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科技系統將實施八項重點任務
重慶日報  2018-09-19 08:51:51

  原標題:提升重慶大數據智慧化産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水準 重慶科技系統將實施八項重點任務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張亦築)9月1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市科委獲悉,《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關於科技系統貫徹落實<重慶市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8-2020年)>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近日出爐。《實施方案》提出,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産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提升重慶市大數據智慧化産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水準,到2020年建成全國領先的智慧化技術創新高地和智慧化應用示範基地。

  初步構建開放協同的大數據智慧化産業創新體系

  根據《實施方案》,全市科技系統將重點圍繞智慧網聯汽車、智慧製造、智慧感知、智慧物聯網、智慧機器人、智慧終端、積體電路、雲計算大數據(超級計算機)、人機交互等産業領域,加強前沿基礎理論研究、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技術創新平臺搭建、高端人才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高新産業園區打造、科技金融支撐,不斷增強全市大數據智慧化産業技術供給能力,加快應用示範與産業培育,發展智慧經濟,建設智慧社會,初步構建開放協同的大數據智慧化産業創新體系。

  預計到2020年,全市科技系統將在大數據智慧、自主智慧系統、跨媒體智慧、群體智慧等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方面獲得重大突破,在關鍵器件、高端設備和基礎軟體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標誌性成果,在智慧超算、雲計算大數據、智慧終端、智慧感知等領域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準,在智慧感知、人機交互、智慧終端、智慧機器人等領域開發一批競爭實力強的産品,在智慧城市、智慧製造、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精準扶貧等領域開展智慧化規模應用,實現以智慧化引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推進建設現代産業體系,提升社會治理水準,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建成全國領先的智慧化技術創新高地和智慧化應用示範基地。

  建立國家級大數據智慧化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據了解,《實施方案》共明確了以下八大重點任務:

  強化前沿基礎理論研究,包括發展跨學科複雜智慧理論,開展類腦智慧前沿研究,推進類腦智慧軟硬體技術融合研發,發展高級機器學習和智慧認知理論等;

  加強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圍繞大數據、智慧感知、人機交互、智慧物聯網等重點産業領域創新發展需求,從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産品開發與産業化、實用技術推廣應用示範進行全鏈條佈局,加強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策劃實施一批市級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等;

  推動重點領域産品研發應用,包括面向重慶3C、汽摩、無人裝備、醫用、助老助殘等應用領域,促進智慧機器人、智慧傳感與控制、智慧檢測與裝配等智慧裝備的研發、應用及生産,形成智慧機器人標準體系等;

  加快創新平臺建設,建立並完善面向大數據智慧化産業的公共數據資源平臺、標準測試數據集、雲服務平臺、骨幹網通信與數據收集平臺等,建設高水準大數據國際合作基地等;

  大力引培高端科技人才,包括實施高端人才重點支持計劃“鴻雁計劃”等,著力引進國際頂尖人才及團隊,集聚一大批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等;

  培育優質市場主體,加快推進傳統製造業智慧化改造,持續實施科技型企業培育“百千萬”工程,加快培育引進以高技術性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為重點的科技型企業,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型領軍企業,採取“一事一議”方式加快培育“獨角獸”企業;

  構建多層次創投體系,加快完善股權投資、債權融資和眾籌募資三大創投體系;組建技術創新聯盟,包括建立國家級大數據智慧化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産學研協同的科技創新體系,促進國內外具有領先優勢的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幹企業的交流與合作等。

  每年實施大數據智慧化重點研發項目不低於100項

  據悉,為了保障《實施方案》穩步推進,全市科技系統將設立大數據智慧化産業技術創新重大專項辦公室,負責推進大數據智慧化産業技術創新具體事務,制定大數據智慧化産業技術創新規劃,組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推動關鍵技術應用示範;還將設立重慶市大數據智慧化領域專家諮詢委員會,組織開展戰略問題研究和重大決策諮詢。

  與此同時,聚焦提升大數據智慧化産業發展核心競爭力和整體自主創新能力,重慶市將從應用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實用技術推廣應用示範、創新平臺建設等進行全鏈條創新設計,實施大數據智慧化重點研發項目每年不低於100項,市級科技發展資金年投入項目經費不低於1億元;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多類型的大數據智慧化産業研發、轉化、孵化平臺體系,每個新型高端研發平臺投入不低於1000萬元,市級科技發展資金每年投入大數據智慧化創新平臺建設不低於5000萬元。

  另外,重慶市還將加強開放合作,打造學術交流品牌,積極引進培育國內國際學術交流平臺,推進國內外合作創新,特別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科技交流與合作。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