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是一年春來到 風正兩江一帆懸
重慶日報  2019-03-10 15:44:48

  原標題:又是一年春來到 風正兩江一帆懸——習近平總書記參加2018年全國兩會重慶代表團審議併發表重要講話一年間

網信辦要求【頭條】又是一年春來到 風正兩江一帆懸

圖為晨曦中的重慶。通訊員 唐安冰 攝

  三月的北京,春風拂面,萬物勃發。

  一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參加審議併發表重要講話,聚焦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對領導幹部如何講法治、立政德提出明確要求。希望重慶廣大幹部群眾團結一致、沉心靜氣,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讓重慶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殷殷囑託,深深期許,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重慶改革發展定嚮導航,給巴渝兒女帶來巨大鼓舞和強大動力。

  一年來,重慶緊緊圍繞把總書記殷殷囑託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這條主線,重整行裝再出發,團結一致向前行,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思想武裝,把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作為行動指南,把總書記關於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做到“四個紮實”的重要指示要求作為具體落腳點。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銳意進取、埋頭苦幹,全市政治生態持續向好,幹部群眾精神狀態積極向上,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穩步向前。

  厚立從政之德

  涵養政治生態“綠水青山”

  “政治生態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對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並就法治和德治問題進行了深刻闡述。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重慶專門召開市委五屆四次全會,市委書記陳敏爾強調,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重慶各項事業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我們重整行裝再出發最重要的思想武裝,是做好重慶各方面工作最切實的行動指南。市委提出的“三個確保”:確保重慶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一切行動聽黨中央指揮、向總書記看齊,確保重慶所有工作部署都以貫徹中央精神為前提,確保重慶各項事業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正確方向前進。這是市委的政治承諾,也是檢驗重慶政治生態好不好的根本標準。

  重慶把全面乾淨徹底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王立軍流毒作為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最要緊的任務,出臺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加強法治和德治工作、堅決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王立軍流毒3個文件。重點在“十破十立”上下功夫、見實效,以滾石上山的勁頭,正本清源、扶正祛邪,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明鏡高懸緊握戒尺。

  重慶市委出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辦法(試行)》,實體與程式並重,為有效運用“四種形態”提供制度遵循。

  “以案説紀、以案説法、以案説德、以案説責”警示教育一年來共開展5000余場,剖析3200多個典型案例,43萬多人次黨員幹部受到教育。

  2018年,重慶市紀檢監察機關通過“四種形態”處理超2.5萬人,同比增長44.5%;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6282件9652人,分別是2017年的3.72倍和3.59倍。

  大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市。成立重慶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出臺《關於加強幹部法治素養建設的意見》,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為全市黨員幹部開展法治專題學習活動,建立完善領導幹部法治輪訓制度、法治考試製度,1474名新提任領導幹部集體參加法治理論知識考試。過去一年,法治學習已成為常態,崇尚法治成幹部自覺。

  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要講政德,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要多積尺寸之功,時刻保持人民公僕本色。

  重慶市委組織部實施“領導幹部政德教育計劃”,把幹部政德作為幹部考察重要內容,德有問題的幹部堅決放下,將“加強政德建設”納入區縣全面從嚴治黨考核指標。

  當前,全市上下形成了堅決聽從黨中央指揮、自覺向總書記看齊的良好政治氛圍,形成了各級班子堅定清醒有為、各級幹部忠誠乾淨擔當的良好政治局面。

  一年來,重慶涌現出了恪盡職守、勇於奉獻的時代楷模楊雪峰,忠誠黨的事業、傳承優良家風的基層扶貧幹部楊驊等一批先進典型,他們的事跡感動了無數幹部群眾。

  人民調解員馬善祥去年接待群眾600余名,帶領一批“小馬”當好基層調解的“繡花針”。

  紮根基層14年的社區幹部楊春敏,最近獲得全國十佳“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榮譽。

  黨風正則民風淳。

  3月5日,在磁器口古鎮“志街”舉行的“學習雷鋒好榜樣”快閃亮相央視,展示了我市“最美志願者”風采。

  重慶註冊實名志願者已達560余萬人,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志願者,成為名副其實的志願者之城。在尊老愛幼、環保、脫貧攻堅一線都活躍著志願者的身影,他們為重慶不斷集聚著善良、溫暖、智慧的力量,持續涵養著這座城市的精神底蘊。

  1月,2018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揭曉,與居民心連心的“片兒警”高萬祿,義務贍養“盲婆婆”的“金牌師傅”陳昌永,單腿撐起溫暖幸福家的殘疾婦女廖良瓊等十位人物溫暖了冬日的山城,成為市民心中的“平民英雄”。

