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看書、讀詩、逛展覽…… 今年清明節“文化”味濃
四月六日,紅岩村八路軍辦事處舊址,市民正在用水彩描繪舊址風貌,以緬懷先烈。 記者 鄭宇 攝
看書、讀詩、逛展覽……清明節裏的文化味濃。4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市文化委獲悉,今年清明節期間,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更富文化韻味的方式緬懷先人,傳承文化。
詩詞茶葉裏了解清明
每逢節假日,要説重慶哪人氣最旺,不能不提磁器口。今年清明節,磁器口古鎮推出賞詩詞、品春茶等一系列文化活動,讓大家在寫詩朗誦、泡茶品茶中了解清明節的由來、注意事項以及如何過節。還在現場展示剪紙、刺繡、畫作、面塑等傳統民間藝術。
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無數遊客前往。據統計,清明節3天,磁器口古鎮景區接待遊客總量達到17.6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10.18%。
在萬州革命烈士陵園,百餘名書畫愛好者通過朗誦詩歌、現場潑墨的形式緬懷先輩。
看書逛展緬懷先賢
清明節期間,一些市民還選擇走進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在閱讀、逛展覽、聽講解中緬懷先賢。
今年,三峽博物館開展了與清明節相關的“捏寒燕”“動動巧手 玩味蹴鞠”“節氣文化知多少”等互動體驗活動,吸引3萬餘人參觀。還赴巫溪等地舉辦了《嘉陵江上——館藏抗戰時期美術作品展》《三峽博物館館藏年畫》《重慶市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流動展覽。
除三峽博物館、紅岩革命紀念館等主城博物館遊客如織外,位於區縣的一些革命先烈紀念場所也遊人眾多,比如,聶榮臻元帥陳列館、劉伯承同志紀念館等。
“今年清明節我們共接待遊客近3萬人,青少年特別多,同比增長20.3%。館內每天6場免費講解,場場爆滿。”聶榮臻元帥陳列館館長萬金容介紹。
根據重慶市圖書館統計的數據顯示,清明節3天,到館內閱讀的人數達到2萬餘人。“主要以中青年居多,借閱歷史、革命先烈書籍的人很多。”據該館讀者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
數説清明
清明小長假期間,全市共有264.4萬人次出行祭掃
4月5日至7日,全市殯葬服務單位其接待祭掃群眾264.4萬人
4月5日-7日清明小長假期間,我市電影放映市場迎來票房增長小高潮,攬金1632.66萬元(記者 任雪萍 蘭世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