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重慶主城公用快充樁將超過4000個
重慶日報  2019-03-22 11:29:42

  原標題:重慶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開啟“加速模式”2022年主城區公用快充樁將超過4000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A_副本

三月十九日,在渝中區日月光廣場的國翰能源充電車位上,一位市民正在給汽車充電。(國翰能源供圖)

  3月18日,重慶市渝中區日月光購物廣場的停車庫內,70多個新能源汽車充電車位正在進行最後的設備調試,即將投用。這些車位的建設方——重慶國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最近加大了在主城各地的充電設施佈局力度,目前僅在解放碑周邊,已陸續建成近200個充電車位,今年計劃在重慶增加5000個充電車位。

  作為本地最大的汽車充電設施建設企業,國翰能源的動向映射出重慶的一項大動作。重慶能源局相關人士表示,根據近期出臺的《重慶市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政策措施(2018—2022年)》文件要求,我市將在機場、火車站、政府公共機構等區域,按車位比例配建充電設施。到2020年,主城區公用快充樁超過2000個,2022年超過4000個。

  讓電動汽車開到哪都能充上電

  上述人士介紹,目前共有20家企業,在渝開展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近期這些企業均加快了建設和投入力度,尤其是本土企業更是不甘人後。國翰能源相關人士介紹,作為國內首批進軍新能源汽車充電解決方案的能源高科技企業,該公司目前正大力推動在重慶主城及周邊區域內的充電樁建設佈局,期望在重慶建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設計最完善、使用最便捷的充電綜合服務網絡,為重慶電動汽車的推廣提供堅實而穩妥的基礎保障。

  根據我市出臺的相關政策,未來全市各類停車場,各種公共、商業建築及住宅樓,都將按照一定比例配備汽車充電設施。近期的重點建設對象,包括高速公路服務區、醫院、景區、酒店、高校、寫字樓和商場等。例如,高速公路服務區和4A級以上的景區,停車位數量在50個及以上的,公用快充樁建成數不低於5個、車位在50個以下的,公用快充樁建成數不能低於停車位數量的10%,以保障未來電動汽車開到哪都能充上電。

  提升充電設施平均利用率

  截至2018年年底,我市已建成充電站1529座,充電設施9779台(不含自用充電樁),其中,快充樁2752個,市新能源車樁比為3:1,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準3.8:1。市能源局相關人士介紹,通過檢測平臺熱力圖、充電量、充電次數等指標分析,近年來全市充電設施充電量及充電次數均大幅上升,新能源汽車出行需求增長較快。

  以2019年春運期間為例,全市高速公路服務區、主城及周邊部分熱門景區充電設施總充電量28.78萬千瓦時,單臺充電設施平均充電電量400千瓦時、平均充電次數28次。與去年春運同期相比,分別增長221%、64%和23%;較今年春運前等長時間段也分別增長53%、51%和41%。

  與此同時,根據市新能源汽車與充電設施監測平臺顯示,當前全市充電設施平均利用率為10%,與全國平均水準相當。未來如何提昇平均利用率,仍是一大重要課題。

  國翰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大量的市場調研,目前充電設施平均利用率較低,主要是由於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仍較低。要提升保有量,一是需要增加品質過硬、市場認可度較高的新能源汽車産品;二是要解決用戶對充電設施的種種顧慮,比如一些小區的私人充電樁要接入電網,必然造成小區用電負荷增長,特別是一些老小區用電負荷有限,這對充電設施建設造成了阻礙。

  市能源局相關人士表示,重慶的電網整體上能夠保證未來的充電設施順利推廣,針對一些特定地區,比如老小區,可以通過電網增容、分時利用等方式來解決。

  國翰能源也提供了自身的解決方案——利用先進的儲能技術,在用電低谷期為充電設施附近的電池包儲電,在用電高峰期則用電池包為汽車充電,從而減少電網整體負荷,且低谷電價會更便宜。

  為了讓新能源私家車主更加方便地安裝和使用個人充電設施,市能源局已會同市住房和城鄉建委、電網企業等相關部門,著手進一步規範個人安裝和使用充電設施的流程,近期將會頒布。

  推動形成本土充電設施産業鏈

  目前,我市已依託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建設了新能源汽車與充電設施監測平臺,可實現車樁在線監測、車樁熱力圖分析等功能,不但可供市民查看充電站類型、位置、數量、狀態等信息,也可為建設企業提供商業數據參考。

  “我們相信,本土充電設施産業能夠抓住這一輪建設提速的契機。”市能源局相關人士表示,未來將支持以國翰能源為代表的有實力的重慶充電設施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形成重慶充電設施産業鏈。這位人士也強調,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企業必須依託先進的技術、理念和運營模式,用可靠的産品和服務去贏得市場。

  國翰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該企業産品採用高可靠性模組,産品通過國家各項認證,並取得近百項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目前,該公司充電設施安裝服務網絡覆蓋全國主要城市,可提供軟硬體結合的整體解決方案。未來,國翰能源將不斷升級産品和技術,為重慶和中國電動汽車産業“加把力”。(記者 白麟)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