  永川區組織上千名新鄉賢引領鄉風文明,“小事不出院、鄰裡更和諧”,“鄉賢評理堂”去年化解2000多件糾紛,成為2018年全國創新社會治理10個最佳案例之一。

  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自覺弘揚新風正氣,摒棄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崇德深入人心,明德引領風尚。巴渝兒女堅韌頑強、開放包容、豪爽耿直的人文精神得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巴渝大地生根開花。

  行千里·致廣大。思想武裝、正向激勵、領導示範、典型引領,匯聚起推動重慶發展的磅薄力量,全市上下工作信心越來越足,幹事氛圍越來越濃,發展環境越來越好。全市經濟發展穩中有進,改革開放有序推進,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

  巴渝兒女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揮灑汗水,真抓實幹,奮力追趕夢想。

  厚築開放底色

  新動能加快成長

  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努力推動高品質發展,重慶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

  開年以來,重慶發展形勢良好。

  2月28日,綦江區48個項目集中開工或投産,總投資近170億元,其中,智慧製造項目是“重頭戲”。騰訊將投資百億元打造騰訊雲基地,建成後預計産值達300億元。

  今年1月,重慶外貿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完成進出口總值近48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7.5%,實現“開門紅”。

  穩中求進有底氣,攻堅克難有信心。

  一年來,重慶聚焦高品質、供給側、智慧化,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穩、進、好”的態勢,地區生産總值突破2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5%和14%;三次産業結構在優化,第三産業佔比已超過第二産業。

  船到中流浪更急,奮楫前行須定力。

  過去一年,重慶經濟正在經歷轉型升級,最重要的是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推動産業升級,創新驅動發展不動搖。

  首屆智博會讓火熱八月的山城再沸騰。總書記發來賀信,明確指出“智慧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3天時間,超過50萬人次觀展,簽約智慧化項目達6120億元,智博會永久落戶重慶。

  今年開年以來,作為全球第二家能生産直徑300毫米晶圓的企業,重慶萬國半導體科技公司産品供不應求,春節期間仍在加班生産,1月份製造1.3億顆晶片,比上月增加3000萬顆。鑫景玻璃、翊寶智慧電子等多家重點企業都訂單不斷、産銷兩旺。

  同時,一批高技術、高産值的智慧化項目近期在兩江新區開工,重慶聯創電子新項目破土動工,投資超10億元。阿裏雲創新中心(重慶)將投用。

  全國排名前20位的手機品牌有8家落戶重慶;阿裡巴巴、騰訊、百度、華為等紛紛來渝加大投資合作……

  高品質發展的態勢在上行,新動能加快成長。“我市經濟結構轉型的實施效果已經顯現。”重慶工商大學李敬教授評價,“重慶,正走在高品質發展的正確道路上。”

  兩江奔涌向大海,萬壑歸流奪峽出。開放正成為重慶厚重的底色。

  努力打通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對外大通道,構建鐵公水空四式聯動的物流大樞紐,打造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種要素聚散的開放大口岸。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陸海新通道”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向東銜接長江經濟帶,形成“一帶一路”經中國西部地區的完整環線。“渝黔桂新”鐵海聯運班列去年開行609班,實現穩定雙向對開,目的地達71個國家;中歐班列(重慶)開行超過1000班。

  實施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高鐵建設五年行動方案,城市軌道交通成網計劃,各種交通方式互聯互通、融合發展。江北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萬人次,“一幹兩支四樞紐”為骨架的長江上游航運中心日漸形成。

  新開工渝湘高鐵、重慶東站,力爭年內開工渝昆、渝西、渝萬等高鐵,著力構建“米”字型高鐵網。高速公路共1091公里在建,到2020年高速公路對外出口通道達27個。巫山機場今年上半年有望投用,武隆機場加快建設,黔江、萬州機場改擴建,今年力爭開工江北機場T3B航站樓和第四跑道……

  在重慶自貿試驗區,129項改革任務落地、141項創新舉措出臺。截至去年底,累計新增註冊企業2.26萬戶,引進項目1622個,簽訂合同(協議)總額5213億元人民幣。

  一年來,重慶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累計申報量180余萬票,其中51萬票來自中國沿海。

  圍繞“破、立、降”,為企業減負超過600億元;推進“放管服”,“渝快辦”網上政務平臺辦理審批服務數量突破2000萬件。“全渝通辦”今年實現全覆蓋,3年內個人事項實現“不見面、不進門、愉快辦”。

