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邊角地也有“大作為”
重慶日報  2018-08-09 13:51:43

  原標題:邊角地也有“大作為” 主城將修建92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佈局健身設施1223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c03fd5f6044e1cd46a701f

利用邊角地建設的體育文化公園設計圖(市國土房管局供圖)

  重慶日報訊 8月7日,重慶市利用主城建成區邊角地建設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啟動會舉行。會上明確,今年至2020年期間,主城九區加兩江新區,將修建92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

  為此,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和業內專家,就主城建成區邊角地(下稱邊角地)修建體育文化公園的相關事宜進行了梳理。

  邊角地多是“閒置狀態”

  邊角地,主要指未登記土地使用權屬,實際控制人為區政府(管委會)或重慶市(區)土地儲備機構(投融資平臺),不宜單獨實施項目建設且土地面積大於1畝的國有土地。

  重慶市國土房管局局長董建國介紹,在主城區,有不少“零散”的土地沒有使用,比如兩個小區之間的小塊土地、道路與建築間的空置地等,這些都是比較典型,也是重慶市民常見的邊角地。這些地塊面積不大,不適合進行單獨的開發建設,所以大多處於閒置狀態。

  他表示,合理利用這些邊角地,盤活小、散、碎的地塊,讓其成為重慶市民日常休閒鍛鍊的地方,不僅能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我市的土地使用效率,增加了城市開敞空間。

  重慶日報記者還了解到,該項行動前期經過了大量調研論證,並借鑒了外地經驗,也是對重慶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提升行動計劃、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動計劃的具體落實。

  邊角地修公園分為三類

  目前來看,重慶主城區的邊角地主要有三種,每一種的修建佈局情況也有所區別。

  第一類可打造綜合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該類地塊較為規整、高差不大、面積較大,共有23宗806畝(約佔44%),適宜建設一定數量的足球、籃球、排球場等大、中型體育活動場地,配套部分書吧、醫療服務點等附屬設施,一站式滿足周邊居民全齡休閒健身需求。

  第二類可打造親水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此類地塊低緩狹長,共計27宗674畝(佔36%),主要修建以河岸濱水生態景觀為主,植入健身步道、羽毛球和乒乓球場等小型運動健身設施,配套文化康樂設施。

  第三類可打造園林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這一類地塊較為狹長或坡度較大,經整治後適宜進行緊湊佈局,共有42宗375畝(約佔20%),打造方式以園林綠化景觀為主,建設少量的羽毛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場等運動場地,配套兒童活動、文化康樂設施。

  重慶市設計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利用邊角地打造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將充分考慮重慶的地形特徵,並結合重慶市民需求來進行設計。“目前公共的小型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等場地比較缺乏,重慶市民也經常呼籲多建設類似設施,邊角地利用項目會充分考慮這些元素。”

  邊角地將佈局健身設施1223處

  記者了解到,利用邊角地修建的92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將覆蓋主城九區與兩江新區。從具體分佈看,渝中區5個、兩江新區10個、渝北區11個、江北區4個、北碚區10個、沙坪壩區8個、九龍坡區3個、南岸區10個、巴南區25個、大渡口區6個。

  經初步測算,92個社區公園可佈局各類健身設施1223個,其中五人制足球場23個、標準籃球場83個、三人制籃球場21個、羽毛球場154個、排球場40個、乒乓球場370個、其他健身設施532個。建成後,可形成滿足群眾就近健身鍛鍊、社會交往需求的高品質鄰裡中心,服務周邊重慶市民約213萬人。

  重慶大學房地産學院教授王林則表示,利用邊角地修建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對重慶市民日常休閒鍛鍊大有益處,能夠有效解決場地缺乏的問題,是一件有利民生的好事。同時,通過對這些城市“死角”的改造升級,也能提升城市品質,達到完善城市形象的效果。

  新聞連結

  重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還有這些妙招

  邊角地利用,是重慶將“零碎”地合理利用的一種方式,本質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除此之外,重慶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方面,還探索出不少“招數”。

