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秀山隘口鎮以電商推進脫貧
重慶日報  2019-04-17 13:11:30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04-17-0103

隘口鎮幹部介紹在網上受消費者歡迎的自熱小火鍋産品。記者 栗園園 攝

  “原來沒有翅膀也能飛翔!”在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隘口鎮政府內的電商産業園裏,一間辦公室的墻上寫著這樣一句話。

  4月10日,重慶日報記者在隘口鎮採訪時了解到,借助電商,當地已體會到了“飛”一樣的發展速度,電商産業園還吸引了當地年輕人返鄉創業,土特産也賣到了全國。

  青年返鄉“觸網”

  “在不少人看來,這個由幾間辦公室組成的電商産業園不足以被稱為産業園吧!”在隘口鎮政府一樓,黨委書記劉紅明有點不好意思地介紹:“但你們可別小看這個園區,它可以説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電商産業園由3個實訓室、1個客服中心和1個特色農産品展示廳組成。在其中一間實訓室內,四五個年輕人正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腦螢幕,不停地點擊滑鼠。

  何江華是返鄉創業青年。2017年8月,他參加鎮上免費的電商培訓後,掌握了電商運營、PS等技巧,並開設了自己的網店。一年多來,村裏的核桃、茶葉、自熱小火鍋製品,都成了他網店中的“爆款”。

  “畢業後,我一直在廣州闖蕩。前年,聽説村裏要搞電商,不僅有免費培訓,還有政策支持,我就萌生了回家自主創業的想法!”何江華一邊處理著手中的訂單一邊説,年輕人本就熟悉互聯網,加上有老師指導,一個月的培訓後,就能基本操作了。他説,如今政府提供辦公場地和設備,工作也輕鬆,“去年,我月均收入就達到1萬元以上,‘雙11’那個月我接了4000多個訂單,一下子就賺了3萬多元!”

  電商産業園負責人張鈞介紹,目前像何江華一樣返鄉從事創業的年輕人不在少數,眼下就有20多個年輕人正在接受電商相關培訓。

  電商平臺讓山裏的農産品不愁銷

  近兩年來,秀山縣電商發展風生水起,觸角延伸到各個鄉鎮,為老百姓銷售土特産增添了新渠道。

  劉紅明介紹,作為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的隘口鎮,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當地出産的優質大米“秧青米”此前都是自給自足,幾無銷售門路。

  家住岑龍村的村民楊再坤對此深有體會。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按照“一村一品”發展特色農業的思路,各個村紛紛成立合作社,楊再坤也在自己的12畝土地上搞起了特色種植。岑龍村平均海拔800米以上,生態環境好,氣候宜人,盛産茶葉、核桃、大米等産品,可多年來一直苦於沒有銷售門路。楊再坤説:“再好的農産品,賣不出去也變不成錢,怎麼脫貧致富?”

  自打村裏有了電商平臺,楊再坤臉上愁容不再,自家的“秧青米”全部由合作社統一收購、包裝後放在村頭平臺上銷售,曾經無人問津的“秧青米”一下子賣到了10多元一斤。

  “有了電商平臺就是不一樣,去年‘雙11’當天,我們鎮上僅柑橘就賣出了10萬斤,種植戶們高興慘了。”劉紅明説。

  完善“産研加銷”産業鏈

  通過電商帶動,隘口鎮的特色農産品如今都成了網上的香餑餑。每天下午兩點,縣裏都會有一輛物流車到鎮上收撿包裹,並於兩點半前發往城裏。

  在隘口鎮政府內的特色農産品展示廳內,貨架上擺滿了黃花菜、茶葉、核桃、渣海椒等當地特色農産品,還有速食酸辣粉、自熱小火鍋等副食。“這個自熱小火鍋裏面的土豆、藕片等食材都取自於我們當地,是接下來我們要著力推廣的産品。”劉紅明介紹,因沒有加工能力,目前鎮上只參與該産品食材的提供。

  為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實現農産品種植、加工、銷售、物流一體化運作,讓農戶獲得更多收益,今年年初,隘口鎮在新院村動工建設佔地37畝的電商扶貧産業園。

  “新産業園內包括電商服務中心、電商加工中心、氣調庫、生活家園等部分。建成後,許多産品就可以實現自産自銷,並更好地為電商人才培訓、電商企業創業孵化提供服務。”劉紅明説,該産業園將於今年內建成使用,到時候在網上頗受消費者歡迎的自熱小火鍋就可以在村裏生産,同時,村裏也將生産一些自主品牌的産品,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記者 栗園園)

編輯:歐平淑