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樣讓“40”“50”人員就業不再難
重慶日報  2019-03-28 09:47:20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3-28-0072

春節後,重慶江北區針對就 業困難群體的專場招聘會在寸灘街道舉行,現場50家企業提供的家政、安保、普工等2000多個崗位吸引了不少“40”“50”求職者。(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崔力 實習生 張津瑞 攝

  “40”“50”人員是指處於勞動年齡段中,女40歲以上、男50歲以上的人,他們本人就業願望迫切,但因自身就業條件較差、技能單一等原因,在勞動力市場沒有競爭力,難以就業。

  “40”“50”人員就業難在何處?他們有何苦衷?用工單位怎麼看待他們?政府部門需要做些什麼?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深入多個區縣進行了採訪。

  “打電話問了,年齡超過一個月都不行!”一次採訪中,記者得知一酒店招樓層服務員,年齡要求45歲以下,條件優秀者還可放寬兩歲。記者向來自忠縣的劉淑華推薦了這個崗位,她便試著去應聘,很快,她回話:“不得行,還是因為年齡問題。”

  劉淑華今年5月21日才滿48歲,去年12月,她從一家汽車零配件生産廠離職後,一直在找工作。她的求職要求其實很簡單,每月工資除了繳納保險外,拿到手能有3000元就行。但兩個月過去了,她一直沒找到工作。

  調查

  “40”“50”人員求職有“五難

  其實,“40”“50”人員求職難,不只是年齡問題,記者採訪發現,他們求職存在“五難”。

  春節後,在忠縣就業和人才服務局組織的一次招聘會上,重慶市欣業光光電有限公司現場招聘20名普工,要求男性18-40歲、女性18-35歲,並且要有初中以上學歷,視力1.5,手腳靈活。

  “其實我手腳並不慢,視力也好。”記者在現場看到,好幾位40歲出頭的求職者,認真看了招聘啟事後只好搖頭離去,“年齡要求太高。”

  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務工,體力不支;加入精密産品加工行業,手腳、視力又達不到要求。“40”“50”人員求職,首先遭遇“年齡大、手腳遲緩”之難。

  其次,“40”“50”人員相對來説,文化低、技能單一。他們年輕時是産業工人的主力軍,但繼續學習的意願和能力不強。隨著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智慧化設施設備廣泛運用,他們掌握的勞動技能遠不能滿足操作先進設備的需要。

  “信息不對稱也導致求職難和招工難。”雲陽縣就業與人才服務局負責人稱,長期在外務工的人員回到家鄉,就業信息渠道少,部分“40”“50”人員還不習慣在網上發佈求職和尋找招聘信息,“更多的人還是靠親戚朋友介紹工作。”

  負擔重、牽絆較多也導致了“40”“50”人員求職難。一企業人事專員周婧稱,大多數“40”“50”人員上有老、下有小,經濟負擔重,有強烈的就業願望,穩定性相對比較好,但他們牽絆多,一旦家裏有需要就會義無反顧地離職。

  最後,不少“40”“50”人員要求多、選擇面窄,也增加了求職的難度。快3個月了,家住南岸區彈子石的王瓊還沒找到工作。年前,有朋友介紹45歲的她到火鍋店當服務員,但她覺得過年聚餐的多,火鍋店上班肯定很辛苦。後來,她又在人才市場找到一份車庫保安工作,但她膽小怕上夜班。王瓊坦言,求職條件過多,是自己一時找不到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求職者

  轉變觀念提升技能要跟上

  春節後,庫區某縣工業園區一企業離職員工達15人,以致企業無法正常進行生産。

  “他們不希望加班,週末要正常休息,遇上親友婚喪嫁娶還希望能准假。”當地就業部門負責人了解到,因為該企業暫時無法一一滿足這些要求,所以這些工人提出了辭職,“有些人家庭壓力不是很大,找一份工作就是打發時間,稍不如意就會拍屁股走人。”

  一位資深人事總監稱,就業者爭取更多的權利無可非議。但如果連工作地點,白班、夜班,上下班時間等樣樣都考慮週全,找一份完全滿意的工作還是不容易的。她建議,“40”“50”人員要更新觀念,可以考慮先就業再擇業,給自己更多的選擇機會。

  年近50歲、家住江北區大石壩的徐建平一直在建築工地幹活。因為工地太艱苦,身體有些吃不消,加之工地上不購買社保,他便有了轉行進廠的想法。

  “可我技能太單一了,不好進廠找工作。”初中文化的徐建平早已意識到自己的短板。前年,他花費幾千元參加了叉車駕駛培訓,拿到了技能證書,“多一樣技能,就業的門路就更寬些。”

  據了解,梁平區平偉、捷爾士、上口佳、奇爽、融康包裝等20余家企業實現機器換人後,需要的工人大幅減少,生搏、大北農等4家較大型的飼料企業也實現了機器手臂操作。

  “這對工人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梁平區就業和人才服務局局長舒宗全稱,就業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作為求職主體,“40”“50”人員必須更新就業觀念、提升就業技能,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崗位需求。

