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黔江區:“全民治水”構建綠色屏障
重慶日報  2018-07-04 18:13:53

  原標題:黔江 “全民治水”構建綠色屏障

【能源環保 圖文摘要】【區縣聯動】【黔江】重慶黔江區:“全民治水”構建綠色屏障

鳥瞰阿蓬江

  近日,黔江區水務志願者們來到鄰鄂鎮中心小學校,與3名“河小青”“紅領巾河長”和留守兒童們一起開展河道清理活動。

  據悉,全區參加河道清理志願服務的學生達到上萬人次,護河志願者已招募近2000名,全區450名“河小青”上崗巡河,“紅領巾河長”小手牽大手共護母親河。

  無獨有偶。前不久,黔江區水環境檢測中心的工作人員對老窖溪水源保護區水質進行了監測。工作人員嚴格按照規範進行了取樣、添加保護試劑、分裝,將水質樣品帶回了水環境檢測中心進行全面分析。據悉,在黔江,這樣的水質檢測工作每個月要開展一次……

  這是黔江區委、區政府以落實“河長制”為抓手,全力奏響“全民治水”的一個縮影。

  “我區河長制管理體系和工作機制基本建成,實現河長體系、制度措施、監督檢查全覆蓋。”黔江區水務局局長段擁軍説,自2017年以來,黔江區已建立起區、鄉鎮(街道)、村(社)三級河長體系,並實施“雙總河長制”,落實各級河長392名,構建了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庫管理保護機制,為維護全區河庫健康生命、實現河庫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在推進河長制工作中,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議先後11次研究部署河長制工作,5位區級河長先後26次巡查河庫,區河長辦會同區政府督查室先後5次對各鄉鎮(街道)河長制推進情況進行集中統一督查,鄉鎮(街道)、村(社區)兩級河長完成巡河3587次,解決群眾關心關注問題106件,清除河道垃圾4000余噸;開展轄區內河流和跨鄉鎮斷面的水質監測工作,將河長制工作納入區級責任部門和各鄉(鎮、街道)年度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內容,層層壓實河長制責任。對全區河流進行了“全面體檢”,每條河流、每座水庫建立了基礎信息臺賬,編制完成了全區各級河流水庫“一河一策”實施方案。開展“清河一號”專項行動,依法完成禁養區內53家養殖場關閉,取締14個污水直排口;落實河庫保潔員1176名,建成城鄉污水處理廠31座,在建污水處理廠12座;開展整治非法碼頭和非法採砂專項行動,關停飲用水源地附近旅遊碼頭1處,拆除“三無”船舶21隻,查處4起非法採砂案。開展河庫巡查專項行動,督辦整改突出問題11次,有效維護了河庫管理秩序。

  至此,非法採砂全面叫停,禁養區養殖場全部關閉,阿蓬江“一江兩岸”美麗畫卷徐徐鋪展;281條河流、23座水庫都有河長守護,以“量身定制”的治理方案,實現水質根本好轉和穩定向好。

  據了解,近年來,黔江區打造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制度“堅盾”,形成了助推綠色發展的制度“利器”,形成“城鎮集聚人口、園區帶動産業、鄉村山清水秀”的城鄉協調發展格局。建立自然資源資産産權、用途管制、生態資源有償使用等制度,劃定空間開發管制界限,明確禁止性、限制性措施,強化生態紅線管控;加強環評、排污許可、用地許可等監督檢查、考核評價;全面銷號整改中央環保督查反饋問題,加大生態紅線管控落實情況的執法監督,對環境違法行為實行“零容忍”,重拳出擊、剛性執法;將生態環境保護績效納入領導幹部綜合考核體系,實行環保“負面清單”管理,對造成資源浪費和生態環境破壞的,嚴肅追究責任。

  “近年來,黔江以天藍地綠水清為底圖,構建綠色屏障。”黔江區有關負責人説,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通過擦亮山青地綠底色、勾勒天藍水清畫卷、打造生態綠色家園,讓黔江的“顏值更高、氣質更佳”。

  劉茂嬌 羅躍

  圖片由黔江區委宣傳部提供

 

編輯: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