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重慶將新建“四好農村路”2.4萬公里
重慶日報  2019-04-16 09:21:24

【要聞 摘要】】今年重慶將新建“四好農村路”2.4萬公里

去年,渝北區統景鎮到大盛鎮的“四好農村路”建成,長約十公里,沿線風景如畫。記者 羅斌 攝

  ■數據顯示,重慶建好的農村公路,推動農村車輛運營成本平均下降四成多,八成多企業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銷量,約95%以上的村民收入明顯增加。

  公路沿著山谷,像一條長龍盤旋在蔥綠的山間,紅白相間的公路防護墩分外亮眼。海拔400米以下,道路兩邊的田地裏,種植了晚熟柑橘,柑橘園裏間種辣椒、菊花等矮稈作物;海拔400米以上,則種植了烏梅。

  這是4月11日,重慶日報記者在雲陽縣泥溪鎮勝利村看到的場景。

  “若不是村裏一組、二組和三組‘四好農村路’通了,現在路邊仍會是一片片閒置地。”雲陽縣泥溪鎮勝利村村支書黃沈説,村裏也不會形成如今的産業發展模式。

  重慶市交通局介紹,2018年我市開工建設“四好農村路”2.8萬公里,已建成投用2.49萬公里,新解決了4132個村民小組通公路、8130個村民小組通油路或水泥路。全市村民小組通達率、通暢率分別達到91.3%、61.3%,行政村通客運率達到99.1%。

  今年,重慶市又將建設“四好農村路”2.4萬公里,新增4000個村民小組通公路、8000個村民小組通油路或水泥路。其中,今年1至3月已啟動建設“四好農村路”6600公里,截至目前已建成4235公里,新解決500個村民小組通公路、1961個村民小組通油路或水泥路。

  公路修到村裏來 産業發展有了新規劃

  一條路,改變一個村。

  2018年6月底之前,雲陽縣泥溪鎮勝利村近一半村組不通公路。該村山大坡陡,村裏以種植包谷、紅薯、洋芋等“三大坨”為主,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公路通到家門口,成為村民們最大的心願。

  2017年底,隨著重慶市“四好農村路”建設啟動,勝利村通組公路列入日程。一條長3.4公里,連接一組、二組和三組的農村公路于2018年6月底完工。

  路通了,村裏新的産業規劃也提上日程。村裏請來專家把脈,最終決定發展“短中長”産業:當年見效的香菇、菊花等,三年挂果的柑橘,五年結果的烏梅等。

  黃沈稱,烏梅樹耐旱耐寒,適合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生長,而新鮮的烏梅不僅可以腌製成乾果,還能作為中藥材原材料進行售賣。

  今年2月,村裏成立金香菇産業合作社,45戶貧困戶入股,種植了350畝烏梅、1200畝柑橘。

  貧困戶除入股外,還可在合作社幹零活,每天100元,一年下來,至少可掙2萬元。

  “我這把年紀外出打工也幹不動重活了,況且還要照顧上小學的孫子,也出不去。”勝利村三組56歲的村民余良江説,沒想到現在家門口就能打工。

  余良江算了一筆賬:每天來合作社管理柑橘、烏梅,可掙100元,一個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除了日常開銷,還能存一部分錢,同時還可以照顧孫子。

  雲陽縣交通局稱,2018年以來,泥溪鎮陸續啟動“四好農村路”村組道路通暢項目建設44個、共83公里。目前已經完工20個、總長51公里。

  “四好農村路”有力推動了當地産業發展。目前泥溪鎮已發展了50萬段黑木耳、10萬袋以香菇為主的黑色食品,以5500畝柑橘、3500畝核桃、4000畝烏梅為主導的綠色食品。同時,當地因地制宜發展柚子1400畝、辣椒1000畝、菊花500畝、中蜂2000群,全鎮每戶貧困戶都有2到3個以上主導産業。

  “自去年以來,我們加大了貧困地區‘四好農村路’項目、資金的扶持力度,貧困地區交通面貌正在改善。”雲陽縣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該縣開建“四好農村路”1670公里,完工1012公里。