  企業

  量身定制合適的就業崗位

  “快點來,今天招‘40’‘50’人員!”前不久,渝北區對口幫扶招聘會在雲陽縣棲霞鎮舉行。讓人驚喜的是,當天前往雲陽招聘的25家渝北企業,有10余家在展位前擺上了“本企業招聘‘40’‘50’人員”的牌子。

  重慶利普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負責人遊蘇瓊稱,不能因為年齡問題搞“一刀切”,更不要給“40”“50”人員貼上“文化少、技能差、體能弱”等標簽。她認為,一個公司的崗位並不一定都要用年輕人,相反,一些技術含量低、要求能吃苦的工種更適合“40”“50”人員。

  遊蘇瓊介紹,此次招聘會,公司電泳生産線專門拿出40個崗位招“40”“50”人員,照樣有保險、工作餐,還包住宿,月工資能拿到4500元左右。

  “吃得苦、紀律性強、穩定性好。” 重慶嘉姿服裝有限公司招聘專員胡家源稱,接到去參加雲陽招聘會的通知後,公司專門為“40”“50”人員量身定制了車工、裁工、裁床輔工等40個崗位,並把用工年齡放寬到男性55歲、女性50歲,工資按計件每月能拿到3000-7000元。同時,公司還完善了入職待遇,提供免費食宿,發放生活用品,入職提供車費補貼,轉正購買社保,員工生日發放生日福利,傳統佳節發放禮品,紅白喜事還有慰問金,另外還有全勤獎、工齡獎、年終福利等。在這家企業看來,開發“40”“50”人員就業崗位,既是企業發展的自身需要,也是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

  當天前往招聘會現場的求職者余長毅今年46歲,兩個孩子都在唸書,父母也都年近80歲。余長毅説,企業量身定制“40”“50”人員就業崗位,讓他與妻子有了到主城務工的機會。他表示,接下來想在主城按揭一套房子,這樣既可以把孩子接到身邊上學,也方便照顧父母。

  據統計,這次招聘會為“40”“50”人員量身定制了220個就業崗位,現場達成就業意向的“40”“50”人員有53人。

  政府

  把就業服務做得更細更實

  今年春節後,50歲的胡祝三在梁平區重慶天榮家居有限公司找到了工作,月工資可以拿到6500元以上,再不用遠赴廣東打工了。胡祝三説,這得感謝政府發放的《梁平區就業崗位信息卡》。

  據了解,梁平區為幫助“40”“50”人員就業推出了三招。第一招就是送就業信息到家。早在春節前,梁平區就業和人才服務局就定期收集企業用工信息,定時製作動態《梁平區就業崗位信息卡》,發放到各鄉鎮、村居,並在每個場鎮趕場天舉辦一場招聘會,把崗位送到“40”“50”人員家門口。

  第二招是結合用工企業的崗位需求與“40”“50”人員的就業意願,開展月嫂、家政服務、母嬰護理、中式烹調等就業創業培訓,打造“招生+培訓+送工”一體的培訓模式,讓他們帶著技能上崗。

  第三招主要針對因文化技能低、以及照顧老人小孩而沒有外出務工經歷的“40”“50”人員,開發清掃保潔、護路看院、志願服務等公益性崗位。據統計,去年梁平區共開發公益性崗位1028個,今年還將提供1300個公益性崗位。

  “政府不能缺位。”舒宗全稱,在引導用工企業和求職人員一起努力破解“40”“50”人員就業難題的同時,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力求把就業服務工作做得更實更細。

  黔江區金溪鎮是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市衛健委扶貧集團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對有意願的貧困戶進行技能培訓,打造“金溪護工”品牌。

  一年多來,金溪護工開展培訓5批次293人,讓130多人實現穩定就業,人均月收入4000多元,最高達8000元,其中不少是“40”“50”人員。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隨著脫貧攻堅戰的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和全域旅遊的快速發展,廣大農村相繼産生了大量就業機會,這成為緩解“40”“50”人員就業難的又一重要途徑。

  記者手記》》

  多措並舉 緩解“40”“50”人員就業難

  彭瑜

  “40”“50”人員就業雖有“五難”,但相比年輕人,他們吃得苦、不怕臟、有工作閱歷。只要揚長避短,圍繞“五難”精準施策,我們仍然能幫助他們找到工作。

  從渝北、梁平等地的實踐來看,相關部門只要認真分析“40”“50”人員就業的優勢、劣勢,科學研判企業用工趨勢,暢通求職與招聘的信息通道,做到點對點的精準化崗位推送,就能幫助他們找到工作。

  與此同時,作為用工單位,不能只看“40”“50”人員年齡大、手腳遲緩、文化低、技能單一等不足,也要立足自身生産經營的實際,細化各崗位的招聘條件,結合“40”“50”人員的實際情況,多挖掘、開發適合他們的崗位,才能真正緩解自身招工難、“40”“50”人員就業難的“雙難”問題。

  當然,“40”“50”人員也應正視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認真分析、把握好當下的就業形勢,結合自身實際,調整擇業觀念、提升就業技能,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首席記者 彭瑜)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