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碚城市品質提升的“面子”和“裏子”
重慶日報  2018-11-16 18:22:54

  原標題:內外兼修碚城美 ——北碚城市品質提升的“面子”和“裏子”

【焦點圖】北碚城市品質提升的“面子”和“裏子”

  工人在北碚區雲華路鋪設人行道透水地磚。特約攝影 秦廷富

  佔道多年的新村菜市消失了,經營者被分散安置到周邊;修路遺棄的山石被運到燎原社區,沒花多少錢就成了雕塑小品;曾經無人管理的角落,通過一套智慧管理系統厘清了責任……一個個環境頑疾的攻克,讓小城北碚美起來、靚起來,贏得群眾廣泛稱讚。

  提升城市品質,北碚有哪些秘籍?11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在北碚採訪時獲悉,該區通過環境治臟、設施治破、綠地治雜、秩序治亂,在城市品質提升行動中既修“面子”又治“裏子”,在提升城市品質、品位的同時,增強了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佔道經營的馬路菜市消失了

  今年8月,外出避暑一個多月的劉德菊回家後欣喜地發現,小區附近佔道經營的新村菜市終於不見了蹤跡。“現在過路方便多了,也沒了討價還價的嘈雜聲。”

  73歲的劉德菊是天生街道泉外園社區居民,她所説的新村菜市是小區外一條長約100米的背街小巷——新村街,距離老城中心的作孚廣場商圈不足100米。“10多年前剛搬來時,這個馬路菜市就冒頭了。”劉德菊介紹,新村街人行道被佔道經營攤位擠佔,路面長期油污遍地,部分攤販還在人行道上違規搭建雨蓬、攤位。

  “菜市的確方便了附近居民,但也嚴重影響市容環境和居民通行。”劉德菊説,每天早上菜市攤販摩托車的喇叭聲、市民討價還價聲,都讓周邊居民苦不堪言。多年來,在周邊居民的投訴下,當地街道及相關部門多次對這一佔道菜市進行整治,但往往整治後又死灰複燃。

  今年夏天,北碚實施城市品質提升百日攻堅行動,天生街道決定取締這個佔道經營的菜市。“決不能讓它像以往那樣死灰複燃。”天生街道黨工委負責人介紹,在吸取以往整治的經驗和教訓後,他們決定進行廣泛動員,並分流經營戶到周邊菜市做生意。

  8月初,天生街道通過發放告知書等形式將整治行動廣而告之,並多次與佔道攤販面對面溝通交流。來自合川的李師傅在這裡賣了15年菜,了解到政府的整治決心,他主動拆除了違規搭建的攤位,搬到了附近碚峽農貿市場,收入比過去還增加了不少。

  10多位經營者搬離後,仍有部分攤販持觀望態度。8月9日,天生街道聯合城管、公安、工商、食藥監等部門,依法對新村菜市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清運佔道堆放物品15車。為鞏固整治成效防止反彈,天生街道還安排工作人員通宵值守,防止流動遊攤進入。

  重慶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附近小區的孩子在街邊玩耍,路上新刷的標誌線亮堂堂的,兩旁的店舖經營者紛紛搬了椅子出來曬太陽,整條街道祥和又寧靜。天生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他們將安裝休閒座椅、整修行道樹、修復破損路面,為周邊居民打造一個舒適的環境。

  新村菜市僅是北碚城市環境頑疾整治的一個縮影。城市品質提升百日攻堅行動實施以來,通過加強綠化、整治環境衛生、新建設施和秩序整治,靜寧路背街小巷、新石坑小區、國道212沿線、縉雲山沿線、北碚火車站等面貌陸續得以改善。今年,北碚還累計新建公廁4座,對外開放社會公廁13座,施劃500余處摩托車臨時停放點,新增城市綠地32.69萬平方米,改造人車行道18萬餘平方米。

  廢棄山石成社區景觀小品

  1噸多的大石頭,因為修路被刨了出來,常年堆放在路邊無人問津。一個偶然的機遇,這塊石頭被龍鳳橋街道的工作人員發現,從此改變“命運”成為社區景觀小品。

  位於燎原社區的這處原石景觀小品,佔地不到5平方米,原來是一塊邊角地。因為地處岔路口,有不少遊攤,甚至還有摩托車在此候客搶佔行人空間。實施城市品質提升攻堅行動後,龍鳳橋街道對這樣的邊角地加大了整治力度。

  邊角地零零散散的,資金又有限,該怎麼辦呢?龍鳳橋街道宣傳委員羅靜秋介紹,他們決定利用邊角地建景觀小品。“恰巧,一位街道工作人員在轄區鳳凰村辦事,發現有不少奇石因修路被挖出丟在路邊,如果能用來裝點社區豈不是一舉兩得?”羅靜秋説,情況反映到街道後,他們當即行動起來,運石頭、買花草、購水泥,全部花費不到1萬元,一座大氣又漂亮的景觀小品就建成了。

  原生態的山石配以水泥底座,搭配上花草,原來的邊角地一下子上了檔次,成了街道一道標誌性景觀。自今年7月以來,龍鳳橋街道巧借廢棄的山石建起了3座社區景觀小品。不僅如此,該街道還因地制宜利用轄區內一處原生岩石建起雕塑墻,利用邊角地建起了兩個富有文化氣息的車輛停放點。

  花費不高又彰顯品位,龍鳳橋街道嘗到了甜頭,讓一塊塊廢棄山石進了城,一個個邊角地成了文化角、景觀角。未來,該街道將繼續開展因地制宜的社區景觀小品打造,提升城市品質。現在,龍鳳橋街道的做法已被當地各鎮街競相效倣。縉雲山沿線、城區街道、社區公園、濱江岸線等地,陸續出現數十座因地制宜興建的景觀小品。

  一張圖劃清管理責任

  位於北碚嘉陵江邊的盧作孚紀念館,是外地遊客常來的“打卡”之地,但其周邊常常垃圾堆積。

  “以前紀念館、街道、建委各管一攤,留下不少死角。”北碚區城管局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主任張川介紹,為改善環境,提升遊客體驗,今年上半年,該區上線了城市智慧管理系統,用一張圖劃清了各單位“責任田”。

  該系統以城市管理區域為單元,將涉及到的城市管理責任單位的管理區域都精準標注到高解析度地圖上,細化責任、精準分區。分區域、分環節管理使景區如今面貌煥然一新。目前,該平臺已實現任意調取查看任何區域的責任管理信息、單獨實現某個責任單位管理區域的顯示等功能。

  “目前,我們完成了全區近60處管理責任不清區域的確認固化。”張川介紹,在北碚區政府的協調下,該區過去管理交叉、職責不清的區域,被逐一界定了管理邊界、明確了管理職責。同時,該區還將17個鎮街、5個園區和10多個部門納入考核,實行追責問責,並建立月度抽查制度,納入對部門和鎮街的年度考核。

  今年5月起,北碚通過全區動員、全員參與和全域覆蓋實施了城市品質提升攻堅行動,將精細化管理向最末梢的“毛細血管”延伸。從城區到城郊,再到農村社區,轄區內五大組團和17個鎮街的主次幹道、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農村集中居住區和兩區交界處,農貿市場、醫院學校周邊,高速公路、輕軌和縉雲山沿線,施工和待建區域、荒坡空地,城市綜合管理逐漸向北碚全域覆蓋,有力促進了當地城市品質提升。(記者:王亞同)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