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足:幾個籃子裝“蛋” 空殼村破殼
重慶日報  2019-04-15 10:42:58

  重慶市大足區智鳳街道八里村,曾經的“空殼村”,如今特色産業遍地開花,小龍蝦、青蛙、黃花菜、李子、藤梨等特色種植養殖業在富民的同時,也讓該村找到了發展集體經濟的門路。

  “為了降低風險,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裏!”村支部書記馮定金回憶説,2016年,他現場“答辯”,通過闡述這樣的實施方案和預期效益,幫助村裏爭取到150萬元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專項資金。

  根據方案,八里村集體經濟首先入股的是特色水産養殖。村裏出資建好養殖池、引進種苗,再承包給業主,無論盈虧,村集體每年按照不低於入股資金的8%分紅。這樣的做法,一方面保證了集體有收入,另一方面降低了村民發展産業的資金投入。

  2018年,小龍蝦和青蛙的市場行情比較理想。一年下來,該村發展的37畝小龍蝦和42畝青蛙共為集體帶來67000元分紅。這也是多年來八里村村集體獲得的首筆收入。

  近年來,八里村的黃花産業和藤梨産業已經發展得相對成熟,每年春季有不少遊客到此賞花。為此,村支兩委又打算用集體資金在鄉村旅遊上做文章。

  “我們村共有藤梨300畝,每到梨花盛開的時候,山上就是一片雪海的景色,為了讓‘花期’延得更長,我們又種植了60畝李子樹,李花開盡梨花開,梨花開完黃花開。”馮定金説,發展特色種植業,不僅每年有收成,還能在花期發展鄉村旅遊,增加附加值。

  發展種植業和發展養殖業有所不同,並不是以承包出去的方式進行,而是成立專門的合作社,用集體資金向村民流轉土地、購買種苗、統一管理、銷售。

  “之所以選擇這種方式是因為我們的種植業已經比較成熟,有把握賺錢。”馮定金説,下一步,村集體還計劃用集體資金髮展黃花菜種植,今年集體經濟收入預計就能突破12萬元。(大足區融媒體中心 劉星 羅正玲)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