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10月7日17時訊(記者 黃宇)近日,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文件指出,將積極爭取教育部支持,推進重慶中醫藥學院籌建。
下半年重點任務包括,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快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鞏固完善全民醫保體系、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推進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建立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等。具體來看,部分重點如下: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推進市中醫院、北碚區中醫院和市中藥研究院傳承創新項目建設。開展中醫藥診療技術重點攻關和成果轉化,佈局建設一批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和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提高中醫藥疑難疾病診治能力和水準。
深入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推動基層中醫館、國醫館建設提檔升級。對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不健全、能力較弱的地區,將中醫院的門診中醫診療服務納入首診範圍。積極爭取教育部支持,推進重慶中醫藥學院籌建。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鞏固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新機制。啟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財政補償清算工作。繼續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考核工作,根據考核結果分配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專項補助資金。
繼續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放開一批市場競爭充分、個性化需求比較突出的醫療服務價格,由醫院自主定價、物價部門備案管理。積極完善116項新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政策,加快推進新增醫療服務項目審批。
擴大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範圍,選擇4家市辦公立醫院、每個區縣至少選擇1家公立醫院開展薪酬制度改革試點,逐步完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政策,推動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
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完善醫聯體內部雙向轉診機制,鼓勵群眾基層就醫,確保縣域內就診率保持90%以上,基層醫療機構就診比例保持65%以上,其中鄉鎮衛生院、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就診比例高於全國平均水準。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及康復、護理等機構參與醫聯體建設。
提升基層首診50個病種的診療能力。基層醫療機構可配備採購金額佔比不超過本機構全年採購藥品總金額10%的非基本藥物,積極推行延伸處方和長處方。
完善全民醫保體系——
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準,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其中一半用於大病保險,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標準。
全面推行以總額預算付費為基礎,以按病種、按人頭、按床日付費為重點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統籌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逐步擴大按病種付費的病種數量。
藥品供應保障機制——
依託我市藥品交易平臺,採取“平臺交易+帶量採購”方式,探索帶量採購、跨區域聯合採購等多種藥品採購新模式。鞏固藥品採購“兩票制”改革成效。結合抗癌藥降稅政策的實施,開展醫保目錄內抗癌藥集中採購。開展國家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明顯降低藥品價格。
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
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逐步完善公立醫院設備採購機制。加強醫保基金監管,強化醫保對醫療行為的監管,採取有效措施著力解決“挂床”住院、騙保等問題。
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在“三醫”領域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整治。建立醫療機構自查制度。推進衛生計生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失信聯合懲戒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