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考古專家破解化石“密碼”
重慶日報  2018-09-07 11:02:14

  原標題:重慶考古專家破解化石“密碼” 8萬年前重慶或是熱帶氣候 

  重慶日報訊 (記者 趙迎昭 實習生 楊雅涵)9月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師範大學武仙竹教授科技考古團隊獨家獲悉,該團隊歷時5年研究,于近日“破譯”了中華蘇門答臘兔右下頜骨化石的“密碼”,研究成果刊登在人類學研究期刊《人類學學報》上。這為重慶曾經處於熱帶季風氣候區提供了實物證據。

  豐都發現兔右下頜骨化石

  據了解,中華蘇門答臘兔右下頜骨化石出土于豐都瓦啄嘴遺址。2013年5月至9月,重慶市文化遺産研究院委託重慶師範大學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武仙竹回憶,在考古工作收尾時,工作人員發現了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存,發掘了6.7平方米,經過整理和研究,共收穫了11種小哺乳動物化石。其中,4釐米長的中華蘇門答臘兔右下頜骨化石的發現,是亞洲範圍內第二次發現該物種化石(此前廣西巨猿大洞是發現該物種化石的唯一地點),這讓長期從事小哺乳動物考古研究的武仙竹十分興奮。

  據了解,中華蘇門答臘兔是兔子種類乃至哺乳動物門類中種群數量最稀少的世界瀕危動物之一,目前僅繁衍生息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及老撾、越南的長山山脈。

  8萬年前重慶或屬於熱帶季風氣候

  生活在熱帶的兔子種類,為何化石會在重慶發現?武仙竹表示,經過長期研究論證發現,瓦啄嘴遺址舊石器時代遺存年限為8萬年前的晚更新世早期。這就説明,當時重慶的氣候類型或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和現在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有所差異。

  據悉,重慶老鼓樓衙署遺址也曾發現過小褐菊頭蝠的骨骼,這種蝙蝠也是生活在熱帶,在南宋遺址中發現,説明南宋之前重慶可能仍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武仙竹説,宋代以後,全國氣溫逐漸走低,重慶的氣候類型也開始由熱帶氣候演變為亞熱帶氣候。

  “小哺乳動物考古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人類生活環境的變遷,從動物化石或遺骸上可以讀取到成千上萬年前的信息,這也是小哺乳動物考古最吸引我的地方。”重慶師範大學考古學專業研二學生趙坤影説。

  小哺乳動物考古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武仙竹介紹,在研究古代人與動物相互關係方面,小哺乳動物考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哺乳動物種類和數量多(大型哺乳動物約佔哺乳動物總量30%、小哺乳動物約佔70%),與人類相互關係也非常特殊。一般來講,大型哺乳動物在野生狀態下,都會與人類社會保持回避狀態。而小哺乳動物很多種類,會與人類社會共享自然環境甚至主動融入人類社會,比如鼠類從野生到進入室內成為家鼠等。

  根據發掘出土的大型哺乳動物,研究遺址古環境的做法具有較多不確定性。因為大型哺乳動物均有一定程度的廣布性,具有遷徙性強的特點。而以食蟲目、翼手目、嚙齒目、兔形目為主的小哺乳動物,其生命週期短(大多在數周或兩三年之間),生存區域相對穩定。所以,根據考古發掘的小哺乳動物標本分析遺址古環境,會得到比其它技術方法更為準確的研究成果。

編輯: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