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智谷:一年引資超千億元
重慶日報  2019-03-21 13:50:11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0b49e8e2e6b1dfd1c4a0c

中國智谷(重慶)展區。(南岸區委宣傳部供圖)

  ■“高品質發展的要求,讓我們在招商引資時必須精挑細選。”

  ■“時刻瞄準行業龍頭,著力‘與巨人合作,與第一握手’。”

  從0到1000億元,本是一道鴻溝,但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以下簡稱智谷)僅用了一年就實現了這個跨越,招商引資合同額超過1000億元。

  3月20日,南岸區舉行2019年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活動,當日簽約38個項目,簽約金額逾408億元,其中30個大數據智慧化項目大部分落戶在了智谷——至此,去年2月7日掛牌的智谷已簽約近百個項目,簽約金額超過1000億元,正成為南岸區轉換發展動能、調整産業結構的重要載體。

  瞄準大數據智慧化

  每週都有項目簽約

  南岸的江南新城,曾被稱為“中國西部手機之都”。

  過去幾年,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年度出貨量都超過了1億台,在全市遙遙領先。但手機行業的深刻變化,也讓南岸區清醒地意識到,追求數量的時代正在過去,高品質發展成為時代主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智谷的掛牌成立,給南岸區轉換發展動能、調整産業結構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智谷面積約9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江南新城及南山片區,以核心區2.48平方公里、儲備區1.17平方公里為先導,輻射覆蓋重慶經開區全域。

  “高品質發展的要求,讓我們在招商引資時必須精挑細選。”南岸區招商投資局負責人表示,“時刻瞄準行業龍頭,著力‘與巨人合作,與第一握手’。”

  為此,南岸區在全區範圍內抽調人手,組建了26個專業招商引資團隊,奔赴各地聯繫對接招商引資項目。針對重點招商項目,由區領導牽頭,相關部門協作,“一企一專班”“一事一專班”配齊配強招商力量。

  3月20日與南岸區簽下20億元合作協議的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人工智能領域的獨角獸企業,也是國內眾多城市競相爭取的重點對象。經過仔細比選後,該公司決定將西南總部放在南岸。“既有南岸産業基礎和區位優勢的原因,也是被他們的誠意所打動。”簽約儀式結束後,該公司董事、副總裁王昕磊告訴重慶日報記者,“去年智博會他們來到重慶考察後,南岸區領導很快便登門拜訪,表達出了強烈的合作意願,最終促成了這一次的簽約。”

  對招商的高度關注,讓智谷收穫頗豐:掛牌成立一年出頭,便已落地阿裏“飛象工業互聯網”、京東雲數字經濟産業基地、高通中國物聯網聯合創新中心、易華錄城市數據湖、國家信息中心能源大數據中心、訊飛慧渝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院等大數據智慧産業項目近百個,正在加快形成千億級智慧産業規模。

  突出開放發展主題

  增強智谷“包容性”

  記者採訪發現,擁有重慶經開區、自貿試驗區南岸板塊、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等開放平臺疊加優勢,也是智谷受到行業龍頭企業青睞的重要原因。

  例如,位於彈子石CBD總部經濟區的自貿試驗區南岸板塊,因為其政策優勢,受關注度頗高。但是,該板塊僅有1.71平方公里,要大規模佈局項目並不現實。於是,不少企業便將總部放在自貿試驗區南岸板塊,將生産基地放在智谷。這樣一來,既可以享受投資、金融、結算等方面的優勢,也可以擁有充足的發展空間,還能夠與智谷相關企業形成良好的産業互動,可謂一舉三得。

  重慶經開區是我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三個試點區域之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試點示範中,重慶經開區將原先分散設立的20多個審批窗口精簡為5個綜合窗口,分別由五個牽頭部門負責接件,實現了“綜合窗口受理、後臺集成審批、一個窗口出件”,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而輻射重慶經開區全域的智谷,自然獲益頗豐。“從審批到落地,我們全程享受到了區內最高標準的服務,每個環節都只跑一次,時限大大縮短。”王昕磊説。

  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方面,重慶獅岩毅鳴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我市首個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取得備案的外商獨資基金管理公司。去年,南岸區服務業發展辦與重慶獅岩毅鳴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同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基金,通過資本投資的方式將符合産業方向的國內外優質企業及項目引入。這次簽約的科萊博隱形眼鏡項目,正是獅岩毅鳴引進的一個重點項目,也是國內首條自主投資的隱形眼鏡生産線。

  此外,南岸區還通過與重慶海外聯誼會在渝港澳分會、歐盟中國委員會重慶代表處等共建招商平臺和服務平臺,打通了智谷與港澳、歐盟合作渠道,凸顯開放發展主題。

  聚焦大數據大健康大生態

  將形成2000億元産業規模

  起步良好,但南岸並未有絲毫懈怠。

  南岸區招商投資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智谷的目標是到2025年産業總規模突破2000億元,如今長征之路邁出了第一步,而招商引資和建設投産的後續工作,“任務不輕”。

  “今年,我們的招商引資將聚焦于大數據大健康大生態3個方面,力爭全年正式簽約合同額達到1600億元,其中落在智谷的項目估計將佔到2/3以上。”該負責人説。

  另一方面,全力促成韓國信慕半導體、易華錄城市數據湖、深蘭科技、德富萊智慧裝備等項目投産達産,啟動建設中國科學院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精準醫療中心、基礎實驗室和醫渡雲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國藥控股重慶泰民總部基地等項目。

  同時,紮實抓好“放管服”改革,使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44個工作日,一般工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14個工作日。

  此外,該區還將強化要素保障,盤活利用智谷範圍內100萬平方米樓宇廠房資源,建設500套人才公寓,並組建智谷發展基金,設立民營企業紓困基金,精準支持企業發展。

  為了從源頭培養更多大數據智慧化産業高端人才,強化政産學研用一體化協同創新,智谷還與重慶郵電大學合作共建智谷·環重郵創新創業生態圈。目前,已促成科大訊飛與重郵共建訊飛人工智能學院,該學院的135名首批研究生已經入學,而到2020年,學院辦學規模將達210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約佔900人。

  “我們可以期待,未來智谷將成為引領南岸經濟騰飛的加速器,甚至成為更大範圍內推動創新發展的新增長極。”該負責人説。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