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清理銀行業務中不合理證明事項 堅決杜絕“奇葩”證明、循環證明和重復證明
10月1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銀監局獲悉,為優化銀行服務,重慶市各銀行對業務經營中不合理的證明事項要盡可能取消。原則上,各銀行自主設定的證明事項應在今年之內取消。
重慶銀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清理,各銀行要堅決杜絕“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這3類證明。對本行各級分支機構違法違規增加證明事項和證明材料、提高證明要求、向群眾和企業轉嫁證明核查義務的,各銀行要及時糾正查處。
其中,外界反映較多、客戶投訴較為集中的證明事項,以及直接面向群眾的業務(如存取款、銀行卡等)、各類具有普惠性質的業務(如助學貸款、扶貧小額貸款、工會創業小額貸款等)涉及的證明事項,是重點清理的對象。
重慶銀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清理銀行證明事項,旨在“減證便民、優化服務”。全面清理銀行需要群眾、企業等客戶提供的證明事項,不合理的要取消,確需保留的,也要盡可能簡化。
針對銀行各種證明事項,重慶將分類進行清理。對於法律、行政法規以及銀行業監管規章、規範性文件明確設定的證明事項,要求銀行逐項提出取消或保留建議。其中,可以通過聯網核查、書面告知承諾等方式替代或涵蓋的證明,以及不適應形勢需要的證明,銀行要提出取消建議。實踐中確需保留的證明,銀行要提出明確的理由和依據;對於本行自主設定的證明事項,各銀行則要及時進行清理整改。如可直接取消的,要立即停止執行。應當取消但立即取消存在困難的,應採取必要措施,原則上在2018年年底前予以取消。
新聞連結
要求逝者簽字,類似證明令人頭疼
近年來,有不少人深受“證明之苦”——大老遠到某個單位辦事,卻被告知還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而一些證明材料很多人聽都沒有聽説過,更不知道要到哪去開具,導致事情辦不了。這種現象在銀行業也屢見不鮮。
不久前,福建三明市市民張先生拿著房産證到某銀行辦理業務,卻被銀行要求開具不動産登記證明,證明“自己的房子是自己的”。張先生非常不解,“難道房産證還不能證明房子是自己的?”
安徽阜陽一市民在銀行開戶的時候,銀行工作人員把他的名字打錯了,當時他也沒注意。後來他去銀行取錢,被告知因無法證明身份,無法取錢。要想取錢,除非能證明“自己是自己”。
讓人想不通的各種證明,還有不少。譬如:有人在父親過世後到銀行提取他賬戶上的存款,銀行竟然要求已經過世的賬戶所有人簽字;有人不小心將人民幣損壞了個角,去銀行兌換,銀行卻要求其到社區開“非故意損毀人民幣”證明;有人去銀行替孩子修改銀行卡密碼,在出示戶口本的情況下,銀行仍然認為這不能證明父子關係,而要求提供孩子出生證以證明“你孩子是你孩子”……
針對這樣的現象,中國銀保監會日前在全國範圍內展開銀行證明事項清理工作。 (記者 黃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