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開發合理用藥系統進行監管
重慶日報  2019-04-09 10:16:02

  原標題:抗菌藥物使用是否合理 重慶開發合理用藥系統進行監管

  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下發《關於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抗菌藥物管理再出重拳。4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獲悉,目前,重慶借助醫改監管基礎數據,開發了合理用藥監管系統,對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門急診處方進行信息化點評,其中重點點評對象之一就是抗菌藥物。

  按照《通知》要求,各醫院要依託信息化手段,落實醫師抗菌藥物處方權限、藥師處方審核資格、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處方點評以及動態評估和預警等要求。

  市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有170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接入合理用藥系統。今年,重慶還將對檢查檢驗信息進行整合利用,對抗腫瘤藥物等重點藥物進行點評,並重點監管兒童孕産婦、老年人等人群。

  除了合理用藥監管系統,重慶各醫院加強了日常用藥監管。比如,重醫附二院設有專門的臨床藥師團隊,除了指導患者合理用藥,還會同醫生一起制訂藥物治療方案,同時對抗菌藥物合理用藥指標進行及時監控、預警和發佈,對醫生處方和醫囑進行分析和審核,其中也包括針對抗菌藥物的專項點評。重醫兒童醫院則是對ICU用藥以及靜脈用藥的每一張處方進行審核。

  《通知》首次提到了“限制門診靜脈輸注抗菌藥物”。記者走訪發現,重慶各家醫院也普遍加強了門診輸液監管,重醫附二院、重醫附三院等多家醫院已經取消了門診輸液大廳,市第四人民醫院雖設有門診輸液大廳,但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年來,門診輸液大廳規模逐步減小,醫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也從以前的10%以上逐步下降至8%左右。

  “很多病人一點小病就想輸液,一般感冒就想輸抗生素,這其實對人體很不好。”重醫兒童醫院藥劑科主任劉彬説,尤其是一些焦急的家長,見孩子生病,就想藥到病除,要求醫生輸抗生素。事實上,正確的用藥原則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

  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按照《通知》要求,重慶還將落實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設要求,在2020年以前設立以收治細菌真菌感染為主要疾病的感染病區或醫療組,加快感染性疾病診療能力建設。(記者 李珩 何維)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