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忠縣:三峽博物館鎮館之寶的故鄉
重慶日報  2019-04-15 11:29:59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4-15-0112

4月13日,重慶三峽博物綰,傲立於大廳的烏楊闕。特約攝影 鐘志兵

  提起重慶忠縣烏楊,很多人或許並不熟悉,但如果説起重慶三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漢代烏楊闕,相信不少人有所耳聞。烏楊闕,就因出土于重慶市忠縣烏楊街道而得名。

  烏楊街道西邊約4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處叫花燈墳的矮小山梁。在一般人眼裏,這個江邊的小山梁除了視野較為開闊外,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在北京大學三峽文物調查隊制定的《忠縣文物古跡保護規劃》中,卻是這樣表述的:“花燈墳墓地所在的將軍村,傳説為蜀國名將嚴顏故里。這幾個大的土冢有可能是嚴氏家族的墓群,有重要的發掘研究價值。”

  烏楊闕的發現,頗具傳奇色彩。2001年6月4日,當地一個綽號“王草藥”的村民到河邊採草藥,發現一處被江水沖刷後的沙土上露出一大塊石頭,上面刻著一種既兇猛又怪異的野獸畫像。“王草藥”只有初中文化,卻喜好詩詞書畫,還能辨別一般的秦磚、漢瓦和古瓷器。“王草藥”看見石頭上雕刻精美的圖騰,認定這是極具考古價值的文物,於是趕快回到場鎮上,給忠縣文管所打去電話。

  因種種原因,文管所工作人員沒及時趕往現場,烏楊闕差點被當地村民當成製作豬槽的石材。“王草藥”與村民鬥智鬥勇,千方百計保全了烏楊闕。後來經考古專家確認,“王草藥”發現的大石頭,實則為漢闕。

  漢闕,即漢代石闕,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築,是當時寺廟或墳墓前的神道闕,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2000年後的今天,在漢代建築已經蕩然無存的情況下,漢代石闕尤顯珍貴,有石質“漢書”之稱,是我國古代建築的“活化石”。

  在發現烏楊闕之前,忠縣已發現了無銘闕和丁房闕。無銘闕是我國僅存的重檐式倣木結構石闕,丁房闕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漢闕中最高的雙檐漢闕,始建於東漢,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現已遷至位於忠縣的白公祠內。但凡到過白公祠的人,進入大門後,就能遠遠望見矗立在右前方的無銘闕和丁房闕。

  而烏楊闕,為重檐廡殿頂雙子母石闕,石質砂岩,主闕高5.4米,進深1.7米,自上而下依次由脊飾、闕頂蓋、上枋子層、扁石層、下枋子層、主闕體、闕基七部分構成。子闕高2.6米,重10噸。闕上雕刻有當時的生活場景、神話傳説、飛禽走獸。

  現在,走進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烏楊闕傲立於中庭,位居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的首位。(忠縣融媒體中心 謝素潔)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