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鴻雁計劃”,定居英國的黃聰進入林同棪國際擔任中國副總裁。
去年4月,重慶啟動“鴻雁計劃”,引進海內外英才。對於引進的人才,最高可獲200萬獎勵,同時用人單位也將獲得補助。通過該計劃,今後5年,重慶每年將引進1000-2000名海內外人才來渝工作或創業。
引才故事:
國際知名城市發展專家回渝共建美麗山水
有著8D城市之稱的重慶,讓不少城市規劃師、建築師和建設者將自己的所學與夢想在此變成了現實。
去年,通過“鴻雁計劃”引才,黃聰進入林同棪國際,擔任林同棪國際中國副總裁、城市發展事業部總經理,為故鄉重慶美麗山水城市規劃建設貢獻自己所學。
今年43歲的黃聰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1993年,18歲的他離開重慶到南京求學。故鄉會給每個遊子打上烙印,而重慶賦予黃聰的,就是那一股努力拼搏的幹勁,大學畢業後,成績優異的黃聰先後進入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知名建築企業工作。
通過打拼, 2001年,黃聰遠赴英國參與了阿特金斯(記者注:全球最受尊敬的設計、工程和項目管理諮詢公司之一)資助的研究項目,並獲得英國著名建築管理學府雷丁大學的博士學位,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最後定居英國。
20多年來,黃聰在建築行業的經歷覆蓋了房建、市政、鐵路,航空等多個領域,並先後參與帶領團隊完成了倫敦地鐵升級改造、2012年倫敦奧運,希斯羅機場5號航站樓及配套工程,青島新機場設計等多個項目,通過多方面的實踐和學習,黃聰構築了關於城市發展的全面的知識體系,成為是國際國內小有名氣的城市發展專家。
因為需要完成的項目經常在不同國家城市,黃聰有機會用腳步丈量這個世界,他也笑稱自己變成了“世界人”。2012年,因公司安排,黃聰主要的工作項目都放在中國,正因如此,他與故鄉重慶再次有了許多的“交集”--從江北嘴中國銀行總部大樓到觀音橋隆鑫中心城市綜合體,從巴南雲教育産業園到開州的漢豐湖、雪寶山,一個個項目,讓他在離開重慶多年之後,又在故土上留下一串串腳印。
去年,受林同棪國際中國總裁楊進邀請,通過重慶引進海內外英才“鴻雁計劃”,黃聰進入林同棪國際,擔任林同棪國際中國副總裁。
“林同棪國際是唯一一家將中國總部設在重慶的知名國際工程諮詢機構,對企業文化和團隊認同,是我選擇回重慶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黃聰告訴記者,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鄉情節。“重慶在城市發展方面,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和發展機遇,對我而言,能為家鄉貢獻自己所學與所見,更有幸福感和使命感。”
進入林同琰國際,到重慶開展工作後,黃聰很快找到了發力點。“重慶市領導提出了‘城市提升’戰略, 就我從事的專業來説,‘城市提升’從前端,特別是策劃、規劃,建築和市政設計等方面有很多可以做。”黃聰舉例:“比如,片區轉型定位及産業功能升級規劃,我去年就帶領團隊做了寸灘港轉型升級的策劃定位與城市設計工作項目;再比如,城市更新是提升城市的一種重要方式,當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已經不能夠再大拆大建,我希望通過在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舊城改造的經驗,與中國實踐結合,找到一個有效的方法來進行城市修補,提升風貌,重鑄文化,留住歷史。在保留城市印記的同時,讓市民擁有更多高品質的生活和公共空間,尋求一條更積極更健康更可持續的城市發展之路。”
在黃聰眼裏,故鄉是座充滿了活力和希望的城市,他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用自己所學,為提升家鄉美麗山水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政策解讀:
重慶“鴻雁計劃” 最高200萬獎勵引海內外英才
去年4月,重慶啟動“鴻雁計劃”,引進海內外英才。對於引進的人才,最高可獲200萬獎勵,同時用人單位也將獲得補助。通過該計劃,今後5年,重慶每年將引進1000-2000名海內外人才來渝工作或創業。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介紹,重慶市引進海內外英才“鴻雁計劃”主要適用範圍為重慶市現有企業引進,或者是來渝創辦科技型企業的從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的研發類科技人才。同時,“鴻雁計劃”改變過去人才評價主要依靠學術頭銜、學歷等做法,綜合考慮人才的能力水準、薪酬待遇等因素,將引進人才分為A、B、C三類。
鴻雁計劃’特點之一是突出企業引才。“鴻雁計劃” 對引進人才、用人單位,均給予獎勵。對引進人才的獎勵,參照人才實際繳納個人所得稅額度的一定倍數確定。A、B、C三類人才的獎勵倍數分別為2倍、1.5倍、1.2倍,獎勵標準最高分別不超過200萬、100萬、30萬;對用人單位的獎勵,按引進人才的數量、品質綜合評定,即每引進1名人才,按人才年薪的5%給予用人單位補助。
據了解, 為保障“鴻雁計劃”實施,重慶按照市和區縣1:1配套分擔原則,積極爭取市財政支持,落實“鴻雁計劃”市級專項資金,並及時協調區縣落實“鴻雁計劃”配套資金,共同建立了每年約4億元的“鴻雁計劃”引才專項資金。同時,還加快引進人才市級“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在中國(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全新打造了引進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為引進人才開展服務。(陳琦 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