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快多主體供給和租賃市場巨大需求,讓長租公寓成為生力軍——國企持有民企運營 渝中區首個高端長租公寓動工
龍湖長租公寓為租客打造的公共區域
近日,重慶首例由國資攜手市場運營主體,共同打造的高端人才配套租住項目——龍湖冠寓嘉陵大廈項目動工。該項目年底改造完成後,將形成渝中區首個定位中高端的新型人才長租公寓,其單店規模也將是目前重慶市長租公寓中最大的。
“這個項目將打造為大型高端旗艦店,成為聚集渝中區高端人才的‘新舞臺’。”渝中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國企民營強強合作的“新範例”,也將成為渝中創新發展的“新亮點”,這也是渝中區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舉措。
業內專家認為,相比房地産企業拿地自持等模式,國企與民企聯手,將開啟長租公寓市場發展的新模式,有望破解城市高端人才配套之癢、大幅提升長租公寓規模化速度,成為未來城市吸引人才入駐的重要利器,也有利於讓房地産市場形成穩定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租賃市場眾多政策利好
長租公寓方興未艾
“長租公寓”,是可拎包入住和實現體系化管理的租賃公寓。通常由資本方長線租下物業或使用自持物業,精裝之後以特定公寓品牌對外出租,同時提供以往個人房東無法提供的持續管理和租戶服務,只租不售。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此前,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一系列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的舉措,明確提出要提高住房租賃企業的規模化、品牌化、規範化和標準化水準。
在政策利好推動下,長租公寓,正成為一片藍海。
相關報告顯示,2020年和2025年,我國房産租賃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1.6萬億元和2.9萬億元,2030年預計會超過4萬億元。
從城市流動的趨勢上來説,未來全國5個人中,就有1個人是租客。市場上90%的租房群體,都有消費升級的需求。但品牌公寓的市場佔有率不超過10%,而發達國家已達25-30%。
在政策紅利支持和租賃市場潛在的巨大發展空間下,長租公寓市場受到各方青睞,不僅許多專注長租公寓領域的創業公司獲得資本的垂青,房地産企業、酒店集團、仲介機構、投資機構等也紛紛入場。全國範圍內,多家大型房企也已將長租公寓提升為重點戰略方向之一。
目前,全國綜合排名TOP30的房企中,已經有約三分之一的房企通過不同方式參與到長租公寓領域。如萬科泊寓、旭輝領寓、招商壹公寓等。
在重慶,龍湖則是推進長租公寓的市場主力軍——2017年,龍湖集團進軍長租公寓市場,在重慶首推冠寓,截至目前,加上已開業的龍湖源著、佰樂街、新壹城三店,以及改造中的嘉陵大廈項目等,項目數量已達到6個。
僅一年時間,龍湖集團更在全國17個城市佈局了長租公寓,總計開業房間數超過1.5萬間,目前,長租業務已成為住宅開發、物業管理、商業運營以外的四大主營業務之一。2018年,由億翰智庫評選的《房企長租公寓品牌指數TOP20》中,冠寓品牌指數達到全國第一。
更值得關注的是,反映城市人口需求度的“出租率”。據悉,自冠寓推出以來,在重慶整體出租率一直高達95%以上。這説明,對於人們日益提高的居住品質需求,長租公寓可以契合,且極受歡迎。
創新長租公寓發展模式
給高端人才一個安樂窩
似乎任何産業發展都不可避免碰到産業“同質化”這一難題,長租公寓市場自然也不例外。從目前整體來看,各家商業模式似乎也都大同小異。
“在我國住房供應體系中,租賃市場是一個明顯的短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所研究員任興洲曾表示,短板表現在多個方面:供應量短缺,尤其是在一些人口集中涌入的大中城市,租賃住房供應顯著不足;品質不佳,市場租賃房源“老齡化”,不適應市場需求;經濟主體分散化,多以個人業主出租為主,缺乏規模化、集中化的機構經營者;租賃關係不穩定,市場秩序不規範,缺乏成熟的契約精神和法律規則約束,隨意攆租客、提租金的行為比較普遍;支持租賃市場發展的政策體系也不夠健全。
