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標對表“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 黔江區30個鄉鎮街道現場“交賬”
“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實施一年來成果咋樣?10月8日至11日,重慶黔江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推進會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流動現場會輾轉30個鄉鎮街道、40余個現場點,查訪鄉村振興戰略為鄉村帶來的變化。
鄉村振興,“産業振興”是根本。面對“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現狀,黔江區大力提升土地利用價值,以實施“畝産萬元立體農業行動計劃”為突破口,按照“3+X”農業産業體系和“十個一”工作模式,重點發展了以獼猴桃等優質水果,以青菜頭為主的優質商品蔬菜,以及中藥材、特色水産養殖等特色農業産業,建成基地4.49萬畝,産業發展正呈現出蓬勃興旺、欣欣向榮的景象。
黔江區還立足吸引城市人才進鄉下村、培育開發鄉村人才、激勵鄉村人才創業就業、完善鄉村人才服務保障4個方面,制定17條措施,正不斷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鄉村人才隊伍。
“幺妹住在十三寨……”走進黔江區小南海鎮十三寨,“總寨主”覃誠芳的山歌嘹亮,宛轉悠揚,吸引了一大批遊客駐足聆聽。這不僅成為當地旅遊産業的一張名片,還加快了鄉村的文化振興,激發鄉土文化生機與活力。
在黔江,讓人們稱道的還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一年來該區全力推進“五大環保行動”,鞏固國家衛生區創建成果,切實加大環保執法力度,牢牢守住黔江天藍水清地潔的生態環境,全年優良天氣天數有望超過350天,乾淨整潔的城市街道、農村院落成為美麗黔江的重要“名片”。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基層組織的支撐。一年來,黔江區狠抓基層黨組織建設,採取“網格+産業”支部形式,對28個村黨組織進行調整,規範建立網格支部41個、産業支部28個,在鵝池鎮南溪村和石柱村試點建立聯合黨組織。同時探索出了“主題黨日+”活動模式,引導廣大農村黨員學理論、學政策,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通過“五個一批”措施,建強了村級帶頭人隊伍;按照“五有”(有場所、有隊伍、有計劃、有制度、有資料)要求,建立講習所225個,投入660萬元升級31個村級便民服務中心,面對群眾、服務群眾,為老百姓做實事、辦好事,讓群眾感受到基層黨組織的溫暖。
黔江區委有關負責人説,黔江將進一步在産業發展上下功夫,突出上規模、做有機、樹品牌、增效益、創佳績,確保明年“畝産萬元立體農業”基地達到10萬畝;打好“鄉情牌”“鄉愁牌”“事業牌”,推動人才回流,建一支“愛農村、懂農業、有技術、有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以拓展國家衛生區創建成果、爭創全國文明城區為抓手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突出抓好“建、治、管、改”,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努力實現産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切實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努力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