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D技術給8.24萬平方公里的重慶“畫像”
重慶晨報  2018-08-30 11:32:08

【聚焦重慶】3D技術給8.24萬平方公里的重慶“畫像”

三峽 三維 地圖

【聚焦重慶】3D技術給8.24萬平方公里的重慶“畫像”

渝中半島三維地圖。(市勘測院供圖)

  “8·29”是全國測繪法宣傳日。29日,市規劃局(市測繪地理信息局)在觀音橋開展了2018年全國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活動,主題是“強化國家版圖意識,共同守護美麗中國”。

  重慶被網友稱為“8D魔幻城市”,那麼,這座山水交融的立體城市全貌是什麼樣?活動中,展出了“3D+”全息空間數據庫,採用3D技術給8.24萬平方公里“畫像”,匯集了重慶的地形、地貌、交通、建築、管線、地質等海量空間數據,可以用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應急等多個領域。

  立體展現重慶之美

  在一幅渝中半島的3D影像中,記者看到的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兩江交匯的美景,還有一條條穿梭在城市的道路和一座座橫跨江面的大橋。每一幢高樓都看得非常清楚,地圖也變得更直觀。

  而在一幅三峽沿線的3D影像上,能看到山巒、河流,甚至消落帶也看得清清楚楚。

  市勘測院高級工程師賈貞貞介紹,這些立體圖像來自“3D+”全息空間數據,精確描繪、還原了重慶8.24萬平方公里的“大山、大水、大城、大美”,構建了“地上+地下”一體化、“室內+室外”一體化、“水上+水下”一體化的虛擬數字空間。

  這些3D影像是如何製作的?據介紹,這是綜合利用衛星影像、無人機傾斜攝影、地面鐳射掃描、建築信息模型等多種技術手段,對地面建築景觀、建築室內空間、地下空間等,進行全方位的還原形成的。對於基礎設施、建築規劃方案,可以直接置入到3D+空間中。最大限度地還原真實的城市景觀、山水地貌。

  可用於城市規劃管理

  為何叫“3D+”全息空間數據庫?高級工程師賈貞貞解釋,因為這並不是簡單的立體圖,而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庫,並且集成了眾多信息。包括地形、地貌、交通、建築、管線、地質等海量空間數據。

  比如,你點開三峽庫區的3D影像,不僅是靜態的立體圖,還可以顯示出植被類型、水位情況,兩側山峰的坡度、高度,消落帶的情況等。如果打算在這裡建橋,就可以拿到各種具體的參數,為現場踏勘、後期設計等提供支撐。

  而城市的3D影像,讓你身臨其境,猶如在城市上空,或是穿梭在街道。不僅有高樓、大橋、軌道、立交、道路等各種信息,還有地形地貌等海量數據。如果新建一條道路,就可以看到對周邊的影響,給居民出行帶來的便利等。

  這些海量數據,可以應用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應急等多個領域,也能幫助政府和部門決策。

  此外,還有“3D+”規劃設計諮詢,在全域空間的三維底圖上,對道路、建築、景觀等,進行虛擬化的模擬、評估和推演,實現山、水、林、田、湖、草和城市的和諧共生。

  已在“智慧社區”應用

  “3D+”全息空間數據庫,已應用在“智慧社區”。市勘測院以街道為單位,將三維地理信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社區服務深度融合。研發集景智慧社區平臺,用一張三維地圖,整合社區治理的方方面面,實現基層政府精細化管理、社區網格化治理、居民便利化生活。

  “一號樓旁邊下水道堵塞,請儘快處理”,在渝中區石油路街道,網格員會將巡檢中看到的情況,以照片、錄音、文字的方式上傳到智慧社區手機平臺,就可以儘快得到處理。

  這是市勘測院聯合渝中區石油路街道建設的“智慧社區”服務居民的場景之一,自去年9月啟動以來,經平臺登記的事項已經超過了1.5萬多條,方便了居民。

  據了解,這是以社區三維地圖為基礎,整合社區人、事、地、物、情,實現街道-社區-小區-網格-樓棟五級信息管理,推進社區治理標準化智慧化。

  正是有了“3D+”全息空間數據庫,結合地理空間數據、街道人口數據、公共設施數據、企業經濟數據以及平臺運行數據等,讓社區管理可視化、精準化。

  “智慧鄉村”北碚試點

  有了“智慧社區”的嘗試,“智慧鄉村”也不遠了。

  今年,市勘測院在北碚區金刀峽鎮試點建設“智慧鄉村”,整合土地、人口、經濟、旅遊、基礎設施等資源,形成鄉村信息“一張圖”,建立起具有農村農業特色的數據服務體系,助力鄉村治理、精準扶貧。

  在鄉村旅遊方面,利用區域豐富的文旅資源,結合三維地理信息技術,可以進行全域旅遊的虛擬展示,讓人們進行實景體驗,讓鄉村旅遊服務智慧化。

編輯: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