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車企智慧化改造 上馬機器人 劍指新能源
重慶日報  2018-08-13 10:29:57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80813100605

八月七日,北京現代重慶工廠內智慧焊接機器人正進行地板總成組立焊接。(北京現代重慶工廠供圖)

  從製造到智造,重慶車企做了什麼?近日,重慶日報記者走訪了重慶市多家汽車製造企業。

  在剛剛出爐的2018年重慶市數字化車間和智慧工廠項目名單裏,重慶小康動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康動力)與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名列其中,兩家車企從傳統製造起步,卻在智慧化領域有所突破。

  重慶日報記者在小康動力的智慧化工廠裏看到,20台AGV智慧物料小車搬運著各類物料,忙而不亂地穿梭其間。其停車精度為5毫米,比人工操作更精準。他們首創的全自動機器人冷測試機集成了10余項智慧製造先進技術,能對三漏、間隙、振動、感測器等9大類近1000項發動機故障準確識別判斷,故障判斷準確率高達100%。

  在長安汽車兩江基地生産車間,數百個機器人在靈活地旋轉、搬運、組裝、焊接,一個個車身雛形隨著傳送帶被送往下一道工序……僅以焊接車間為例,採用同平臺多車型柔性共線生産、藍光自動檢測、EMS傳輸、鐳射在線檢測,440台機器人將車間的自動化提高到72%。

  北京現代重慶工廠轎車部部長武興告訴記者,在機器人的協助下,整個車輛製造環節實現了“5個100%”:衝壓車間採用5400噸全自動模組衝壓生産線,金屬板件生産自動化率達到100%;車身車間全部採用智慧焊接,實現焊接自動化率100%;涂裝車間應用環保工藝及先進設備,噴塗自動化率達到100%;總裝車間採用多車型混線生産體系,實現100%車型互換的交叉生産;發動機車間採用多機型的混線生産體系,機加工自動化率100%。

  在智慧工廠中,生産的車型也有了轉變,新能源汽車所佔比例逐漸增加。隨著傳統企業産能的擴大和新企業的加入,重慶新能源汽車體現出不凡潛力。

  長安作為老字號的汽車製造企業,2017年就發佈了“香格里拉計劃”,提出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全譜係産品電氣化,到2050年,將推出30多個新能源汽車産品。統計數據表明,過去一年,長安新能源汽車産量同比增長近3.8倍達2.6萬輛。

  北京現代重慶工廠也加入到重慶新能源汽車的製造版圖中。“預計到2022年,北京現代將生産9款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佔比將達到整個生産線的10%。”相關負責人稱。

  盼達在汽車生産基礎上更進一步,創造了用大數據連接新能源汽車的智慧共享出行平臺,交出了一份綠色出行成績單:新能源共享車累計行駛10億公里,減少碳排放1.89億千克,相當於種樹631萬棵;減少PM2.5共15.76億微克,相當於降低燃油消耗8422萬升……市場也積極回報這種綠色出行方式,短短三年間,盼達用戶全國累計超過300萬。

   

 

編輯: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