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一企業安埋暗管偷排廢水 罰款近兩千萬元
重慶日報  2018-06-04 16:32:45

  原標題:檢察機關依法懲治破壞環境資源刑事犯罪 重慶市一企業安埋暗管偷排廢水 罰款近兩千萬元 兩高管獲刑

  為了節省排污成本,一家大型企業打起了“偷排污水”的算盤,本以為計劃天衣無縫,排放神不知鬼不覺,結果還是被抓了現行,被處罰款近2000萬元。

  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渝北區檢察院與市環保局兩江新區分局聯合開展“環保重點企業排查專項行動”,對轄區內重點排污企業進行了監督回訪。

  小小雨水井裏大有“玄機”

  5月29日下午,重慶日報記者隨檢察官來到重慶市一大型企業在北碚區水土鎮修建的企業污水處理廠。

  記者在現場看到,廠內污水主調節池附近的草叢裏有一口雨水井,看上去與其他雨水井並無差別。“這裡面可大有‘玄機’!” 渝北區檢察院兩江新區檢察室檢察官楊熹扒開雜草,指著這看似“普通”的雨水井説,這就是該企業曾經偷排廢水的“秘密暗管”所在地。

  原來,2013年底,該企業在北碚區水土鎮建成企業污水處理廠並投入調試,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由該公司環保部負責。

  2014年上半年,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為節約廢水處理費用,該企業環保部總經理譚勇(化名)動了心思,他與高級經理鄒強(化名)打起了偷排廢水的算盤。

  隨後,譚勇指使他人在污水處理廠內污水輸送管道上搭設了一根鋼管,將該鋼管與污水處理廠廠區內的雨水井相連接,然後又搭設管道將雨水井與廠區外市政雨水井相連接。

  “就這樣,未經處理的污水通過雨水井直接排放到河水裏了。”楊熹介紹,從2014年上半年至2016年1月,鄒強在譚勇指使下,多次利用私設的暗管偷偷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水。

  “2016年1月初,我們接到群眾投訴,反映竹溪河中有黃色水體,還帶有異味。”市環保局兩江新區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到線索後,我們初步推斷,附近有企業通過市政管網偷排污水,立即派出執法人員進行蹲守。”

  “這個企業很狡猾,都選在淩晨偷排污水。”該負責人回憶説,起初,執法人員一無所獲,經過一週的蹲守後,終於在1月21日淩晨,逮到了現行,固定了該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

  經檢測,排放的廢水中含有重金屬鋅,且大大超出國家標準。

  案件取證困難 檢察機關提前介入

  “環保案件普遍存在取證困難的情況。”楊熹介紹,該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後,渝北區檢察院依託“兩法銜接”機制,提前介入,會同北碚區公安分局、市環保局兩江新區分局多次赴案發現場,引導偵查機關取證,並由環保局提供專業技術支持,使該案順利偵結、起訴。

  “這起案件中,我們提前介入時就遇到了困難。”楊熹作為該起案件的承辦檢察官,她回憶説,首先,重金屬鋅超標是否屬嚴重污染環境,當時的司法解釋並不明確。其次,暗管埋在地下,具體埋在哪也無法確認。

  為了確定廢水中的鋅是否屬於有毒物質,是否會嚴重危害環境,楊熹開始自學,翻閱大量材料、文獻,並多次請教相關專家。最後經論證,證明了該種重金屬會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

  面對“暗管在哪”這一取證難題,楊熹又學著看廠區管道佈置圖。“一開始完全看不懂。”楊熹説,沒有其他辦法,她只有像以前參加高考那樣學習,反反復復看,多請教多研究,總算弄懂了哪是閘口、哪是排放口、管道走向。

  同時,為了更好地舉證,楊熹建議偵查機關利用航拍技術對整個廠區進行拍攝,並將兩張圖結合起來,她發現譚勇和鄒強安埋暗管的“秘密”——利用地勢高差偷排廢水。

  “這樣,我們不僅找到了埋在地下的暗管,還清楚了廢水流向,可以更有力地指控犯罪。”楊熹説。

  2016年3月25日,犯罪嫌疑人譚勇、鄒強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2016年9月12日,渝北區檢察院指控兩被告人犯污染環境罪,向渝北區法院提起公訴。

  2017年10月30日,渝北區法院判處被告人譚勇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15萬元。被告人鄒強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10萬元。

  同時,兩江新區環保局對涉事企業作出頂格行政處罰——立即改正違法行為,罰款1989.5760萬元。

  地下暗管已被水泥封堵

  新入駐企業達標排放

  “現在,原企業已經關閉停産了。”楊熹説,如今,另一家企業正在繼續使用該污水處理廠。此行目的,就是聯合環保部門對這家新企業進行監督。

  説著,楊熹與環保執法人員一起打開了雨水井蓋,仔細查看起來。

  重慶日報記者也俯身朝井內看去,井底有少許水,水面漂浮著乾枯的樹葉。“這就是被封閉的暗管。”楊熹指著井壁上的一塊圓形水泥“補丁”説,這根暗管另一頭連接著地下的排污管,廢水就這樣直接流入這口雨水井裏了。現在,暗管已被切斷且用水泥封堵起,生産廢水經過正常處理後,已經達標排放。

  “因為有了前車之鑒,我們現在非常注重環境保護。”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接手污水處理廠後,為確保排放污水達標,該企業投入了200多萬元,對污水排放設施設備進行了檢查維修,達到了排放標準。

  楊熹介紹,渝北區檢察院負責辦理市檢察院第一分院下轄10個區的環保案件,具體由兩江新區檢察室辦理。

  去年以來,渝北區檢察院共起訴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99件143人,其中今年1—5月起訴19件27人,建議行政機關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5人。在打擊破壞環境資源犯罪的同時,該院還建立生態環境修復機制,提高民眾環保意識,督促20名犯罪嫌疑人補植樹木400株,投放魚苗6.5萬餘尾,繳納生態修復費用12.4萬元。

編輯: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