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今年計劃培訓貧困群眾8.5萬人
重慶日報  2019-04-04 09:24:09

  4月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扶貧辦獲悉,重慶今年計劃完成農村實用技術和精氣神提振培訓8萬人,雨露技工轉移就業示範培訓5000人,讓貧困群眾獲得過硬的脫貧本領,增強脫貧信心。

  “扶志以自強,扶智以自立,脫貧的內生動力就會奔涌而出。”市扶貧辦人力資源開發處調研員徐海青説,部分貧困群眾之所以貧困,一個重要原因是精神上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因此要讓他們徹底告別貧困,首先得激發他們的志氣,做好扶志工作。另一方面,貧困還與其受教育程度、文化水準和技能知識有關,因此在“扶志”的同時還要“扶智”。

  “志智雙扶”工作如何開展?

  一是開展雨露技工轉移就業示範培訓,讓貧困戶通過學習獲得一技之長,從而增加就業機會。“我們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培訓項目,從廚師到母嬰護理,從鮮面製作到汽車美容,哪個工種市場需求大、收入高我們就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徐海青説,今年為了鼓勵貧困戶參加培訓,市扶貧辦還將出臺激勵政策。

  二是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和精氣神提振培訓,針對市場行情好的農業産業,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對貧困戶進行培訓。同時,通過脫貧攻堅講習所、脫貧夜話等平臺,用貧困群眾身邊的典型教育人、説服人、引導人,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心願望。

  這兩項培訓早已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減貧手段。去年,雲陽縣44歲的貧困戶張興培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鮮面製作培訓後,在當地一家麵館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資3000多元,全家的收入狀況大為改觀;無獨有偶,秀山縣清溪鎮涼水村貧困戶張英亮通過養豬實用技術培訓,如今已發展起了規模化的能繁母豬飼養場。

  因此,今年重慶市決定投入上億元資金,繼續深入推進這兩項培訓,其中雨露技工轉移就業示範培訓5000人,農村實用技術和精氣神提振培訓8萬人。

  此外,今年重慶市還將開辦扶貧車間120個,新增貧困群眾轉移就業1萬人,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4000人,資助貧困大學生8萬人次,讓貧困群眾主動脫貧的志氣、信心和觀念明顯增強,擺脫貧困的知識、技術和方法顯著提高,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積蓄力量。(記者 顏安)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