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舉辦首屆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展
重慶日報  2018-09-14 17:52:50

【焦點圖】重慶舉辦首屆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展

9月13日,重慶市首屆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展在重慶市文聯美術館開展。記者 齊嵐森 攝

  重慶日報訊 (記者 趙迎昭 實習生 楊雅涵)9月13日,2018重慶市首屆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展覽在重慶市文聯美術館舉行。本次展覽共計收到應徵作品230余件,最終評選出80件作品參展。據了解,此次展覽也是我市備戰2019年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的舉措之一。

  展覽開幕式後,重慶日報記者專訪了3位參展藝術家,聽她們講述作品背後的故事。

  金箔讓作品更具魅力

  4隻顏色各異的蝴蝶翩翩起舞,水墨的暈染讓畫面更具層次……川美中國畫係教師馬媛媛的作品《夢莊周系列之八》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馬媛媛介紹,除了4隻主要的蝴蝶外,她還在畫面留白處用金箔打造了多只小蝴蝶,與畫面主體相呼應。

  國畫的材質一般是宣紙,馬媛媛卻另辟蹊徑,用國畫顏料在棉麻布上作畫。“棉麻布有特殊的肌理感,顏料滲透于表面後可以産生微妙的層次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她説,蝴蝶佔據了畫面的大部分,這種構圖方式較傳統國畫有所不同。

  據了解,馬媛媛2006年研究生畢業于川美中國畫係,兩年後,她接觸到綜合材料繪畫這一新興的藝術領域,並堅持至今。她認為,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作出更加符合當代人審美的作品,還可以借鑒西方近現代繪畫的藝術語言,從而凸顯個人風貌。

  用荷葉表現生命的永恒

  枯萎的荷葉能用來做什麼?在西南大學中國畫專業研三學生易俠伶的作品《境在心中心中境》中,荷葉成了作品主要元素。

  “這些帶莖的荷葉全部是從荷塘裏收集來的,我用鐵絲和膠水將荷葉的莖固定在鐵板上。”易俠伶介紹,為了營造出斑駁的感覺,她反復將顏料淋在作品表面,耗時一年才完成創作。為何選擇枯萎的荷葉為創作素材呢?易俠伶説,荷葉雖然已經枯萎了,但通過藝術創作的形式,它的生命得到了延續。

  據介紹,易俠伶從研究生開始才接觸綜合材料繪畫。“本科期間,我創作的作品都是傳統國畫;而現在,我的創作要更加關注社會現實,體現自己對世界的思考。”她説。

  “淚流不止”的作品感動觀眾

  “這件作品中的小男孩一直在‘哭泣’,我是當母親的人,看了很感傷。”市民范芳潔説。

  讓范芳潔感動的作品懸挂在展廳入口處,這是川美油畫係研一學生盧葦創作的《世界本不安寧》。這件作品重達40公斤,用鐵、銅、木材等十幾種材料豐富油畫畫面。

  重慶日報記者看到,這件作品展現的是一個因戰爭遇難、死在海邊的外國男童,他的“眼睛”裏不斷涌出“淚水”,最終匯聚到作品下方的水槽中。“我在作品背面安裝了微型給排水系統,水可以循環利用,不用額外增加其他設備。”盧葦説,和平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視和平。

  盧葦表示,在今後的創作中,她會不斷嘗試運用各種材料,讓油畫語言更加多元化。

  據悉,展覽將免費展出至10月8日。

 

編輯: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