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渝北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啟幕
華龍網  2018-09-20 13:30:56

  原標題:渝北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啟幕 20多個展臺呈現豐收盛況  

  華龍網9月19日21時40分訊(記者 閆儀 實習生 張雪瑩“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上背著個胖娃娃……”不僅僅是回娘家,更是慶豐收。金桂飄香,秋風送爽,今(19)日下午,重慶市渝北區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渝北區茨竹鎮政府廣場正式拉開序幕,20多個展臺將今秋渝北的豐收盛況充分展現。

【區縣聯動】【渝北】渝北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啟幕

渝北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天啟幕。實習生 張雪瑩 攝

  開幕式上,精彩的變臉、有趣的相聲、驚險的噴火、神秘的魔術等舞臺表演讓現場歡聲笑語不斷,古路鎮烏牛農業股份合作社理事長闕興國的一番話又直戳農民朋友的心窩。

【區縣聯動】【渝北】渝北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啟幕

噴火表演。實習生 張雪瑩 攝

  “一對年過7旬的農民伕婦,在拿到3萬元的務工和分紅收入後,那種溢滿臉上的喜悅和幸福讓我感到十分滿足。”渝北十佳農民代表闕興國説,從帶著鄉親們悶頭苦幹,到開荒山、選産業、跑項目,這些年來成功建成了全市最大的仙桃李基地,作為一名紮根農村的“新型職業農民”,這種自豪感是難以言表的。

  那麼,闕興國的自豪感從何而來呢?

【區縣聯動】【渝北】渝北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啟幕

被表演逗樂的觀。實習生 張雪瑩 攝

  原來,今年以來,渝北區以“1+9”為總體設計,以157個重點項目為支撐,著力實施綠色興農、精品鄉村旅遊、交通建設、綠化生態、文化振興、精準脫貧等9大行動,大大提升了渝北區廣大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科技興農,産業富農。”對於如何實現大豐收,增進收入,提高生活水準,方家溝村緣豐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文樹平表示,政府提供的不僅僅是政策支持,更是技術幫助。

  “我以前是在浙江電廠工作,2014年春節回老家的時候覺得家鄉發展並不是很好,理念也不是很先進,才有了回鄉致富的想法。”文樹平説,在渝北區政府大力倡導科教興農的積極引導和幫助下,他選擇種植的是生態化、立體化、系統化的水稻。田裏種地、養鴨,水裏養魚,收完水稻後,將動物糞便轉化為生物菌用來施肥,這比起化學肥料種出來的米香味更濃、更健康、更環保。

【區縣聯動】【渝北】渝北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啟幕

展銷會上農民售賣自家蜂蜜。實習生 張雪瑩 攝

  文樹平表示,他們今年大概收了20多萬斤大米,一個多月就能買2萬多斤出去,往年也都能賣到一粒米不剩。並且,在渝北區像他這樣的豐收大戶還有很多。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在今天開幕式的場地周圍準備了20多個展臺用於展銷全區特色農産品。

  截至10月份,渝北區各鎮街也將繼續組織開展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向市民展示渝北區豐收的盛況。市民群眾可以前往渝北區各鄉鎮探索和發現渝北各鄉鎮村落吃喝玩樂的好去處,感受渝北的豐收魅力。

編輯:朱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