堅持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文化直抵人心。

  具體而言,王濟光建議,應加大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適應“互聯網+”和“文化+”發展趨勢,將創新精神貫穿到文化工作的全過程,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産品優勢、産品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産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文化創新活力在本土與世界、傳統與現代、歷史與現實的交流碰撞中迸發活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創作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加強講好“中國故事”“重慶故事”的扶持引導,促進優秀作品多渠道傳輸、多平臺展示、多終端推送。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積極作用,推進公共文化服務主體多元化、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運營社會化、公共文化服務群眾參與制度化。同時,應當用好歷史文化資源,堅持規劃引領、保護優先、適度開發的原則,加快構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從加強文物保護、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加強古籍保護利用三個層面著手,抓好資源調查、劃定控制地帶、設置保護標識及搶救性發掘、修復、研究。

  全國政協委員、西南大學文學院院長王本朝:

  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 尋找幹事創業的精氣神

  “總書記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提到了重慶的人文歷史文化,從巴蔓子、鄒容到釣魚城、獄中八條等,既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經驗總結,也是對治黨治國規律的深刻把握,有著極為深刻的指導意義。”在王本朝看來,應該對優秀傳統文化心存敬畏,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幹事創業的精氣神。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王本朝説,總書記重要講話中也強調,既講法治又講德治,重視發揮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緊密結合起來,把自律和他律緊密結合起來。

  “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靈魂,對政治生態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而恰恰優秀傳統文化又是我們黨內政治文化的基礎。”王本朝説,從文化學角度看,一定的文化總是或多或少影響人的行為和生活,包括人的政治行為和政治生活。總書記在肯定了重慶人有著堅韌頑強、開放包容、豪爽耿直的個性和文化的同時,也從另外一個角度清醒地指出了文化的負面性。

  “比如重慶傳統文化中的袍哥文化、碼頭文化略重血性,喜歡拜把子等這些顯然不是主流,在一定程度上帶有負面性,我們應該在繼承傳統文化時注意祛除負面,繼承優良。”王本朝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當前我們要從深厚的傳統文化中汲取政治文化、政治文明的營養,為優化政治生態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支撐。加強政治文化建設,要堅持立破並舉,激濁揚清,既要積極弘揚優秀傳統政治文化,也要著力消除傳統政治文化中某些負面影響,建設良好政治文化,凈化優化政治生態。

  王本朝説,總書記提出要融通黨的優良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正氣充盈的黨內政治文化,努力實現黨內政治生態風清氣正。

  “這一重要論述精闢概括了黨內政治文化的精神脈絡、建設路徑和發展目標,是新形勢下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根本遵循。”

  對此,他認為,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可以為我們認識與改造世界、治國理政和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應該用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優秀傳統政治文化提升廣大幹群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自覺抵禦一切庸俗腐朽文化的侵蝕。

  “因此,要特別重視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努力挖掘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以學益智,以學修身,以優秀的傳統文化促進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王本朝説。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榮玉民族服裝廠苗家刺繡技術員李紹玉:

  保護好傳承好優秀傳統文化

  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中,關於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讓李紹玉頗為感慨,“深切感受到總書記對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關心關注。”

  李紹玉説,保護好、傳承好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讓她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充滿信心。

  李紹玉認為,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必須充分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充分做好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工作。

  李紹玉以她從事的苗族刺繡為例説,近年來,隨著人們審美趣味的變化,不斷調整苗族刺繡的圖案、花紋、樣式,苗族刺繡産品贏得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歡。同時注意對接市場需求,努力推陳出新,有別於以往苗族刺繡都是繡在衣服上,創作出許多旅遊産品,比如刺繡擺臺、刺繡圍巾、刺繡風景畫等,深受廣大遊客歡迎。

  “與時俱進的改良、創新性發展有助於傳統文化的傳播,但同時也要抓好傳統文化的傳承。”李紹玉説,文化繼承是文化創新的基礎,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文化創新。但挖掘、整理優秀傳統文化絕不是復古守舊,而是立足時代精神,著眼現實需要,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當前,發揚好優秀傳統文化,要實現繼承基礎上的變革與創新,使優秀傳統文化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相適應。最近她一直在打算做這麼一件事:通過最原始的手法,將苗族刺繡中那些已經變得有些陌生的圖案再次表現出來,使苗族刺繡文化能夠傳承下去。她希望通過將這些陌生的圖案與流行的旅遊商品相結合,使那些原本不被人們所喜愛,但有深遠歷史含義的圖案賦予時代氣息,被人們所接受。

  李紹玉希望有關方面更加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可以考慮打造一個民俗産業園,既可以帶動更多人就業,也可以將包括苗族刺繡在內的傳統文化傳承發揚好,打造成重慶的品牌,進而走出重慶走向世界。

  全國人大代表、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

  讓更多孩子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

  “總書記在重慶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的重要講話中,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令人印象深刻、深受觸動。”劉希婭表示,作為一名來自教育戰線的代表,一定要身體力行在教師隊伍中積極倡導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彰顯的表率,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多種方法應用,不光在課堂傳授,還要讓孩子們通過演講、辯論、主題演繹、社會實踐等多種方式,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滋養,讓孩子們終生受用。

  劉希婭認為,在教育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非常重要,但加強傳統文化教育並不是“拿來就用”,不能不辨是非、不分好次地帶進課堂,而是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甄別,用優秀傳統文化去浸潤孩子的心靈。同時在教授過程中,還要注意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教師應該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和傳播者,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培養孩子最重要的文化基礎和價值取向基礎。”劉希婭説,要積極發揮教育引導的功能,努力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孩子能甄別、選擇、踐行和弘揚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傳統文化,明白“什麼樣的傳統文化可以傳承,什麼樣的傳統文化應該甄別和擯棄”。

  劉希婭介紹了她所在單位謝家灣小學的一些探索。學校自編“小梅花閱讀”系列教材,收錄了大量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篇章。比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海淀區民族小學發表的《從小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講話等,以及體現大山大川重慶地理特色,反映重慶曆史文脈和重慶人熱情、耿直、勤勞、真誠性格的文章,讓孩子們了解到正向的、優秀的傳統文化。另外,學校每年都會帶領孩子們去參觀渣滓洞、白公館、紅岩村,讓孩子們從小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讓孩子們從小就對自己將來做什麼樣的人有一個更好的思考和定位”。

  劉希婭説,傳承傳統文化,第一要有甄別,第二要有更多的辦法,讓孩子們通過演講、辯論、主題演繹等方式去彰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不是照搬灌輸。把教育結合在生活實踐中,結合在校園生活裏,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成長。此外,為了讓優秀傳統文化更有吸引力,在教育中應盡可能多地運用帶有故事性的教育載體,通過再現情景等方式,讓孩子能夠在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中有更多的良好體驗。

  (重報集團特派記者戴娟、李幸、張珺、何清平、顏若雯、周松北京報道 圖片為重報集團特派記者巨建兵、蘇思、謝智強、熊明攝)

  2018全國兩會重報集團全媒體中央廚房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