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80年黃葛樹有專屬二維碼 傳感終端保駕護航
重慶晚報  2018-08-06 11:32:38

  原標題:380年黃葛樹有了專屬二維碼 還有傳感終端為它保駕護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3422ab6-5a29-4cba-8d97-7d150336c51c.tif

三峽廣場一棵古樹上的二維碼身份牌

  城市中的古樹名木,是一個城市發展的見證,也是園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對古樹名木進行科學化管理和保護,沙坪壩區融合移動互聯網、傳感終端等技術,建立古樹名木智慧管理系統,不僅讓380年黃葛樹有了專屬二維碼,還讓傳感終端為它保駕護航,有效地防盜防摔跤。

  黃葛樹有了專屬二維碼

  近日,記者來到沙坪壩區三峽廣場看到,廣場周圍一些樹上懸挂有綠色標牌的二維碼。“二維碼是專屬的,與每一棵樹一一對應,你掃一掃,就能了解樹木的品種和樹齡。”沙坪壩區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技術保障科的吳洪宇告訴記者。

  記者找到其中一棵看起來有些年歲的黃葛樹,通過手機微信掃碼,頁面跳轉,自動登錄遠端網頁。很快,關於這棵黃葛樹的信息就顯示出來:別名黃葛榕,一級古樹,估測樹齡380年,樹高10米、胸徑3米……

  “大多數市民掃碼,常常只會關注樹木的品種和樹齡。其實,掃碼後出來的信息有很多。”吳洪宇説著,還指著手機頁面上的緊密度、生長環境、生長勢等其他信息欄介紹起來,“你看,緊密度是中等、生長勢是衰弱株,我們的養護人員平時就根據這些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維護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管護效率。”

  傳感終端為古樹保駕護航

  除了二維碼,記者注意到,這棵黃葛樹的樹榦上方還安裝有一個白色小盒子。別看盒子只有巴掌大小,它的作用可不小,能對樹木的生長狀態、土壤濕度、酸鹼度進行實時監測,有人砍伐或者發生倒伏,還能預警。

  安裝在黃葛樹上的傳感終端,除了盒子,還包括土壤監測探針,兩者採用有線連接。盒子是主機,探針插入土壤中,去探測溫度濕度、酸鹼度等,再利用多種感測器,傳回實時監測數據。傳感終端內置有加速度感測器,技術人員結合重力分量演算法預先提供角度傾斜值,當傾斜角度大於預設值時,説明樹木可能發生倒伏,終端可及時進行提示預警。加速度感測器還能檢測到振動,特有演算法會過濾降雨、風吹等自然干擾,準確監控到非法砍伐行為。

  沙區將有更多行道樹在線

  隨後,記者來到沙坪壩區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指揮大廳,電腦端上的古樹名木智慧管理系統正在運行。記者看到,實時監控數據顯示,69棵古樹名木在線,在線的分佈在沙區覃家崗、大學城、歌樂山等區域,將滑鼠移至沙區大學城一棵黃葛樹監測點時,除了顯示濕度、酸鹼度等信息,還能看到傾斜度、振動等事實信息。

  記者從沙坪壩區城市管理局了解到,古樹名木智慧管理系統的應用還將廣泛鋪開,應用到該區更多的行道樹上來,用以提高景觀園林資源的更好保護。(都市傳媒記者 朱婷 實習生 張靖 李化 攝影報道)

編輯: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