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曬文化·曬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迎首秀
華龍網  2019-03-26 13:37:28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26日6時訊(記者 周曉雪)2.5億年前,龍缸在這裡形成;1.5億年前,恐龍在這裡聚集;2300多年前,先秦在這裡置縣;1700多年前,張飛廟在這裡建成;20年前,雲陽新城在這裡崛起……25日,全市區縣“曬文化·曬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以下簡稱“雙曬”活動)正式啟動,雲陽進行首秀。旖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獨特的風土人情,吸引不少讀者和觀眾為其點讚。

  一場跨越2.5億年的文旅之行

  本次“雙曬”活動,雲陽以“萬里長江·天生雲陽”為主題,製作推出“書記曬文旅”電視短片、“區縣故事薈”文化故事和“炫彩60秒”微視頻三個作品,説旅遊講文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4f20ca8-76d0-4904-8213-b8331f90f7b9

雲陽縣委書記張學鋒“曬文化 曬風景”。

  在“書記曬文旅”短片中,縣委書記張學鋒擔任“導遊”,帶觀眾們來了一場跨越2.5億年時間的文旅之行。龍缸景區、普安恐龍化石發掘現場、張飛廟景區、三峽梯城等雲陽文旅地標,均有精彩呈現。

  風景文化皆有故事鋪成,故事之中,文化風景總相依存。在“區縣故事薈”專題報道中,雲陽推介了《“文藻勝地”張飛廟》《恐龍化石“長城”》《天下龍缸》等五個歷史文化故事,讓讀者了解了一個多面的雲陽。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c00ab99d-be22-40a8-b224-f7258ddec7c0

電視短片拍攝現場。雲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在“炫彩60秒”微視頻作品中,短短1分鐘,串起了雲陽獨具特色的人文精神標識,自然風光、人文風韻等旅遊資源,帶給讀者視覺、聽覺雙重享受。

  觀眾和讀者們細細“品嘗”文旅大餐

  這場跨越2.5億年的文旅之行,挖掘出不少雲陽的“寶藏”,讓不少讀者和觀眾眼前一亮。

  “縣委書記親自上陣當‘導遊’,把雲陽龍缸、石筍河、雲端廊橋、普安恐龍化石遺址、張飛廟這些文旅地標一一介紹,對雲陽的推廣非常好。”雲陽蕓山農業開發公司董事長楊雪梅説道。在她看來,“雙曬”活動展示了雲陽的自然風光、歷史沉澱,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遊客來雲陽觀光,更能打造雲陽招商引資的“強磁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b90626f2-99c2-4ff8-9573-50f76ab36b80

張飛廟。雲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張飛留給我的一直是一個嗜酒好戰的‘武張飛’形象,才知道他還是一位才高八斗的‘文張飛’。”重慶工商大學大三學生吳越是一名歷史迷,看了《萬里長江 天生雲陽》這篇深度報道後,他專門把張飛遊真多山寫下的作品《真多山遊記》翻出來看,一睹張飛文采飛揚的一面。“看了這次雲陽的‘雙曬’ 報道,勾起我和同學去雲陽玩的興趣,我們打算清明節去逛逛張飛廟和普安恐龍化石群,再去雲陽龍崗玩一圈。”吳越充滿了期待。

  早在“雙曬”活動籌備階段,雲陽縣文化旅遊委辦公室主任唐益全就一直關注,並在幕後為之做相關籌備工作。今天看到對雲陽的文圖、視頻全方位報道,他既激動又感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a53fa53f-0331-4ef7-a2f8-391923cb3646

俯瞰雲陽龍缸雲端廊橋。雲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我們雲陽第一個出場,從2.5億年前的龍缸形成,一直講述到雲陽新城的崛起,反映了雲陽曆史變遷、人文精神、經濟條件等方方面面,這次活動是推出雲陽品牌很好的方式,值得觀眾和讀者們細細‘品嘗’。”唐益全的語氣中難掩激動。

  四大通道為雲陽點讚

  截至目前3月25日24時,雲陽“書記曬文旅”電視短片、“區縣故事薈”文化故事和“炫彩60秒”微視頻三個作品,在“新重慶”客戶端的點讚量已經超過了18萬。

  本次“雙曬”活動開設了網上投票專區,大家可通過“新重慶”“上游新聞”“第1眼”客戶端,以及“重慶發佈”微信公眾號參與投票,為重慶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人文風韻點讚。

  需要注意的是,每位用戶參與“曬文化•曬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中“書記曬文旅”“區縣故事薈”和“炫彩60秒”三個專題互動投票,每日每件作品最多可投5票。

  網上投票自區縣作品首播首發當日21:30起,持續至第10日21:30止為有效投票週期,投票數作為評分依據。也就是説,從3月25日21:30起至4月4日21:30止,用戶每日均有一次投票機會,共計11次投票機會。

  區縣活動作品刊播10日後,可繼續進行互動投票,投票數正常增加,但投票數不再計入評分依據。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