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創民族歌劇《呦呦鹿鳴》19日在渝上演
華龍網  2019-01-18 14:02:19

  原標題:《呦呦鹿鳴》19日在渝上演 看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成長故事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7日20時46分訊(記者 張義)屠呦呦的名字已經廣為人知,但她帶領科研團隊提取青蒿素的攻堅過程以及她的成長經歷,你熟悉嗎?1月19日晚,這部講述屠呦呦奮鬥歷程的原創民族歌劇《呦呦鹿鳴》將在國泰藝術中心上演。17日下午,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提前見到了該劇主創人員——屠呦呦扮演者呂薇,以及將屠呦呦事跡搬上舞臺的寧波市演藝集團董事長鄒建紅,聽他們講述該劇背後的故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beeae93c-4009-42e3-9170-e7264ce568b1

  被屠呦呦領獎場景觸動 決心用民族歌劇向女科學家致敬

  《呦呦鹿鳴》講述的是中國中醫藥科學家、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發明青蒿素的故事。全劇從屠呦呦的生活和工作入手,通過父女、夫妻、同事之間的對唱、重唱,表達女科學家對理想的追逐與堅守。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632fab8-acc9-41eb-b017-a72c66f1407d

  為什麼想要將這個故事搬上歌劇舞臺?鄒建紅説,2015年12月份,寧波市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受北京屠呦呦諾貝爾醫學獎領獎組委會的邀請,赴瑞典為屠呦呦領獎之行系列活動演出,見證了中國科學的榮耀時刻。鄒建紅親眼見證屠呦呦領取諾貝爾獎後,他決定要創作這部歌劇。“屠呦呦本人最開始並不同意,她説,發現青蒿素不是她一個人的功勞,不應該專門以她來製作一部劇。而且,她不喜歡這樣的張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9b9513f-d0e0-4e4a-bd54-4473f4765eca

  創作一部現實主義題材歌劇並不容易,演繹真人真事則更難;描述現實中的科學技術、科學家及其科研成就,更是難上加難。鄒建紅條分縷析,向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分析了三點他覺得“難”的地方,“一是文本創作方面,她沒有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我們不能因為劇情亂寫;二是寧波院團自身力量薄弱,之前沒有創作過歌劇類作品;三是中宣部非常重視人物型歌劇類型,自身感到壓力很大。”廖向紅表示,劇本前後易稿17次,經歷5輪大改,才最終敲定。“觀眾現在看到的這部劇,就是屠呦呦自己的故事。”

  鄒建紅透露,在演出最後一段唱詞中,有人問屠呦呦獲得這個獎後有什麼樣的心情。她回答:獲獎的過程很艱苦,研究的過程很艱苦,但是登上高山後,從高山看到平地後,我還是一個平凡的人。“這段話,是屠呦呦自己為我們寫的。”

  青年歌唱家呂薇更愛演員身份 大跨度年齡挑戰演技

  從該劇的創作陣容看,包括作曲孟衛東,導演廖向紅,編劇王勇、郭蔡雪,指揮朱曼等,可謂是我國當代藝術舞臺上最強的力量;演員方面,不僅有著名歌唱家呂薇的加盟,還有孫丹、孫振華、謝進聯等多位實力派演員助陣。

  其中,現場交響樂隊人數就達200人,現場還通過獨唱、男聲合唱、二重唱、女聲合唱、童謠合唱、混聲合唱等形式串起整部劇,現場奏唱效果為重慶近年少有。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ab8741bc-696b-409e-89e3-92ce1ddddcc9

  國家一級演員、青年歌唱家呂薇在《呦呦鹿鳴》飾演16-40歲的屠呦呦,這位曾經演唱過《十送紅軍》《中國紅》《但願人長久》等膾炙人口歌曲的歌手在劇中有精彩表演。歌手和歌劇演員的身份更享受哪一個?對此,呂薇回答,“舞劇演員,這是‘劇星’。”

  在眾多文藝形式中,歌劇是一門高度綜合、高度精密的舞臺藝術,涉及的藝術門類之多、生産流程之複雜,是所有文藝形式之最。呂薇説,“藝術的最高殿堂就是歌劇,能夠出演歌劇對我來説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fb473e3-3a9f-4ede-bbd7-dad55884c904

  從16歲的少女,到40歲的成熟女性,這種年齡的跨度如何做好詮釋?面對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提問,呂薇脫口而出,“裝嫩。”隨即,她又笑著説,“16歲的小姑娘,經常會有一些小動作,比如説上臺階是連蹦帶跳的上去,説話的語言也很稚嫩,而40歲時,語言、行為都會更加沉穩。”

  “屠呦呦對科研對工作是義無反顧的,但是在生活中,她又是比較笨拙的。”呂薇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她從來沒有見過屠呦呦本人,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她和團隊在前期做了大量案頭工作,包括翻閱相關書籍、影像資料、采風、採訪她身邊的人等。“其實我的祖籍是寧波,跟屠呦呦是老鄉,似乎在冥冥之中有一些淵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5fa26e6-20ac-47d7-8e35-c2fe6b81cc1a

以上圖片均由重慶演藝集團提供

  呂薇説,為了更真實的表現好那個年代的故事,演員在著裝和粧容上有著嚴格的要求,假睫毛、紅口紅都是不被允許的。呂薇回憶,之前在北京有位長者看了她的劇,但並沒有將她認出來,直到半年後一次偶然的聊天,那位長者突然驚奇地發現,原來那個就是呂薇演的。“我真是又生氣又滿足。”呂薇笑道,“這説明這樣的形象塑造是準確的。”

  據悉,《呦呦鹿鳴》自2017年5月在寧波首演後,目前已在全國各地上演近40場。19日晚19時30分,該劇將走進重慶國泰藝術中心,同山城市民共同感受愛國主義宏大敘事下的家國情懷和個人夢想,感受“個人夢”、“科學夢”和“中國夢”的水乳交融、交相輝映。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