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重慶市召開全市品質技術監督工作會議。據了解,今年重慶質監部門將嚴格落實“放管服”要求,繼續取消、下放一批許可審批項目,深入推進網上審批,深化工業産品生産許可制度改革,取消發證前産品檢驗,全面推行“一企一證”,探索推行電子生産許可證。
近5年來,重慶加強品質品牌建設,累計爭創中國品質獎提名獎1個,培育市長品質管理獎24個、提名獎15個,有效期內重慶名牌産品672個、知名産品106個,地理標誌保護産品11個。全市工業産品品質監督抽查合格率持續保持在90%以上。全市萬台設備死亡人數從2013年的0.47下降至0.08,五年年均萬台設備死亡人數由上個五年0.64下降至0.124。
同時,持續開展“質監服務千家萬戶”和“走轉改”等主題行動,先後制定服務發展措施70條,累計取消5類行政審批事項,下放11項許可審批權限,減免涉企收費2.18億元,保留實施的行政審批項目全部實現上網運行並100%推行行政許可標準化。
2018年,重慶將推動支柱産業龍頭企業組建品質提升聯盟,試點推行供應商評價制度。協同各區縣開展專項品質分析,制定區域特色産品品質提升計劃,組織開展汽摩、電線電纜、機器人及智慧裝備等10類重點産品品質提升。探索建立品質分級制度及新型品質統計評價體系,引導企業圍繞新業態發展,進行生産流程、管理模式和商業模式再造。
在加快智慧質監建設方面,將抓好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市場協同監管”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完成品質大數據分析應用平臺框架搭建,開發産品品質監測預警系統和品質信用評價系統,建設智慧檢測示範工程10個基礎服務平臺。
此外,還將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行為法制審核和行政處罰公示制度,健全執法過錯糾正和責任追究程式,建立辦案品質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推行執法記錄儀、移動WIFI等執法裝備規範配置,定期開展行政處罰案卷自查自評。推廣視頻記錄儀對重點産品監督抽樣進行全程監控,進一步規範監督抽查和檢驗檢測行為。(劉政寧 牟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