  公路修到家門口 家家戶戶蓋新房

  路修到家門口,村民住上了新房,一家人也可以團圓了。

  今年2月底,73歲的田時旭老人搬進新房。這可把她樂壞了,打電話給兒孫們,讓他們週末回老家慶祝一下。

  田時旭是渝北大盛鎮東河村四組的村民,今年能住上新房,得益於大盛鎮到東河村的“四好農村路”通到家門口。

  大盛鎮是渝北區較偏遠的鎮。該鎮東河村有11個組,5個組的通組公路沒硬化。村民出行非常不便,雖然到鎮上只有6公里,走路的話,卻要1個多小時。

  田時旭後代兒女、孫子(女)等近20口人,雖都生活在重慶主城及周邊,但這10多年來,一家人就沒真正團圓過。

  原因是家裏房子太小、太舊了,一次容不下這麼多人,兒女、孫子孫女們逢年過節輪流回家探望老人,基本不過夜。2018年初,已成家的兒孫們拿出20萬元,給老人建新房。

  田時旭家門口的路是一條毛路,建房所需的材料只能運到離家1公里外的主路上,再由人工或馬轉運。這近1公里的路,轉運費就要花近2萬元。

  有一次,為節約運費,她兒子試圖把拉磚貨車開到新房子處,結果路上翻車了,兒子也受傷了。之後,房子就停建了。

  去年10月,渝北區交通局正式啟動了該村“四好農村路”建設,並於12月底建成。

  “原本規劃主路只有6公里,為方便村民出行,修了更多通往村民家門口的支路,一下子多修了2.3公里。”渝北區交通局相關人士稱。

  路修好了,田時旭家的新房重新開建,車也可以開到家門口。

  “路通了,村裏新房子多了起來。”東河村代村主任唐榮霞稱,從去年底到今年4月初,村裏90多戶申請新建改建住房,10多戶村民買了新車。

  來自重慶市公路局數據顯示,我市建好的農村公路,推動農村車輛運營成本平均下降四成多,八成多企業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銷量,約95%以上的村民收入明顯增加。

  公路修到風景裏 自駕遊客紛紛來

  “村裏變化太大了,不堵車了,開車過來太方便了。”今年3月,綦江區永新鎮舉辦梨花節,主城居民張志駕車前來賞梨花,發出這樣的感嘆。

  今年3月12日,一條長16.8公里的公路改建通車了。該路起于G353羅家支路口,止于中峰鎮龍山村,穿過永新鎮梨花山景區石坪村。

  永新梨花節已成為綦江的一張名片。但對遊客們來説,最頭疼的就是堵車。

  “遊客多了,前幾年拓寬的4.5米雙向道,由於沒建錯車道和停車場,一到週末,前來賞花的車就堵得水泄不通,最長堵車時間達5個小時。”石坪村支書幸定華説。

  對旅遊團來説,也很不方便。旅遊大巴無法開進景區,遊客只能在離村1公里的地方下車,步行到景區。

  2018年,綦江區交通局啟動了道路改造升級項目,將4.5米的路面拓寬至7米單向環道,新建和升級了5個停車場,可容納幾百輛車停放。幸定華稱,今年來看梨花的人比往年增加了兩成。

  促進農村産業和旅遊業的發展,是我市“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

  打通一條路,激活一片景。今年2月,渝北區白岩場至大盛鎮公路(大白路)瀝青黑化路面完工。這條全長4.8公里的農村公路,成為連接渝北區張關鎮、大盛鎮及周邊村鎮的一條旅遊和産業路,也是附近村民出行的必要通道之一。

  “這條路,激活了大盛鎮鄉村旅遊。”渝北區大盛鎮政府相關人士稱,今年3月1日啟動的大盛鎮櫻花節,已吸引了10萬多遊客前來觀賞。

  渝北區交通局稱,該區“四好農村路”以“交通+旅遊+農業”為導向,已佈局建設了一批旅遊路、産業路、農業園區路,與現代農業、鄉村旅遊等産業基地相結合,帶動産業産品與城市消費市場連為一體。

  “産業規劃到哪,公路就修到哪。”重慶市交通局稱,今年,我市將新建2.4萬公里“四好農村路”,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記者 楊永芹)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