重慶市場也同樣如此:作為全重慶首屈一指的高端商務商業聚集地,解放碑聚集了眾多金融、高端服務業、創新科技企業的中高管,發達的現代服務業人才。方圓3公里內的甲級寫字樓超過了30棟,商務辦公人群超過8萬人,每年至少有5000人以上的品質租住需求。
然而由於此前缺少規模化長租運營企業,整個高端租住市場仍處於“小而散”的局面,也成了城市高端人才配套之癢。
同時,面對今年各省市的“搶人”大戰,能夠提供高品質的長租公寓也是核心競爭力。
創新商業模式尤為急迫,這就必須打破思維定式。
於是,國企民營強強合作創新模式應運而生:渝中區屬國有企業渝中國有資産經營管理公司與龍湖集團聯手推出的高端人才公寓,坐落于解放碑商圈旁,位於七星崗的原嘉陵大廈,為渝中國資公司持有,由龍湖集團旗下的長租公寓品牌冠寓投入改造,運營服務,渝中區首個新型高端人才公寓。
“20多年前嘉陵集團在解放碑商圈旁建設了嘉陵大廈項目,目前由渝中國資公司持有,主要為酒店所用,且經營走下坡路。”渝中國有資産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榮強稱,隨著租購並舉、租售同權、人才引進戰略的實施,該大廈需要進一步為人才提供精準服務,因此聯合領先的長租公寓品牌龍湖冠寓對大廈改造升級,提供運營服務。
龍湖集團相關負責人則表示,與此前項目不同的是,該項目一是在物理屬性上,地處渝中區,重慶很多網紅地標和城市文化非常集中,地段差異導致項目定位差異。在未來産業結構升級調整後,將適應新的人群品質居住需求。二是從産品品質本身而言,該項目從房間大小、設計等方面來看舒適度更高。從人群定位而言,該項目入駐的人才更高端。三是整棟樓很純粹,未來管理精度、服務精度都會做得更好,所以定義為重慶冠寓旗艦店來打造。
嘉陵大廈差異化定位
未來長租有望衍生多種模式
24小時專屬租住服務、統一公共活動空間,豐富多彩社交活動.....這是龍湖描繪改造後龍湖冠寓嘉陵大廈的美好租住生態。
渝中區方面則稱,嘉陵大廈將按照高品質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要求,打造成渝中區眾多外派企業高管、創新創業人才高品質租住地。
那麼,嘉陵大廈長租公寓到底如何打造?
據介紹,這個高端人才公寓,預計年底改造建成後,面積達19000平米,將有500多個房間,所有房間將由龍湖統一設計、精裝,除了各面積段的房間外,還將有打造空中景觀大堂,公共活動空間,供租戶開展豐富的社交活動。
項目開業後,該項目還將“任命”運營官,如運營官既是長租公寓中的社群活動的組織者,本身也可能是攝影達人、旅遊大使、瑜伽美女、茶道大師、健身狂人等身份。這樣,長租公寓不僅提供居所,更為租住者們提供全新的社交平臺,讓他們的城市生活更精彩。
未來,龍湖集團甚至在規劃打造3.0時代專業長租公寓新模式。
如果1.0階段是傳統二房東模式,目前,行業整體則處於跑馬圈地的2.0階段,處於分散的社群打造階段。
冠寓3.0,就是要打造租住社區平臺微生態,集合城市生活資源為年輕租住人群所用。即集長租公寓、聯合辦公以及配套商業于一身的City Hub商住辦綜合體,包括小綜合體和大綜合體,實現“住、商、辦公、社交、服務”生態化聯動一體,讓租住冠寓的“城市生力軍”將借此實現衣食住行、文化、娛樂等的交互。
簡單來説,配套商業便捷的小型綜合體:一樓做商業、低層是共享辦公、高層做公寓,實現上樓回家、下樓工作。
大綜合體指旨在讓租住空間跳脫出單一居住功能,倡導“去孤島化”的租住生態,打通城市之間、公寓之間的生活服務、文化娛樂和商業配套資源。
“要讓住房回歸居住本義、讓房地産市場形成穩定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長租公寓無疑是十分關鍵而緊要的一環。”有專家表示,創新長租公寓模式對於打造多元化的住房供應體系,形成新房、存量房和租賃住房“三足鼎立”市場格局起著重要作用。(張婷婷 圖片由龍湖冠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