  土地儲備-徵收-整治-出讓一體化

  提高利用效率,首先應該是合理安排供應。

  重慶市國土房管局方面介紹,近年來,重慶市主要通過土地儲備-徵收-整治-出讓一體化的機制安排,提高土地供應和利用效率。

  首先是加快供地均衡。其次,對批而未徵、徵而未供土地進行有效利用,對近5年平均供地率小于60%的區縣,除國家、重慶市級重點項目和民生保障項目外,暫停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暫停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審批。

  同時,重慶市國土房管局還會同相關市級部門和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建立了土地供後開發利用聯動監管機制,全面掌握已供宗地開發利用情況。

  向“上下”拓展空間

  沙坪壩鐵路綜合交通樞紐是全國首例鐵路站場上蓋成城市空間利用的項目。該項目有效地將鐵路、軌道、道路、樞紐及物業開發有機結合成整體,各主要交通方式換乘距離均在100米以內。

  為緩解城市發展中的用地瓶頸,重慶鼓勵建設用地立體開發的同時,也通過因地制宜的政策,支持土地綜合開發利用,向“上下”拓展空間。

  比如,新建公共交通設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間,按照重慶市場化原則以招拍挂出讓方式實施綜合開發;對不同用途高度關聯、需要整體規劃建設、確實難以分割供應的綜合用途建設項目用地,可按一宗土地整體供應;對不具備單獨建設條件的地塊,可作為零星用地,納入相鄰地塊統一規劃建設、整合利用,通過接受社會監督公告方式辦理供地手續。

  鼓勵“先租後讓”等靈活用地模式

  “先租後讓”,指競得人與重慶市國土房管局先訂立《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租賃合同》,租賃期內,對承租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不得轉租、轉讓和抵押。待租賃期滿時,有關指標達到合同約定條件以及相關考核指標後,就可以辦理租賃轉出讓手續。

  重慶市國土房管局方面介紹,以往,企業拿地後可能遇到很多情況,比如拿了地卻不開發,坐等土地升值後再撈一筆;有的企業運行中,覺得租用土地比較合適,成本比較低,如果是購買的話則會增加成本。所以,“先租後讓”給企業增加了另一個選項,同時也降低了政府的風險。

  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

  為破解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利用難度大等深層次難題,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牽頭起草了《重慶市關於深入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的實施意見》,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的同時,規範推進政府主導存量土地再開發,通過明確實施程式、完善激勵機制鼓勵市場主體自主改造開發。

  近年,重慶主城各區通過盤活低效工作用地,引導産業轉型升級。據了解,工業用地在符合城市規劃和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經規劃部門批准進行改造開發,建設多層廠房、實施廠房加層或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而提高容積率的,可不再增繳土地價款。

  他山之石

  珠海利用邊角地建成187處社區體育公園

  利用邊角地建設社區體育公園,在其他城市已有先例,珠海便是其中的典型。此前,重慶也向珠海“取經”。

  2012年起,珠海市級層面將社區體育公園建設列入年度“民生實事”目標考核,由重慶市政府督查室對市級相關部門和各區政府進行檢查督辦,區級層面將該項工作作為“一把手民心工程”來抓,成立以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協調相關部門強力推進工作方案、規劃實施、建設管理、使用維護各環節。

  此外,行政審批方面也放寬限制。利用城市邊角地無主地建設的社區體育公園不需辦理相關建設手續,徵求群眾意見後即可直接實施建設。不過,建設堅持“不改變土地用途、不徵收用地、不佔用新的土地”的原則,目標為按照500米至1000米距離,步行10至15分鐘左右到達的標準進行布點,實現群眾周邊社區體育公園全覆蓋。

  據介紹,珠海市共利用城市邊角地建成社區體育公園187處,全部向市民免費開放。

  (本組稿件由記者楊駿,實習生劉欣、陳俊伶采寫)

編輯: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