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重慶2018年10月22日電 近日,據“中國長壽之鄉”江津區消息,截至今年10月,江津區百歲老人已達173位,較2012年獲評“中國長壽之鄉”時增加了58位。目前,全區女性百歲老人125人,男性百歲老人48人,年齡最大的百歲老人是賈嗣鎮玉皇村的張世華,現已109歲。
據中科院地化所普查數據表明,江津全境中硒水準以上土壤佔90.21%,所産出的大部分都是富硒農産品。硒元素具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預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江津百歲老人的增加,除了得益於該地區富硒的自然因素外,還離不開當地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惠老政策。
累計發放高齡補貼8000萬餘元
據了解,江津區從2012年7月開始實施高齡補貼。凡戶籍在江津,年滿85周歲老人均可申報享受高齡補貼政策。按照該政策,85至89周歲每人每月50元,90至99周歲每人每月100元,100周歲及以上每人每月500元。
截至目前,江津區85周歲及以上已達1.89萬人,全區累計發放高齡補貼8000萬餘元。
老齡事業機制不斷完善
2016年,江津區用區級福彩公益金90萬元設立了江津區福彩敬老扶老基金,並相繼出臺了江津區敬老扶老扶助辦法。建立起百周歲生日慰問、百歲老人健康體檢、基層老年協會建設扶助、基層老年協會活動項目扶助、為90周歲及以上老人購買意外傷害綜合保險、敬老月活動經費保障等長效機制,推動了江津老齡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此外,該區還成立了一大批鎮(街道)和村(社區)基層老年人協會,社工組織和老年服務志願組織。老齡工作的組織架構不斷健全,機制不斷完善。
加快推進養老體系建設
近年來,江津區將城鎮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列入重點民生實事,編制了《江津區養老服務設施“十三五”建設專項規劃》,打造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出臺政策對養老院床位建設、城鎮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給予資金補助,對社會辦養老服務設施給予運營補貼和貸款貼息等。
目前,全區已有38所敬老院、72所五保家園,115個養老服務設施、1所福利院、1個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據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該區還將新建7個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王嫚 陳元媛 雷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