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重慶市永川區大力弘揚和美家風,紮實開展“和美家風樂萬家”主題活動,實現了和美家風進萬家,一些優秀的家風文化典型被挖掘出來。今年,永川再度對和美家風樂萬家進行進一步深化,將弘揚和美家風延伸到機關、學校等各行各業。
三教小學少先隊員為石龍村新鄉賢易太良佩戴紅領巾。永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促進廉潔修身 永川率先在黨政幹部中倡導家風
積極培育家國情懷的家庭文化、修身齊家的廉政文化、立德樹人的校園文化、愛崗敬業的行業文化、守望相助的社區文化是本次永川進一步深化和美家風的總體思路。為此,進一步深化和美家風首當其衝的對象便是永川區的黨政機關幹部。
從2015年開始,永川區就在全區機關中發出了“尋找最美家風家訓”的徵集令。對照“德政”、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梳理、整理或提煉出家訓1000多條,這些家風家訓中既有傳統的“仁、智、禮、儀、信、孝、敬”的內容,又有新時期“公平、正義、誠信、和睦”的特點,既有傳承,還有發揚和創新。家風家訓的尋找,點亮了機關廣大黨員幹部傳承家風家訓心中的那一盞明燈。
新鄉賢進學校。永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徵集令下發後,為推動機關家風家訓建設,永川區組織開展了優秀家風家訓評比活動,對評出的20條優秀的家風家訓進行了通報表彰。在廣泛徵集家風家訓、組織評比表彰的基礎上,又發出號召,推動開展“黨員幹部家訓挂廳堂”活動。機關黨員幹部通過書法、攝影等形式,將家風家訓懸挂于家中、擺放于辦公室,進一步推動了機關黨員幹部強化家風家訓的意識和行動自覺。
此外,永川還在當地廣播電視臺、報紙開設“黨員幹部話家風”專題專欄,通過講家庭故事、話家風內涵、展家訓成果、專題報道、微訪談等多種形式,將機關廣大黨員的優秀家風家訓傳遍了永川千家萬戶。
為了讓廣大黨員幹部更加廉潔修身,永川區在黨員幹部中開展“重讀抗戰家書”主題活動,讓廣大黨員幹部重讀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優良家風。並在全區舉辦“將黨員家事·話勤廉家風”微型黨課比賽,1000名科級以上領導幹部和黨員幹部講述廉政故事,並組織其中的優秀者開展微訪談活,讓成立的黨政機關家風宣講團深入23個部門和鎮街暢談優秀事跡。
永川鄉賢評理堂揭牌。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為了促進黨政幹部更加廉潔修身,永川把家風與黨風建設相結合,將推動黨員幹部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織黨政幹部及配偶共同學習《中國共産黨廉潔自律準則》,參觀廉政教育警示基地,聽取服刑人員現身説法,促使家屬發揮警示燈作用,給“頂梁柱” 提提醒、拉拉袖,引導“廉內助”管好家庭,從制度上壓縮權力尋租空間。
家風促校風 弘揚優秀家風走進了永川校園
在永川區勝利路街道青城路小學,剛畢業的小學生就會收到一份特殊的畢業禮物——一本徵集自該校學生家長的一百餘封家書。這些家書被編輯成冊當成畢業禮物贈送給該校學生,這也成為了該校弘揚和美家風的一大特色。
家風走進校園從去年就已經啟動,把家風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以家書為載體和切入點是永川區的一個創舉。目前,永川已經有20余所職業院校及中小學校青少年群體中開展“我給家裏寫封信”活動,徵集到的好家書500余封,評出最美家書50封,用家書傳遞親情。
不僅如此,永川依託于永川區的“最美家庭”評選活動,在全區範圍內
永川鄉賢用來記錄鄉賢評理的記錄簿。首席記者 雷其霖 攝
開展最美家庭故事比賽,遴選出百名教子有方的母親深入社區和學校分享家教經驗。
據了解,永川區還在校園中倡導“孝、悌、慈、嚴”傳統文化主題,不僅動員師生尋找字畫、書籍、生産生活用具等物質器物當“傳家寶”,還開展尋找尊師重教、敬老愛幼、鄰裡互助等精神層面的“傳家寶”。
值得一提的是,永川還積極發動家長和學生積極參與“禮讓斑馬線·文明我點讚”“文明花下行”“呵護母親河”等志願服務活動,通過大手拉小手的社會實踐,讓孩子感恩社會。目前,永川已經開展了400余次的集中活動,12萬親子志願者參與其中。
今年,永川還將深化“孝親尊師”主題活動,積極開展“一起立家規”“曬文明家風”“親子志願行”等活動,組織開展家風家訓故事比賽,國旗下的演講徵文、主題班會討論等形式,注重提升家庭活動儀式感、莊重感,倡導承認儀式、入學儀式、婚禮儀式上以家書寄託希望、激勵進步。
