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推行河長制讓各流域水質持續改善
重慶日報  2018-05-11 10:57:12

  原標題:全面推行河長制讓各流域水質持續改善 重慶三十一處臭水河變水利風景區

  重慶日報訊 (記者 龍丹梅)重慶日報記者近日從重慶市河長辦了解到,重慶市推行河長制以來,各流域水質持續改善,城市建成區的黑臭水體得以成功“變身”。通過河長制的實施,目前,重慶市已建成集休閒娛樂、觀光旅遊、科普教育于一體的水利風景區31處,過去行人聞之掩鼻的“臭水河”,如今變成遊人如織的水利風景區。

  2017年4月,重慶市印發《重慶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標誌著河長制在重慶市正式實施。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將河長制工作納入區縣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和市級機關黨政目標績效考核。同時,將“綠色+”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嚴禁在長江幹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範圍內新建重化工項目、在5公里範圍內新佈局工業園區,全面完成“十一小”企業的關停取締。僅2017年,重慶市便否決項目環評26個,涉及投資約26億元。

  同時,重慶市以河長制為抓手,從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水污染問題入手,使河長制生態環境效益立竿見影。近日,重慶日報記者在璧山區璧南河兩岸看到,清澈的河水倒映著藍天碧樹,兩岸是蜿蜒的步道,市民行走其間,一派愜意場景。

  據了解,在20世紀初期,璧南河一度污染嚴重,成為臭水河。2010年,璧山率先在全國推行河段長制,對璧南河進行綜合治理,不但將原先的臭水河建成了國家水利風景區,還于2017年底成功獲評“全國最美家鄉河”。

  璧南河的變化,只是重慶市實施河長制的一個縮影。通過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兩江四岸”整治,目前,重慶市已建成水利風景區31處,其中國家級水利風景區15處。

  針對重慶長江干支流入河污染物總量較大,也就是通常所説的“水臟”問題,重慶市通過嚴格管控入河污染來控制排污。目前,全市已建成76個工業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規模達到91萬噸/天,60個市級以上工業園區實現污水集中處理全覆蓋,478家重點涉水工業企業建成污水處理設施2000套,完成670個排污口的水質在線監測;累計建成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2479座、城鄉污水管網1.8萬公里,完成29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和41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全市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規模達到518萬噸/天;累計完成3000余家禁養區畜禽養殖戶關閉搬遷和380萬頭生豬當量污染治理配套設施工程整改。

  針對長江干支流水土流失總量較大,即“水渾”問題,重慶市通過強化生産建設項目水土流失“前端、中段、末梢”全程監管,使入河泥沙得到初步防範。去年全市徵收水土保持補償費1.16億元,查處水土保持違法案件28起,有效防止了人為原因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重慶市還對三峽庫區、坡耕地集中區域、飲用水水源地、河流兩岸和水庫周邊等生態敏感區域開展了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1652平方公里,同時推進三峽庫區生態屏障區及重要支流造林綠化和後期管護,完成營造林225萬畝。

  通過河長制的實施,重慶市各流域水質持續改善,龍溪河、任市河、臨江河等重點河流污染綜合治理深入推進,水質由Ⅳ類提升到Ⅲ類,長江重慶段水質為優,納入國家考核的42個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0.5%,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總體安全。

編輯:朱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