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機下單 “網約護士”上門打針換藥
重慶日報  2019-02-19 09:58:30

  ● 去年,重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共向居民履約服務2500萬人次,其中不少服務是上門服務

  ● “網約護士”主要由在醫療機構註冊過的護士構成。因對護士臨床經驗要求高、病人家庭不具備醫療條件等困難致使“網約護士”推廣存在護士資源短缺及操作風險大等問題

  ● “網約護士”作為一種新業態,精準對接了群眾多樣化健康需求,但首先還是要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保障醫療品質和安全

  手機上下個單,就有護士上門打針、換藥,這樣的“網約護士”,你會約嗎?2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佈《“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確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6省市進行“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也就是説,從去年開始逐漸興起的“網約護士”開始了官方試點。

  2月18日,重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雖然重慶並不在試點之列,但重慶部分社區衛生中心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中已包含“網約護士”服務內容,為年齡大、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

  現狀

  重慶已開始這項服務

  “小李,楊嬢嬢把腳上的瘡摳破了,傷口有點深。”春節期間,九龍坡區石橋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李楊在微信上收到了75歲老人周渝生的求助。周渝生是李楊的簽約服務居民,“楊嬢嬢”則是其老伴楊循儀。由於楊循儀行動不便,當天中午,李楊便帶著護士唐仙虹來到老人家中,為老人清創及傷口包紮。“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其實包含了部分‘網約護士’的內容。目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都是團隊服務模式,其中就有護士。”

  市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從服務內容上看,家庭醫生團隊對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需每年提供不少於4次面對面的健康管理服務,對行動不便、年齡較大的簽約居民在必要時須進行上門服務。

  數據顯示,去年,重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共向居民履約服務2500萬人次,其中不少服務是上門服務,包括康復治療、傷口換藥拆線、換胃管、膀胱沖洗、健康體檢等內容。

  阻礙

  護士資源短缺 醫療操作風險大

  據了解,《方案》對“互聯網+護理服務”做了明確界定,主要是指醫療機構利用在本機構註冊的護士,依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以“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模式為主,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護理服務。這就意味著提供上門護理服務的主體是實體醫療機構,派出的註冊護士應當至少具備5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和護師以上技術職稱,能夠在全國護士電子註冊系統中查詢。

  由此帶來的首要問題就是護士資源短缺。“平時醫院的工作很累,還要上夜班,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上門服務。”我市某三甲醫院一名護士説。

  即使是基層醫療機構,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僅以李楊的家庭醫生團隊為例,其簽約居民達2000多人,按照每季度要上門隨訪一次的要求,工作量相當大。有時一上午只能為一戶人家提供服務,時間成本很高。除了護士資源短缺外,還有操作風險問題。“我們上門是不敢打針、輸液的,因為操作風險太高。”李楊坦言,這些醫療服務的操作原則是必須在有搶救條件的醫療機構內開展,除非是急診急救。

  事實上,由於醫療服務的複雜性,護士、醫療機構和患者三方都要承擔風險。比如上門輸液,無法知曉藥品來源是否合法,一旦出現用藥反應,也沒有相應的搶救設備,可能引發説不清楚的醫療糾紛。

  建議

  細化政策 保障醫療品質和安全

  據了解,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為2.4億人,佔總人口的17.3%。失能、高齡、空巢老人的增多,使老年人對上門護理服務需求激增。重慶也是如此。近20年來,重慶老年人口呈現出進入早、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多、空巢化的特點。預計到2020年,全市60歲以上總人口將達到800萬人,超過全市戶籍總人口的23%。

  “‘網約護士’作為一種新業態,精準對接了群眾多樣化健康需求,但首先還是要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保障醫療品質和安全。”重慶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蒲川認為,“網約護士”的初衷美好,需求的確真實存在,推廣也有前景,但實施起來需要規範及政策的細化。比如護士上門服務沒有監控視頻,一旦出現糾紛,很難説清楚對錯。為防控和應對風險,服務對象、地址等需驗證;對護士資質、服務範圍和項目內容也應明確要求;同時,醫療機構應當為護士配備工作記錄儀,服務過程中産生的數據資料應當留痕,可查詢、可追溯。

  護士數量嚴重不足,工作量大,哪來那麼多時間上門?如何突破績效考核的“天花板”,讓護士積極邁開腿跨出醫院?在蒲川看來,要解決這些,首先要提高護士群體的地位和待遇,花大力氣多培養護理人員,減少其流失,否則推廣本身就缺乏基礎;其次,應當探索建立價格和相關支付保障機制;第三,嚴格評估哪類患者可以享受上門服務,即試點醫療機構對申請者進行首診、評估後,可派出具備相應資質和技術能力的護士提供相關服務。(記者 李珩 實習生 牛馨穎)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