家風淳鄉風 基層的道德教化正在實現“自愈”
“司機開車應當心,壓死鴨子賠現金。六隻鴨子賠八百,仔細想來不值得。”
“路面狹窄莫去擠,操作失誤禍闖起。房屋挑梁撞歪起,又賠錢來又賠禮。”
“開車莫喝酒,喝酒莫開車。若是不信邪,出事了不得。”
這些打油詩均出自一個永川區臨江鎮一個鄉賢之手。 49歲的永川區臨江鎮隆順村的新鄉賢陳久述在當地可是個既是“化干戈為玉帛”的調解能手,又是“破繭成蝶”的致富帶頭人。作為派出所協勤,他兩度被永川區公安局評為先進個人;獲得過永川區“十佳”人民調解員、永川區科普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這些打油詩均是他在調節交通糾紛、生産消費、損害賠償糾紛等事件時隨性而作,這些記錄陳久述上百件調解案例也被當地編撰成冊,形成了一本調解能手的“活教材”。
近年來,永川大力弘揚鄉賢文化,找到一支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重要“民間力量”,上千名新鄉賢從基層涌現出來,為促進鄉村發展和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這些新鄉賢變身為弘揚家風的重要載體。以“鄉賢評理堂”為代表的弘揚優良家風的載體也在永川區遍地開花。
在弘揚優秀家風上,永川當地的家族祠堂發揮了不小的作用。結闔家族開展的“清明會”吃“流水席”的祭祖風俗,“祠堂理事會”將祠規祖訓刻于祠堂,將名句格言懸挂于祠堂,將家族故事書寫在祠堂,將孝親故事融入祠堂,一些當地人耳熟能詳的“好兒媳、好公婆”“福壽老人”也相繼涌現出來。
針對農村賭博、封建迷信、大操大辦的的不良風俗,在永川區基層村支兩委的領導下,“家族紅白理事會”成立,引導村民節儉養德、厚養薄葬,有效的將家族家規融于村規民約、小區公約。
基層村民的鄰裡之間也相繼開展一些娛樂文體活動,“最美農家”“最美庭院”“最美陽臺”等優秀典型得到表。
今年,永川將繼續依託“鄉賢評理堂”這個平臺,組織鄉賢帶頭誦讀家規家訓,講述家族故事,獎掖後輩先進,繼續評選樹立一批“好公婆”“好兒媳”“好妯娌”,促進農村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繼續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端午、重陽等系列活動,引導農村移風易俗,開展鄰裡互幫互助。
永川鄉賢接受微訪談。通訊員 陳仕川攝
培育職業道德凈行風 家風要嫁接各行各業
根據永川區今日披露的進一步開展和美家風樂萬家活動的計劃安排,今後行業將成為家風的又一個延伸區域。
近年來,永川區抓住家庭和單位兩個場所,連通家庭生活和工作上班兩個領域,廣泛開展了“各行各業核心價值大討論”活動,發動幹部職工用一句話提煉表達切合自身行業特點的職業操守和精神追求,甄選出360條貼近生活、通俗易懂的“行業箴言”。
在教育行業凝練出“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箴言,在醫療行業凝練出“大醫精誠、仁心仁術”的箴言,在記者行業提煉出“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箴言,在計程車行業凝練出“安全熱情不繞路”的箴言。
這些箴言在當地書法家的筆尖,變成了一幅幅優秀的書法作品,永川區相關部門將其製作成門楣牌匾分送給相關行業的職工家庭,推動職工職業操守挂上廳堂、入腦入心。
新鄉賢代表被授予鄉賢評理堂牌匾。資料圖
此外,為了讓職業的榮譽感回歸到家庭中,永川區在不同行業開展了相應的榮譽評選活動,一個個“光榮之家”的稱號,一個個“模範之家”的稱號,一個個“種植大戶”的稱號紛紛進入到各行各業的職工家庭中。各個社區也在小區裏設置“家庭榮譽墻”和“小區榮譽墻”用以彰顯職業歸屬感。
此外,結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永川區在各行各業開設“工匠精神大講壇”,組織技術能手、創新標兵、創業先鋒走上講臺,邀請職工家屬參與旁聽,形成佳佳支持創業,個個追求極致的價值導向。
今年,永川區將組織開展行業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推動職業榮譽繼續回歸家庭,提升職工家庭行業榮譽感、責任感、歸宿感,在各家企事業單位設立“家庭榮譽墻”和“家風家訓墻”,鼓勵優秀員工曬出治家格言。繼續推進開設“工匠精神大講壇”讓能手走上講臺,傳經授道。
一場轟轟烈烈的“和美家風樂萬家”活動將深入到永川的平地高樓、鄉間田野。(記者 雷其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