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石柱舉行“四城同創”誓師大會,開始朝著重慶市文明縣城、重慶市生態示範縣、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4塊“金字招牌”砥礪前行。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與石柱“四城同創”能否成功,特別是石柱能否躋身國家衛生城市息息相關。
5月以來,石柱縣食藥監分局結合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全面深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啟動五大類食品專項整治,促進經營秩序更規範。整治中,美團等3家外賣平臺的752家網絡銷售經營店被責令關閉。
網絡食品專項整治
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我國已成為全球移動互聯網用戶群體規模最大的國家。各類生活服務中,餐飲業又成為規模最大的市場。
有分析機構指出,去年全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約2046億元,增長率23%。這一市場規模預計今年將達2414億元,在線訂餐用戶規模將達到3億人,同比增長18%。
龐大的網絡餐飲市場,如何進行有效監管?今年5月,石柱縣食藥監分局啟動網絡食品專項整治。
該局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對美團、餓了麼、臉卡等外賣平臺進行了實地檢查。針對企業未認真履行入網食品經營戶審查義務的行為,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3份,要求3家平臺企業在10之內整改完畢。3家外賣平台中共752家網絡銷售經營店被責令關閉。
同時,石柱縣食藥監分局對上述3家外賣平臺銷量靠前、存在未取得網絡食品經營許可等行為的325家經營店給予了行政警告處罰,要求限期整改。通過整改,有251家經營店取得了網絡食品經營許可。
餐飲食品專項整治
“明廚亮灶”提升就餐環境
除了網絡食品專項整治,石柱縣食藥監分局還在5月針對餐飲食品、農貿市場、進口凍肉、夜市食品分別開展了專項整治。
在網絡食品專項整治的同時,石柱縣食藥監分局集中力量,對全縣各類實體經營的餐飲單位展開專項整治。先後出動執法人員800余人次,下發執法文書450余份,關停不合格餐飲食品經營單位48家。
同時,整治也促進了康德商圈、天堯美食公園等示範餐飲區,以“視頻廚房”、“透明廚房”基礎,大力推進“明廚亮灶”工程,引領石柱餐飲品質水準整體提升,形成了良性的競爭氛圍。
截至目前,石柱已實施“明廚亮灶”建設212家。通過整治,石柱縣城餐飲食品單位已基本達到“店堂整潔、後廚明亮、無明顯病媒生物”的要求,全縣餐飲業整體環境得到較大幅度提升。
農貿市場專項整治
6個農貿市場經營更規範
農貿市場專項整治中,石柱縣食藥監分局嚴把農貿市場商品入口品質關,指導經營戶公示《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食品攤販備案信息公示卡》、《公共衛生從業人員健康證明》等證件信息和服務維權投訴電話、消費投訴渠道等,及時受理和解決農貿市場的消費投訴,並做好記錄。
同時,開展了熟食製品“三防設施”集中整治。對直接入口食品及熟食製品經營戶進行檢查,督促他們設置了“防塵、防蠅、防鼠”設施和冷藏保鮮設備。
截至目前,石柱縣城的6個農貿市場已經得到全面整治。石柱縣食藥監分局檢查食品經營戶126家,其中熟食製品經營戶36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36份,給予行政警告行政36家,督促新安裝防蠅防塵設施和冷藏設備36家,立案查處經營戶2家。
進口凍肉專項整治
嚴查腐爛變質和“僵屍”肉品
凍庫內腐爛變質、超期和長期閒置的“僵屍”凍肉食品,是當前食品安全的嚴重隱患。石柱縣食藥監分局啟動進口凍肉專項整治,嚴查來歷不明或未經過海關檢疫的進口凍肉;聯合公安機關,依法對涉案凍肉食品進行查扣並立案調查。
同時,核查經營凍庫食品的市場主體資質是否合法,落實凍庫經營者嚴格履行合法採購責任。督促經營者完善凍庫設施設備,確保與經營規模相適應,並能夠按照凍肉食品存儲規範進行運行。並規範凍庫內凍肉食品存放,確保生熟分開,長期積壓食品及時處置。
目前,行動共查扣違法進口凍肉食品650余公斤,貨值金額6萬餘元。
食品夜市專項整治
不打招呼、全面摸排、各個擊破
石柱縣食藥監分局採取“不打招呼、全面摸排、各個擊破”的方式,集中對濱江金岸、南濱路、港九、南濱尚城等規劃區域進行排查,重點檢查食品攤販是否辦理備案信息卡、是否建立食品進貨查驗記錄製度、食品原料是否安全合法、是否配備有效“防蠅、防塵、防腐”及清洗消毒設施等。
目前,該局已出動執法人員86人次,檢查夜市食品經營單位128家;製作執法文書72份,督辦健康證36人次,督促增添“三防設施”48家,現場發放《食品攤販備案信息公示卡》31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