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筆耕60年 詩人張新泉首次新書發佈會選在重慶
重慶晨報  2018-09-11 15:45:34

  重慶晨報訊 (記者 裘晉奕)首屆魯迅文學獎得主,寫了60年詩,出過好多本詩集,卻從來沒有開過新書發佈會。這是為何?9日下午,著名詩人張新泉解釋説,並非謙虛、怕麻煩,而是總覺得自己寫的還沒達到預想的目標。但凡事總有破例——他人生中的第一場新書發佈會就在重慶彈子石老街的大眾書局,迎來了眾多詩人和詩歌愛好者。

  張新泉是四川富順人。此前詩歌圈和讀者認識他,主要有兩大關鍵:首先他是四川首位獲得魯迅文學獎的詩人,獲獎時也是魯迅文學獎首屆頒獎;其次就是初中就輟學的他,先後做過縴夫、搬運工、鐵匠、劇團樂手等,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才進入出版社做編輯,退休前是享譽全國的《星星》詩刊編審。

  張新泉本次帶來的新書叫《張新泉的詩》,名字樸實得和他早年的社會底層經歷一樣。在採訪中,張新泉跟記者坦言其實自己最感激的就是早年那些豐富的底層生活經歷。“在碼頭拉船、打鐵、做樂手這些都可以説對我寫作有根本性影響。我曾經總結過我60歲以前的生活:前30年就是在底層,後30年雖然做了文學編輯,但關注的還是社會底層、幹重體力勞動的這些人。”

  “我的詩裏寫過掃地的、補皮鞋的、彈棉花的。我對他們的觀察興趣很大,因為我始終認為蕓蕓世間佔絕大多數還是平凡勞動者。直到現在能引起我創作衝動的也是這些人。”

  張新泉退休近20年了,寫的詩其實出五六本詩集都夠,但他一直拒絕。“主要還是覺得自己的創作沒有達到預定目標。”而本次《張新泉的詩》出爐以及在重慶辦自己60年來的首個新書發佈都是因為好友們的盛情難卻。

  在張新泉印象中,重慶詩人、作品的水準向來是很高的。細膩的同時也有重慶特有的城市文化脈絡在裏面是。他們潛力很大,越往後面走越有大提升和飛躍,一齣手就是非常有特點的作品。

編輯: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