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版“小豬佩奇” 博物館陪你過春節
重慶晨報  2019-01-29 10:49:16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48725235(1)

清代圓雕玉豬。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48725239(1)

東漢紅陶豬。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48725245(1)

出土的陶豬鬃毛分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48725250(1)

唐三彩臥豬。 上游新聞記者 劉力 攝

  最近,一部《啥是佩奇》的宣傳片火遍了微信朋友圈。其實“佩奇”只是英國設計的小豬動漫形象,但你知道,其實重慶先民們也擁有他們的“佩奇”嗎?

  今天,一場《“新春文化系列展”之金豬賀歲》展覽將在三峽博物館開啟為期一個多月的展期,陪伴大家歡度新春佳節。

  據三峽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展覽將從家豬的馴化講起,用200余件展品將中國數千年家豬飼養歷史及衍生文化展示給觀眾。觀眾可以在展覽中慢慢品味新石器時代豬骨遺存、漢代陶豬、清代滑石豬、瑪瑙豬、圓雕豬等帶來的厚重歷史,感受票據、宣傳畫、小人書、郵票、商標、肉票、動畫片等帶給我們的滿滿回憶,體會剪紙、版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精巧技藝,同時還可以參與有趣的現場互動項目。

  漢代開始圈養 算是支柱産業

  在展覽現場,一隻長29釐米、寬13釐米的陶豬做得惟妙惟肖,就連身上的鬃毛都根根分明。主辦方工作人員説,這只陶豬出土于巫山澱粉廠,在漢代,墓葬中常隨葬有陶制的雞、狗、豬等家畜,它們形態各異,惟妙惟肖,生動地還原出當時的農家場景。

  那麼養豬業,在漢朝到底有多發達?專家説,那絕對算得上漢朝的支柱性産業了。

  從養豬技術來講,漢朝的技術有了革命性的突破。在以前豬可都不是圈養,跟牛羊一樣,是要到野外放養的。直到漢朝,養豬業迅猛發展,官方大力鼓勵養豬,才逐漸有了比較科學、系統的養豬方式,人們開始注意到要圈養,根據地方特色培育豬。

  在當時,甚至涌現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豬種”,比如四川豬、貴州豬、江蘇豬、華北豬等。

  更為好玩的是,為了更好的養豬,漢朝人甚至發明瞭一種叫相畜術的東西,專門用來評判豬的好壞。比如漢朝知名的《相豬經》,也出過相豬領域的專家——留長孺。在《齊民要術·養豬》卷六上有:“母豬取短喙,無柔毛者良。”

  而且,豬也成為非常熱門的陪葬品。在漢朝人死了後,陶豬是必備的葬品,為的就是怕逝者在地下吃不到豬肉。有錢人則會用玉石做成小豬狀,放到死人的手裏,俗稱“握豚”。

  唐代官宦人家 養豬多達3000頭

  其實在古代,憨態可掬的豬是先民最愛的文玩把件形象之一。在此次展出中,這樣的重慶版“小豬佩奇”就頻頻出現在展場之中,只不過它們不是來自家養,而大多都是野豬的形象。

  你千萬不要以為文玩小豬就僅僅是木制或者玉雕,在展場中還有一隻唐三彩的野豬。

  這只“野豬”長12釐米、寬5釐米,是典型的“唐三彩”作品。這件白地黃綠釉臥豬大部分釉色已經脫落,長嘴,背脊隆起,表現的是一頭正在休憩的野豬形象。據文獻記載,唐代豬的養殖規模十分龐大,官宦人家養豬數量甚至可達三千頭。

  除此之外,展場中還有一隻來自清代的“野豬”,這只長9.5釐米、寬5.2釐米、高6.3釐米的清代圓雕玉豬,額頭上雕刻出了長長的鬃毛,以及捆綁在身體上的縛繩,背上披著帶有如意紋的蓋毯,雖然看起來圓潤可愛、憨態可掬,表現的卻是一隻野豬的形象。

  工作人員説,類似的玉雕小件為清代的文玩用品,形象或獸或禽,一般置於案頭、書架,可遠觀,也可上手把玩。(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李晟)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