  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全市工業企業家預期信心指數為113.1,預期景氣指數為114.5,表明企業家對未來工業經濟運行充滿信心。在國家發改委發佈的2018年前三季度投資發展趨勢監測報告中,重慶新增意向投資額同比增長位列全國前十。

  建設美麗之地

  近者悅遠者來

  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重慶為創造高品質生活,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不遺餘力。

  統籌抓好鄉村振興和城市提升兩大基本面,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嚮往。

  實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動計劃,一批民生實事得到落實,一批老百姓的身邊事、煩心事得到解決。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工作有了,70多萬人在城鎮就業;收入多了,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4%、9%;看病負擔小了,城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率鞏固在95%以上;更多人脫貧了,去年12萬貧困人口擺脫貧困,貧困發生率降至0.7%。治安更好了,堅持以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為牽引,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2018年,重慶227個社會治安掛牌整治地區全部通過驗收,實現摘牌。督檢情況反映,群眾對社會秩序滿意度達97.67%。

  重慶脫貧攻堅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脫貧任務仍然不輕。抓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是當前全市上下的重大政治任務。市委書記陳敏爾強調,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用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導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推動巡視反饋意見整改落實。保持決戰決勝的姿態,確保高品質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今年春節假期剛過,市領導分別深入深度貧困鄉鎮蹲點調研,訪深貧、促整改、督攻堅,目標不變、靶心不散,堅決做到問題不解決絕不松手、整改不到位決不罷休。

  去年,重慶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推出22類159項政策措施,今年2月發佈的《重慶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9年工作要點》,再次部署了49項任務,努力實現産業興、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讓廣袤農村成為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

  總書記關心的巫山脆李去年産量已增至近10萬噸,5萬餘戶農戶從中受益。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打好生態這張牌,讓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美景煥發新的風采。

  2月28日,我市在廣陽島現場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領導小組會議。市委書記陳敏爾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過去一年,重慶以“上游意識”擔“上游責任”,深入實施碧水、藍天、綠地、田園、寧靜“五大環保行動”。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研究出臺“1+3”文件,認真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學好用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論”,走深走實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兩化路”。

  重慶把保護和改善三峽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在産業發展上設定最嚴格的環境準入。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04萬平方公里,禁止在長江幹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範圍內新建重化工項目;嚴禁在5公里範圍內新佈局工業園區;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化工項目只減不增。

  在不達標河流設置上千個監測斷面,1.7萬餘名河長實現河庫“一河一長”全覆蓋;在86個工業園區集中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取締106艘餐飲船舶,整改118個非法碼頭;今年底,我市長江流域6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將全面禁捕。明年底,我市長江幹流和嘉陵江、烏江等重要支流暫定實行10年內常年禁捕。

  2018年,重慶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為優,優於國家年度目標要求;城市建成區31段黑臭水體黑臭現象基本消除;空氣優良天數達316天、比上年增加13天;PM2.5平均濃度下降11.1%;營造林640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8%。

  2018年11月,重慶首次出臺《重慶市城市提升行動計劃》,實施21個專項和79個子項,既扮靚城市“顏值”、又提升內在“品質”。

  新年伊始,主城區“兩江四岸”“清水綠岸”整治工程啟動,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濱水空間,推進以“兩江四岸”為主軸的城市有機更新,彰顯“山城”“江城”特色,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真沒想到,原來光禿禿的山坡現在變成了漂亮的社區公園。”在九龍坡區桃花溪小公園,69歲的居民趙富生興奮地説。

  利用主城邊角餘地建設社區公園,“300米見綠、500米入園”,是推進城市提升行動的組成部分。春節前,全市首批30個社區公園開放。去年,重慶建成公園131個。

  深化大城細管、智管、眾管,推行“馬路辦公”,讓城市乾淨整潔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業宜居宜遊。

  通過升級城市燈飾,讓世界聞名的重慶夜景更加靚麗迷人。

  山水是重慶的“顏值”,人文是重慶的“氣質”。重慶擬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促進産城景有機融合,推動“文化+大數據智慧化”“文化+旅遊”,讓美麗之地更具人文魅力。

  近悅遠來。2019年春節假期,重慶共接待遊客4725萬人次,成為全國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

  2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佈2018-2019年度中國美好生活指數,重慶入選“全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又是一年春來到,風正兩江一帆懸!

  回顧過去,我們按照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過得很充實、走得很堅定。展望未來,我們滿懷信心,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重慶市委堅強領導下,團結一致、沉心靜氣,發揚山城人民的真抓實勁、敢抓狠勁、善抓巧勁、常抓韌勁,以實幹實績,切實把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為實現偉大夢想,為重慶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鬥。(重慶日報記者 戴娟 曾立)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