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市開始啟動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工作 年老父母可投靠成年子女落戶
如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昨日(9月4日),市政府辦公廳發佈消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意見》,重慶市開始啟動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工作。
力爭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照顧服務水準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相適應,與全市人口老齡化程度相匹配,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標相銜接。
今天我們為市民詳細解讀。
低保
實現應保盡保適當補貼
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落實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制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提高補貼標準。
將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貧困家庭中的老年人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實現應保盡保。
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給予適當補貼。
落戶
年老父母可投靠子女落戶
年老父母(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可申請投靠成年子女登記常住戶口。
退休人員以及本市戶籍居民投靠城鎮地區成年子女的,不受年齡限制,依法依規享受遷入地基本公共服務。
逐步建立支持家庭養老的政策體系,支持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共同生活,履行贍養義務和承擔照料責任。
老年人家庭醫生
優先滿足社區高齡者等人需求
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優先滿足社區高齡、重病、失能老年人簽約服務需求,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家庭病床、社區護理等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鼓勵通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每年為65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包括體檢在內的健康管理服務。
醫保結算
加快實現合規者直接結算
為老年人及時、便利地領取養老金、結算醫療費和享受其他物質幫助,創造條件,提供便利。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結算工作,基本實現符合轉診規定的老年人在納入全國異地聯網結算的醫院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老年病醫院
支持社會資本開辦護理院等
鼓勵設立老年病醫院,支持社會資本開辦護理院、康復醫院和提供臨終關懷服務的醫療機構。
鼓勵有條件的醫院為社區失能老年人設立家庭病床,建立巡診制度。
在有條件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數量。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二級綜合醫療機構為老年人提供保健、護理、臨終關懷等服務。
長期護理保險試點
為重度失能者提供基本保障
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為年老、疾病、傷殘等長期失能且達到重度失能標準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護理服務保障。對具有本市戶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且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市、區縣政府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按照國家和本市規定給予相應的護理補貼或為其購買服務。
公共交通
設不低於坐席數10%的專座
公共交通運營單位應當為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供便利服務,公共交通場所、站點和公共交通工具要按照無障礙環境建設要求,加快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
在公共交通場所、站點和公共交通工具設置老年人優待標誌;
在有條件的地方設立老年人等候專區,對無人陪同、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給予照顧;
根據實際需要配置方便老年人出行的無障礙公共交通工具。
65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城市公共汽車、軌道交通、過江索道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交通工具要設立不低於坐席數10%的“老幼病殘孕”專座。
鐵路部門要為列車配備無障礙車廂和座位,對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訂票和選座位提供便利服務。(記者 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