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取紙、掃碼開門,便後無需用水沖洗,卻能保持乾淨清新,無污染排放……這樣的廁所,你見過嗎?1月31日,重慶市首座智慧無水生態公廁在建川博物館開放試運行,用先進的微生物基因工程技術加速“廁所革命”。
重慶日報記者見到,與普通沖水式廁所相比,新型公廁擁有不少新特點。它打破了傳統水衝式廁所處理糞便的機理,採用源分離技術將糞尿完全分離,利用經過篩選、復壯、馴養後的無害微生物菌種對排泄物進行生物降解,便後無需用水沖洗,可節約大量水資源。
智慧無水生態廁所也是一座“有機肥料收集器”,經生物發酵後的糞便可製成優質有機肥或營養土,用於種植各類樹木花草及農作物,能起到改善土壤板結,增加肥效的功能;收集的尿液經尿液生産處理廠加工後製成液態複合微生物肥料,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
該公廁還投用了國內首個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公廁智慧管理及運用的互聯網雲平臺,該系統可以讓如廁者通過手機一鍵尋廁、掃碼開門、提供尿液檢測及健康諮詢服務等,同時實現對公廁運營的隨時監控,實時掌握城市公廁布點情況、如廁人數、衛生情況等。(記者 張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